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布了
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事件”
“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十大科技热词”
北京林业大学校友
生态学2002级硕士、2006级博士
张玉波
上榜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以大数据筛选与广泛征集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候选名单,经院士、科技专家、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共同评选产生最终名单。
2024年
我校党委书记王洪元一行前往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
及平武县委县政府
调研人才培养需求,推动校地合作任务
在调研过程中
前往平武县金丰村看望慰问
我校校友、“蜜蜂博士”张玉波
了解其扎根基层一线十余年
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有关工作情况
下面,快跟官微一起
走近这位优秀的校友吧~
一篇博士论文结下的情谊
2005年,张玉波还是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的一名研究生,当时他第一次来到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皮藏族乡,从事关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科研项目。平武县森林覆盖率超80%,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全国最多的野生大熊猫,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张玉波深入当地,居住在村民家中,通过与村民的日常交流,他注意到,虽然这里的生态环境极为优越,但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却并不宽裕。
“我们村民以往多以打猎为生,现在我也不打猎了,靠养蜂维持生活,但养蜂风险高,一旦运气不好,这一年就白忙了!”村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村民们的经历给了张玉波启发:大熊猫的保护与其说是生态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只有解决当地村民的生计问题,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大熊猫的保护才会落到实处。
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张玉波踏遍了木皮藏族乡的山山水水,完成了博士论文。得知当地村民的蜂蜜不好销售,回到学校后,他还在学校论坛上帮忙卖蜂蜜。毕业后,他远赴美国从事生态研究,后又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无论他走多远,始终和当地村民保持着联系。
2018年年底,他突然收到了当地村支书的求助电话。村支书在电话里说,村里的蜂群数量减少了80%,请张玉波帮着想想办法。了解到村民的困难,本是研究大熊猫保护的张玉波,帮忙详细查阅和搜集了关于养蜂的相关资料。原来,当地的养蜂业技术仍然沿用最传统的“棒棒巢”,由于技术落后,导致蜂群存活率低。他将搜集到的资料寄给当地,但对方收到后又打来电话:“小张啊,资料很好,但别寄了,我们看不懂啊。”这件事让张玉波萌生了辞职到平武县养蜂的想法。
“北京不缺你一个博士,山里不一样”
一个生态学博士放弃外人羡慕的工作,到四川的大山里养蜂,彼时张玉波的想法让其父母和爱人无法理解,都觉得他是“瞎折腾”。“马上四十岁了,有些理想再不去实现,也许以后再也没有精力和机会了。”张玉波想。他回到母校北京林业大学,问了很多老师和老领导的意见,老书记胡汉斌先生听后对他说:“你去吧,北京不缺你一个博士,山里不一样。把论文写到绿水青山之间去!”老书记的鼓励让张玉波更加坚定了信心。
2019年初,张玉波把北京的工作辞掉,从北京只身来到木皮藏族乡,一头扎进穷山沟里,准备养蜂创业。
2019年3月,张玉波在木皮藏族乡金丰村流转了一片地,建起“猫熊谷家庭农场”,开始养蜜蜂。刚开始山里没有通车路,高山峡谷,从山脚爬到山腰要花一两个小时,但这些都不是最大的困难。
由于没有实战经验,养蜂于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刚开始,他常常被蜜蜂蜇。张玉波记得,有一次他打开了一个蜂箱,就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左胳膊被蜇了三四十下,他当时并没有在意,但到了第三天,蜂毒开始发作,整个人处于半休克状态。后来,他被送到医院,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年迈的父母被吓得惊慌失措,心疼得劝他放弃养蜂赶紧回北京。张玉波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不断总结原因。出院后,他才弄明白被蜜蜂蜇的原因。
“阴天时,蜜蜂的情绪非常暴躁。”张玉波说,后来他常常泡在蜜蜂养殖园里,观察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有不懂的问题就查阅相关资料,并时常虚心向老养蜂人“取经”。老养蜂人告诉他,要当养蜂人,被蜇的这一关必须过,要常到蜂园里跟蜜蜂接触,让蜜蜂们熟悉他的味道。通过多次试验,他的养蜂技术得到快速提升。
把“甜蜜”事业干得“蜂”生水起
在不断学习研究中,张玉波发现,乡亲们的蜂群存活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用的传统蜂箱,在取蜜时会伤害到大量蜜蜂的幼虫。
原来,当地农民养蜂都是采用横式的木桶箱或木板箱,割蜜的时候需要割下整个蜂巢,就会破坏蜂王和幼虫的生存环境。工蜂筑巢的习惯是从上到下,蜂王产卵的顺序一般也是从上到下。于是,他参考古籍,尝试将原来的横式蜂箱,改成一格一格的竖式蜂箱。格子蜂箱首次开箱取蜜的那一天,乡亲们6点就起床赶到现场看稀奇。当时,仅开了两个格子,竟取出12公斤的纯净成熟巢蜜,产量是传统“棒棒巢蜂箱”的两倍。张玉波还现场给乡亲们讲解了格子蜂箱的原理、蜜蜂采蜜制蜜过程等。许多此前观望的村民当即决定学习此项新技术。
竖式格子蜂箱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在当地推广使用后,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张玉波发明的格子蜂箱养蜂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他还动手研发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通过网络监控,使养蜂人不用到现场开箱检查就可以掌握蜂群状况,极大减少了对蜂群的干扰。
在张玉波的带领下,村子里蜂群的数量比以前增长了两三倍,村民养蜂的收入增长了三倍多。绵阳平武金峰村支部书记唐正华称赞道:“他没来之前,基本上老百姓养蜂都是取个三五百斤糖。他来以后,我们最高的一个农户取2000多斤、近3000斤糖。” 当地养蜂产业的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蜜蜂“保护”大熊猫
5年来,张玉波从养蜂“门外汉”到如今已有三个养蜂园,每个园子里有四五十个分层的格子蜂箱。很多人也慕名而来学习养蜂技术。作为“猫熊谷家庭农场”负责人,他先后组织大规模培训30余次,免费培训当地蜂农1000余人次,带动农户增收300多万元,使养蜂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张玉波说,养蜂不仅仅会带动当地产业,还能让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都知道蜜蜂是一个传粉动物,并且养蜂不占用耕地,也不占用林地,你就放在林间的空地就好了,小蜜蜂自己会飞到林子里面去采集花粉花蜜。尤其是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划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小蜜蜂可以飞到核心区里面去采集花粉和花蜜,不光不会对核心区的资源造成破坏,它还会帮助核心区的植物授粉。我觉得它应该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加速器,或者叫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一个转化器。”
2021年,张玉波把父母也接过来做起了帮手,同时,在当地政策的引导下,他将养蜂培训、科研旅游等业态结合起来,推广自然教育。目前,农场的年收入达一百余万元,并且带动了当地村集体经济与十几个养蜂户。现在,越来越多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朋友来到农场参观,带走这里的美景与农产品,他们也是一个个宣传员,宣传这里的绿水青山,宣传小蜜蜂与大熊猫的故事。
张玉波说:“有些人觉得一个博士跑到大山里去当一个农民是人才的浪费。但是,应该看到,国家现在非常重视乡村振兴,重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具体问题,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把大熊猫故乡的绿水青山保护好,同时打通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母校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一句话:‘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将永远铭记并践行。”
成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在祖国大地上写下自己的成果
共同书写新时代
科技创新的壮丽篇章
为优秀的北林大校友点赞!
微信名:bfu-1952-
北京林业大学
出品|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审稿|田阳
编辑|张薇 校对|曹伊
责编|欧阳汀
审核|刘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