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原董事长李曙光被查:曾从钦“老二”也不好当?

AI划重点 · 全文约3649字,阅读需11分钟

1.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曾从钦接任五粮液董事长,面临营收增速创历史新低、竞品挑战不断等压力。

3.五粮液在电商平台打假,但效果有待验证,专家建议提升品牌价值和创新求变。

4.然而,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仍在拉大,需要在产品、渠道等方面进行改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酒业老大不好当,老二也不好当,而现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更是不好当! 





作者|何晓梅

出品|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今年1月,刚刚过完生日的李曙光,迎来了他63岁的生日。
              
也许开开心心过完生日的他,没能开开心心过完这一生,终究还是过不了这一“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月10日通报,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李曙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曙光是五粮液第一个落马的董事长。8天前,酒业老大茅台前董事长丁雄军落马,现在轮到“老二”五粮液的原董事长李曙光。
              
此前,贵州茅台至今已经落马了三任董事长,而且这三任董事长,任职时间都与李曙光掌舵五粮液有交集。
              
不免让人心生感慨,卖酒的为何竟成了反贪的重点对象。
         
其实,现在接替李曙光的五粮液当家人曾从钦也是不好当:
最新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五粮液营收增速创下了近年来的历史新低。在白酒市场环境不佳、竞争愈发激烈的行业大背景下,五粮液发展也是越来越遭遇瓶颈。
              
从去年“315”前夜到双十一之后,历时长达八个多月,作为头部酒企的五粮液一直走在电商平台“打假”的第一线。其亲自下场“开战”电商平台的姿态与轰轰烈烈的维权势头,一度引得舆论侧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粮液沉迷于用维权手段来维护自身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背后,也凸显出五粮液面对种种问题时的压力与急迫。
              
面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未来,曾从钦何以应对?

图片 轰轰烈烈的打假存疑?    

              
接替李曙光的,是调任五粮液之前并无酒业经验的曾从钦。
曾从钦出生于1968年,已在宜宾工作30余年,历任乡镇党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宜宾市发改委主任、翠屏区委书记、宜宾市临港国家级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2019年9月,曾从钦“跨界”进入五粮液集团,出任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与董事长李曙光搭班子,并兼任五粮液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直至2022年2月掌舵五粮液集团。
笼罩在茅台“阴影”之下的五粮液,对于“千年老二”的态势仍无力改变。但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其营收、净利仍在增长,实属不易。曾从钦将2025年定为“营销执行提升年”,希望团队的管控、考核更加科学有效。
虽然下大力气抓营销,但白酒价格普遍倒挂,五粮液过得并不轻松。
1月10日,拼多多显示,五粮液八代普五百亿补贴后到手价为807元,而去年普五的出厂价提高至1019元,官方指导价为1499元,而今日酒价平台显示,批发价为950元。    
这意味着,“营销执行提升年”,注定会是一场硬仗,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平台,真假难辨,一度影响了公司的品牌。
五粮液对于打假的热情,贯穿2024年始终。
              
早在去年3月,央视“315晚会”前夜,五粮液官网就发布声明称,公司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某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经公司核实,该平台多家店铺销售的五粮液产品为假冒,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五粮液声誉及消费者权益。
              
到了年末的11月2日,五粮液又发布通告表示,近期公司接到众多消费者关于在某些电商平台“百亿补贴”上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并提醒消费者通过五粮液官网公布的销售渠道购买,在购买五粮液产品时务必索要发票等凭证。
              
图片    
              
去年11月13日,五粮液再次发布《致五粮液消费者的告知书(二)》,称该公司对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中,假冒产品占比达12%。
              
五粮液表示,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买凭证,发现14瓶假冒产品部分来源于某大型电商平台的店铺,占假冒产品总数的77%,其余4瓶来源于其他电商平台中的店铺,以上售假店铺均非五粮液公布销售渠道中的店铺。
              
接连发文打假,体现出五粮液对于电商平台中所存在的假冒产品问题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此举自然无可厚非。只是,其打假效果却有待验证。
              
一方面,“开战”电商平台式的打假行为多少有些治标不治本。
              
有不愿具名的一级品酒师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除非通过官方线上平台订购,否则即便从酒厂指定的区域经销商手中取货,也很难做到百分百保真,且越是高端酒,造假科技越是五花八门,借助各种高端仪器也未必检测出来,常人更是无法分辨。①    
              
因此,即使电商平台愿意保护消费者权益,承诺假一赔十,严格约束、处罚违法商家,也很难相信电商平台能够百分百分辨出商家所售是否假酒,这些白酒究竟真假最终解释权只能归于酒企。于是,五粮液将矛头指向电商平台存在争议。
              
按照一些业内人士的分析,基于复杂的市场环境,电商平台售卖假酒与线下经销门店一样,均不可能完全杜绝。在此情况下,酒企如果真心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应当一方面对自身开瓶等防伪技术进行升级,一方面积极配合执法机构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共同监督相应部门对涉事平台和店家进行处罚、对受害者予以赔偿。②
              
因此,在一些白酒从业人士看来,酒企想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线下代理商及自身利益,最应该做的是讲好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提升其品牌价值,同时积极创新求变,顺应时代发展。
              
