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秩序维护需求变迁是时代演进的关键
传统警务与智慧警务交织出无数精彩篇章
这得益于警察群体的不懈奋斗与变革
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与配合
本期《老声青谈》节目
在110警察节这个特殊的时刻
同新老警察一同领略
警察事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嘉宾介绍
卢锋 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退休民警
杨吉 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
“60后”与“80后”两代民警
的成长历程与初心践行
“60后”民警卢锋,受父亲抗美援朝经历及宣传影响,自幼怀揣警察梦。从警后,他先在潘家湾一线工作5年,参与抓捕贩毒、小偷等任务,积累了实战经验。后因交警部门合并,在非机动车管理所工作22年,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80”后警察杨吉,初中起就立志成为警察,通过提升学历考入警校。他善于向老同志学习,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后来还成为带教教官,将经验传授给他人。从警17年,他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着对警察职业的热爱。
“人民公安”如何贴近“人民”?
卢锋回忆起过去在潘家湾火车站,民警常常自掏腰包帮助被盗抢车票钱的百姓购买车票,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非机动车管理所工作期间,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推动从手写档案到电子化、一网通办的转变,并主动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办理业务,切实满足群众需求,赢得群众好评,从多个方面将 “人民公安为人民” 的理念落到实处。杨吉在面对家长接送小孩时小孩不戴头盔问题时,主动与宣传民警协调,联合学校、经销商开展宣传活动,并设置临时头盔借戴点。他还积极帮扶残疾困难家庭孩子成长,助力孩子过上幸福生活,通过这些具体行动拉近警民距离,体现公安对人民的关怀与支持。
坚守执法公正与传递服务温情的平衡
卢锋曾在非机动车管理所工作中深度参与上海市非机综合安全条例制定。例如针对骑车带人这一常见问题,他提出12周岁以下儿童可乘坐电动自行车上下学的合理规定,有效解决了学校门口普遍存在的接送难题。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标准实施后,积极向百姓、车行宣传并为外卖小哥等开安全课,兼顾执法与服务温情。杨吉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始终坚持以法优先原则,依法进行定责处罚,确保执法公正。但在调解环节充分兼顾人情,考虑责任方经济状况争取合理赔偿。对轻微交通违法采取警告教育,平衡执法力度与温度。
警民关系构建的创新策略:
互动合作共进
卢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注重传递为民服务理念,同时在非机动车管理所积极设置便民设施,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他的徒弟在传承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线上服务创新,提升服务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促进警民关系良性发展。杨吉在分局支持下成立新警带教工作室,精心开设交通事故处理、民警执行用语等十几门实用课程,将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民警,持续为基层警察队伍输送人才,提升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实现警民合作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