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北京图书订货会,晒晒我的种草书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汤霁英

作为一名“泛00后”阅读记者,每年我穿梭于不同的书香盛事,浙江书展、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沐浴经典,对话大咖,2025新年伊始,我走进了北京图书订货会。

1月9日开幕的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占”了10大场馆,“晒”出近40万种图书,还新设了文创展区,相比让读者来淘书,它更多的作用是书业交流和交易平台,为行业带来创新理念和发展指导,展现阅读的更多可能性,也被称为“中国出版行业风向标”。

第一次来现场的我,每天两眼一睁就是走,在行进中领略历史之美、文化之美、科技之美,走近重印的传统经典,更时不时地撞见一些颇为有趣的书。

那么,来看看我的新年“种草书单”吧。

图片

文学漫读,感悟新知

经典阅读在展会中随处可见,能充分感受到社会热点相关的出版变化。

比如,史铁生,这位名字被余华挂在嘴边的文学巨匠,离世近15年仍以文学形式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被年轻人视为“全网嘴替”,这两年甚至成为了新的流量密码。在很多展区,都能看到他的书,有散文、小说、随笔,还有2025年新推的集子,足见热度。

“有次,史铁生专门写到叛徒,刻画了他在不同境遇下的各种表现,我突然就意识到,一个人是多面的,他成功把这种特质通过小说表达了出来。”就算路过某场读书活动,都能听见台上的分享嘉宾聊起史铁生,“他的行文境界,很多写作者至今都无法达到。”

图片

我没有系统读过这位“扶轮问路”的传奇作家,因而,《史铁生作品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史铁生全集》(北京出版社)都是我的选择。

书有新旧,但文学的创造力没有。去年底,剧版《百年孤独》在Netflix(网飞)上线,归属与孤独的交响曲以现代的叙事方式重现,而2025年新版的《百年孤独》也在新经典的展区亮相了,这版图书多了更多“小彩蛋”,比如附赠发行1200万册的纪念双页卡片、加西亚·马尔克斯手绘腰封等,让人更有阅读欲。

图片

因为春风悦读榜的推书评选,传统文学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各界的茅奖作品依旧是各大展区的“常客”,鲁迅、汪曾祺、莫言等名家作品,也被充分展示。还有不少春风悦读榜的获奖作品,在新版的腰封处都打上了获奖详情。第13届春风悦读榜已经开始了初评阶段,不少被提名的书籍,占据了各大展区的c位,很多不乏是去年钱报读书会和春风月榜推荐过的图书,如《云落》《猛虎下山》《大宋繁华》《我在北京送快递》等。

2025年才过了10来天,很多新书都是以分享会的形式出现,比如顾晓阳《顾往》、张天翼《人鱼之间》、韩浩月《在往事里走动的人》等,而一套重新集结的苏童小说集,也让我对他今年即将推出的新小说充满期待。

图片

文化传承,魅力依旧

书是文化的载体,穿梭于北京图书订货会,传统文化的风韵随处可见。

如果非要推选一个订货会的“顶流”,恐怕就是敦煌了。目之所及,和敦煌有关的书层出不穷,《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文献》《敦煌飞天108式——石窟壁画临摹创作教程》《敦煌通史》……有学术研究的,也有文学创作的,有图册,书法临摹,工作手记,也有各种讲给孩子的小故事,等等。

图片

而不少新书的腰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荣新江,或以荐书的身份,或以编者、专家的身份。这位知名历史学家,上世纪90年代起在北京大学讲授敦煌学课程,并逐渐将课堂讲义整理成文,去年他的新书《满世界寻找敦煌》,是春风5月榜的推荐书目,也是我的2025枕边书,书中讲了不少敦煌探秘故事,在后台收获诸多读者点赞留言。

春风月榜的评委之一,祝勇今年1月也有3本新书推出:《国宝》《在故宫寻找宋徽宗》和《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翻动书页,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涌动的诗意,还有属于历史、文化的隽永魅力,《国宝》即将出版,而另两本新书刚印出来就拿到了书展,所以10号下午展会一结束,我就入手了。

图片

在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中,考古学家郑嘉励继《读墓》和《考古四记》之后,今年将推出新书《村史》,标注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让我充满好奇。

考古和历史、经典小说,成为拂动图书行业的“春风”,正在迸发出更大的价值。1月9日,安徽省文物部门最新宣布,淮南武王敦1号墓的野外考古工作全部结束,墓主人身份基本可以确认为战国晚期楚考烈王,当天,《武王墩:亲历2020-2024楚王墓发掘》在订货会上举行了发布会,同时,《考烈王:武王墩墓主生平纪事》也宣布2月出版。

身处北京、河南、甘肃、陕西、浙江、山西等省份的展位,更能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好书抵达更多读者,也成为关键命题。

“我们通过书封设计、文创开发、阅读方式更新等手段,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趣、易读。”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他们的《山海经》图书,如何利用裸眼3d技术,直接让神兽“活”起来,吸引读者持续阅读。

图片

而另一个引发媒体和读者关注的,恐怕就是中信出版社推出的《黑神话》设定集《影神图》,新书要年后才上,但问的人络绎不绝,这个从《西游记》大ip延伸出来的高热话题,看来还会持续相当的热度。

图片

跨越时空,指路未来

追寻过往的足迹、探听历史的回音,最终目的,就是抵达未知却充满挑战的未来。

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一些书、一些人,让人产生了奇妙的“时空错配感”。

在中信集团的展架上,我们看见了2023年出版的《埃隆·马斯克传》,这本书和《史蒂夫·乔布斯传》同为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两本书摆在相近的位置,创造特斯拉神话的科技大佬和缔造Apple的巨擘在同一个展架相遇,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那么有趣,让人想通过阅读一探究竟。好玩的是,埃隆·马斯克母亲梅耶·马斯克写的《人生由我》也被一同展示,只要你想,就能充分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家族秘辛。

图片

科幻也是一大亮点,除了各种硬核科技类的书籍,刘慈欣、郝景芳、王晋康等大牌科幻作家都在转向童书赛道“披荆斩棘”。

订货会首日,译林出版社举办首部原创《三体》图像小说新书发布会,场地内挤满了人,有拿着样书拍照的,也有体验文创的;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展区,“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也带来了她专门为孩子创作的“银河学院”系列小说,现场她用“对话”形容童书写作:“当母亲后我才意识到,孩子需要连贯性的故事,面向他们的写作应该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孤独的,我也经历了从作者文学到读者文学的转变。”在哈尔滨出版展区,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用“科幻之旅点亮童心”,推出他的新书《美丽星来的绿色飞猴》。

图片

最后,工作之外的我,也关注了全新25周年纪念版“哈利·波特”系列图书,这个故事曾陪我走过无数重要的时刻,让我拥有一段无法复刻的美好回忆;也入手了《有问题的姿势》(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尹烨的新书《基因,这么聊我就懂了》,看看能不能从基因视角,重新打量我的情绪和健康问题。

好书都不应该被辜负,希望我的种草书单,也能给读者一点关注的启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