另一方面,说到底,维权手段是阻止公司持续业绩增速下滑的手段之一,而纵观五粮液2024年财报表现,只能说不人意。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五粮液的营业收入为678.16亿元,同比增长8.6%,从2019年至2023年5年的五粮液三季报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是26.84%、14.53%、17.01%、12.19%、12.11%,2024年三季报的增速创下了近年来的历史新低。②
              
同样,2024年前三季度五粮液的净利润为228.33亿元,同比增长9.19%,同样也是近几年的历史新低。从2019年至2023年5年的五粮液三季报看,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是32.11%、14.96%、19.13%、15.35%、14.24%。
              
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五粮液营业收入为172.68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39%,扣非归母净利润58.94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61%,单季度的增速有非常明显的下滑。另外五粮液今年前三季度存货175.4亿元,同比增长12.22%,近几年一直有较快增长。②

财报的不尽人意,也让现在的当家人曾从钦倍感压力。
          

图片竞品挑战不断,市场地位承压


                  
五粮液还在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力挑战,特别是以汾酒为代表的竞品强劲增长,让五粮液在前一段时间的急迫心态更显“合理”。
              
五粮液的“行业老二”位置还能维持多久?这些年来,类似的论调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众面前,直接影响的是五粮液的品牌力。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白酒上市前六企业格局仍旧稳定,排名前五的酒企营收均已突破两百亿元。不过,山西汾酒增速明显,已然超越洋河股份,凭借营收重回行业前三的位置。不仅如此,山西汾酒单季度营收增速也保持在两位数。
              
              
另外,2024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9.65%和15.08%,均领先于五粮液。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可以预见的是,五粮液与二者的营收差值将越来越小。③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五粮液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作为浓香型白酒“领头羊”,在近几年火爆的酱酒市场中始终处于缺位状态,千元左右白酒市场很快被郎酒、习酒等酱酒代表抢占。    
              
更重要的是,五粮液不仅“后有追兵”,与茅台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去年三季度,贵州茅台的业绩表现保持在市场预期内,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15%。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营收397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3%。
              
不论从规模上还是营收增速上,五粮液都已落后贵州茅台较远。在此情况下,何谈追赶茅台?又何谈甩开其他竞争对手?
              
              

图片与其硬嗑,还能学茅台?

              
面对多重“焦虑”,有网友给五粮液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五粮液与其硬磕电商平台,不如多学学茅台的营销策略,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品质才是硬道理”,此言不无道理。
                  
最近十年,贵州茅台通过做大系列酒、推进直营化,在国内白酒市场当中一骑绝尘;五粮液的表现则相对中庸,似乎已经彻底失去反超茅台的机会。
              
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差距正是五粮液可以学习借鉴的要点。
              
比如在产品层面,茅台酒,作为全球唯一千亿级酒类大单品,近年来产品地位持续巩固。系列酒继续多点开花,茅台1935上市仅两年成为营收百亿级大单品,茅台王子酒单品营收超40亿元,汉酱、贵州大曲、赖茅单品营收均超10亿元,已经形成了千、百、十亿级大单品立体格局。
              
相比之下,五粮液仍存在着子品牌过于分散的问题。④
              
渠道变革上,贵州茅台通过压缩经销渠道,以i茅台为核心抓手,推进直营化。得益于i茅台的强势表现,公司直销渠道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假以时日便能成为公司的主要渠道;该渠道毛利率还远超经销渠道毛利率,对盈利能力也多有提升。
              
对比之下,五粮液的渠道布局不但亮点不多,甚至还持续与电商平台闹出争端。    
              
白酒市场存量趋势越来越严峻,挤压式增长与结构性繁荣局面持续共存,大量品牌携深度全国化汹涌而来,既有强势品牌们能否招架得住?
              
当市场正在毫无顾忌地向优势品牌、头部企业集中,白酒行业将再度进入淘汰期,五粮液又能否在新一轮白酒行业调整中继续“稳坐钓鱼台”?答案已经愈发不明朗。
              
              
              
结语
              
这么多年来,五粮液营销没有赶上茅台,但现在随着五粮液老帅落马,原五粮液原董事长李曙光被查,却是赶上了贵州茅台三任董事长前赴后继的步伐,不免让人引发唏嘘:
              
酒业老大不好当,老二也不好,而现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更是不好当!
              


注:

①2024.11.14,观察者网,《五粮液再发声明“打假”》

②2023.11.14,中证网,《电商售假酒,五粮液连发两文打假》

③2024.11.15,中国山东网,《与电商平台“开战” 业绩增速持续下滑的五粮液急了》

④2022.05.06,斑马消费,《五粮液彻底追不上茅台了|白酒再调整》    





图片

  本篇作者  | 何晓梅   视频|张琪编辑|王小凡 
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  原创出品


  往 期 回 顾

本号所有稿件同步发布在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百度、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微博、新浪财经、雪球、知乎、搜狐、同花顺、东方财富网、企鹅号、视频号、抖音号等20多家平台



图片

在这里 , 读懂中国商业大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