韩国退休教师和儿子,来中国旅游后,想定居中国

2025年初,韩国退休教师金惠子和儿子决定到中国来一场短暂的旅行。

出发前,他们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观光旅程,未曾想到,上海的热气腾腾的面条、杭州的西湖美景,以及中国的生活便利性深深吸引了他们。

在旅行结束时,金惠子对儿子说了一句话:“这里简直是天堂,我想在这里定居。”

金惠子的感慨并非个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来到中国,旅行、体验生活,甚至产生了定居的想法。

他们的故事背后,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国际游客?

图片

中国美食与美景让母子流连忘返

金惠子与儿子从上海开始他们的中国之旅。

刚抵达时,舟车劳顿让两人饥肠辘辘。

起初,儿子担心母亲吃不惯中餐,但当他们走进一家本地餐馆后,担忧被彻底打消。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时,金惠子尝了一口,立刻被Q弹的口感和浓郁的汤汁征服,直呼“好吃!”接着,她又尝试了香喷喷的烤羊肉串,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离开餐馆后,他们漫步在上海的街头,小吃摊散发的香气吸引了金惠子的注意,她每到一处都饶有兴致地张望。

夜晚的大排档更是让她赞叹不已,几道简单的家常菜却吃出了家的味道。

随后,母子二人转站杭州。

在西湖边,金惠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

湖边的老人们打着太极,动作流畅优雅,金惠子忍不住驻足观摩。

游览结束后,她感慨地对儿子说:“中国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真的让人着迷。”

图片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中国

金惠子母子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迎来了超过千万外国游客,同比2023年增长了3倍多。

这些游客从北上广深到乡村小镇,从名胜古迹到现代地标,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国,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

法国游客马蒂厄在一次免费城市观光中,仅用了5小时便被中国吸引。

他搭乘黄浦江游船,吃了上海的小笼包,并在外滩留下“网红打卡照”,随后决定再次访问中国。

委内瑞拉短视频博主拉斐尔则在中国生活了9年,他的镜头记录了新疆的广袤草原、天山雪景,以及岭南的龙舞文化,这些画面让他的观众感叹不已​。

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文化兴趣日益浓厚。

2024年,国内博物馆的外籍预订量增长了10倍,兵马俑、故宫等景点成了国际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也让游客畅行无阻:从高铁网络到移动支付,无不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便利与科技实力。

图片

中韩生活对比,定居想法的萌生

通过这场旅行,金惠子母子也深刻体会到了中韩两国生活的差异。

金惠子提到,在韩国,一颗白菜的价格动辄几十元人民币,水果更是奢侈品,普通家庭难以随心享用。

而中国菜市场里琳琅满目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品种丰富,价格也十分亲民,这种“物质上的富足”让她倍感满足。

此外,中国的移动支付和高效的交通网络也让他们印象深刻。

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无论是搭乘地铁还是购物,生活都变得轻松方便。

而相比之下,韩国传统的支付方式和较复杂的交通系统,让人感觉不够便利​。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金惠子不得不考虑养老问题。

在韩国,养老金并不足以支撑舒适的晚年生活,许多老人依然不得不继续工作。

相比之下,中国的养老设施完善,老年活动丰富,对老年人充满尊重与关怀,这一切让金惠子感到暖心,也萌生了定居中国的想法。

图片

外国游客的“中国梦”

金惠子的故事是无数外国人被中国吸引的缩影。

来自奥地利的顾贝麒在中国生活了9年,他称中国为“第二故乡”,认为这里不仅有繁荣的事业发展机会,还有浓厚的人情味。

德国人罗高名更是为中国的“科技速度”所折服,他见证了5G网络的普及、高铁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的科技产品走向世界​。

根据携程平台数据,2024年外国游客预订的中国旅行线路中,广州塔、大兴机场、京沪高铁等现代化地标与西湖、故宫等传统景点齐名。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爱上中国。

图片

旅行结束后,金惠子对儿子说:“中国的生活节奏让我很喜欢,人们的热情和环境的便利让我感到舒适。”

儿子支持母亲的决定,希望未来有机会将定居梦想变为现实。

金惠子母子的故事,仅是无数国际游客与中国发生美好邂逅的一个缩影。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书写属于他们的“中国故事”。

信息来源:

羊城派《外国游客爱上“中国行”:入境人数攀升,文旅体验更丰富》

中国经济周刊《生活在中国:外国人享受“家在中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