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一
普通教导
1.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2.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3. 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4. 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5. 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6. 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7. 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
8. 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9. 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10. 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
11. 游戏式的教育法。
细节二
卫生上的习惯
12. 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13. 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14. 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15. 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16. 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17. 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18. 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
19.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20. 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21.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22. 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23. 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24. 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25. 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26. 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27. 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28. 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当有适当的娱乐。
29. 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
30. 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
31. 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32. 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
33. 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34. 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
35. 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
36. 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细节三
游戏与玩物
37. 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
38. 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
39. 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40. 小孩子玩好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
41. 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42. 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43. 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
44. 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
45. 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
46. 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
细节四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47. 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
48. 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
49. 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
50. 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
51. 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
52. 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
53. 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
54. 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
55. 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
56. 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
细节五
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
57. 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
58. 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
59. 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
60. 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慎防其他大的声响,以免增加他的惊慌。
61. 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
62. 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63. 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
64. 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去暗示他哭。
细节六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65. 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66.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67. 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68. 要打破一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一个新的坏习惯。
69. 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
70. 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71. 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
72. 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初版于1925年,系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中最有价值之著作,作者为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全书分12章,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述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为提纲挈领之讨论;后10章都是拿具体的事实来解释各项建议之涵义。
《儿童心理之研究》
本书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奠基之作”,是教育学名著《家庭教育》的姊妹篇。书中全方位聚焦儿童心理教育问题,分阶段探讨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
对于婴幼儿,注重动作、语言和感知力的发育,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长子一鸣出生后的808天,是我国首例关于儿童心理的长期个案研究。对于三岁以上儿童,从游戏、好奇心、美感、思想、道德等方面,结合丰富实例与细致分析,探寻儿童的感性与智性世界。
陈鹤琴特别重视“环境”的因素,提出:“环境愈复杂,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