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骑白马累得三星喘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59字,阅读需6分钟

1.CES展是全球最成功的展览之一,2024年参加的企业数量达到1339家,仅次于美国,是2022年的6倍多。

2.在电视领域,三星和海信成为竞争焦点,海信在87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位居第一。

3.海信发布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采用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色域宽、纯度好、亮度高,节能20%。

4.除此之外,海信还推出了AI保鲜技术的冰箱、AI洗衣机和AI空调等智能家电,均具有智能存储和食谱推荐等功能。

5.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工程人才缺口3000万,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为3.55%,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这几天大家都在关注一年一度的CES展,今年的主题是“DiveIn”,大概意思就是让大家深入探讨AI的底层技术与实际应用。
CES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展览之一,不单有前沿技术,还有产业落地,不管软硬,不去的话同行都看不起你,所以最终的场面是展位费用连年上涨,就连周边酒店展会期间也都价格暴涨。3倍5倍很常见,大星还看到一个涨了50倍的酒店。
2022年参加CES的中国企业是210家,2023年差不多是500家,2024年是1000家,占全部参展商的四分之一。今年是1339家,仅次于美国,是2022年的6倍多。
看看这个速度,不涨价就奇怪了。
展会上最耀眼的人肯定是黄仁勋了,媒体报道很多,大星觉得一个英语流利的东亚面孔领导AI潮流真是一个完美的符号,代表着东亚和美国的竞争与合作催生了世界电子消费的繁荣景象。
既然是消费电子展,只要看看中央展馆的竞争就知道世界上谁掌握了消费者。毕竟什么家用核反应堆啥的那都约等于是贾会计的PPT,大批量工业生产并且畅销全球的那才叫消费品。
以前这里是日韩厂家的天下,今年,这里是三星和海信的战场,在最核心的电视领域,这俩是第一和第二。
曾经的竞对LG电子,社长赵周完只能靠提醒大家警惕中国企业的强势增长上上媒体,索尼更是连声音都没了。
即便是第一名的三星,也被海信追得喘不过气。以美国市场为例,在87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市场,2024年海信电视销售量和销售额位居第一。来自Omdia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海信100英寸电视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63.4%,稳居第一。三星领导在CES演讲时说,将以差异化技术巩固全球领导地位。
差异化技术是什么意思?要是真有信心那肯定说我全面遥遥领先,提差异的意思就是原有赛道我撑不住了,看看有没有别的赛道。
我看了看,他们的媒体对比了中韩两国的大学人才培养,企业研发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预期比较悲观。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呼吁为了和中国竞争,请放开:
52小时周工作时长限制。
要知道,这可是文在寅在任时的付出多少努力争取的牛马福利啊,每周68小时降到52小时这才几年,又要改回去了?
海信今年到底拿出了什么东西,为什么韩国人这么紧张?我研究了一下海信今年的展馆,主题是AI your Life,最主要的展品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
我听了一下海信发布演讲,大概意思是之前20年,电视行业显示技术一直是黑白控光主导,然后他们现在搞出了RGB三维控色。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普通液晶电视用白色LED背光通过滤色片生成红绿蓝三色,最新的QD-OLED电视用蓝色OLED光源通过量子点转变为红绿两色。

图片

红绿蓝这三个基本色混合后的变化以及人眼的可见颜色范围系统,内1670万种颜色,共同作用在电视上,就是我们能看到的画面了。
海信这次的RGB三维控色采用红绿蓝三色LED背光,去掉了二次转换环节,直接输出三原色。换句话说: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完美解决了目前主流的QD-Mini LED色域、精细控光、节能不行和QD-OLED峰值亮度和节能不行的一系列不行。海信的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不仅比他们色域宽、纯度好、亮度高,甚至还节能20%。
对于大星来说,这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LED红光可以治脱发,蓝光可以治痤疮(更多功效可以自己查查),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姿势看这台电视了!
RGB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以及RGB-Mini LED芯片。这两个芯片是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和难点,也是海信能够领先行业实现突破的关键。
看发布会的时候我还在想,既然AI能控制复杂的颜色系统载体电视,能不能控制别的家电。
结果他们在展会上拿出了AI保鲜技术的冰箱,还具有智能存储和食谱推荐等功能;根据衣物材质等智能调节洗涤参数的AI洗衣机;智能调整温度、湿度,并无缝接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的AI空调,这些智能设备都是海信ConnectLife智能家居的触角。

图片

这几年中国品牌的发布会活动都会罗列很多数字和百分比细节,很多大家根本听不懂,比如这次海信的CES发布会上,他们提到了一个数字——采用 3 倍厚度高致密 PV 层,让芯片在高湿环境下寿命延长:
66%。
这股风气是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开始的,领导们都觉得发布会上讲数据有逼格,你看看这些数字,一看就是工程师们提炼的,只有他们知道是啥,比如这个66%,一看就是反复实验的数据,讲出来就很有牌面。
这是什么不关键,这些数字为什么频繁出现才关键。
大星也给大家贴几个数字,从2000年到2020年,中国培养了多少工程师呢?
6000万。
别说美日德印韩工程师加起来没我们多了,中国工程师单独建国人口都超过意大利。就这种恐怖的实力之下,官方报告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工程人才缺口3000万,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为3.55%,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你们啊,差不多得了。
翻回头看看,三星的领导真不是在捧杀。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无论软硬,最后都要靠工程师一点点实现,制造业这个赛道上,给中国足够的时间,早晚得把所有对手跑死。
就像海信,低头看看自己员工10万,研发人员1万多,高于欧盟,低于德国,是不是觉得自己还得努力?

图片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