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收集周期:1.6-1.10,收集部分为首次申请临床、首次申请上市、首次批准上市的创新药
国内创新药IND汇总
1、慕恩生物:MNO-863肠溶胶囊
作用机制:——
适应症:代谢性疾病
1月6日,慕恩生物的MNO-863肠溶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获CDE受理。MNO-863是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全新活菌生物药,主要成分是克里斯坦森氏菌的一种,拟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与NASH等代谢性疾病。临床前药效研究显示,MNO-863单药干预四周即可降低体重近10%、改善二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且与GLP-1R激动剂减肥药物联用下平均可具有超过20%的减重效果,在停药后仍可减缓复胖的问题。
2、石药集团:SYS6040
作用机制:——
适应症:肿瘤
1月7日,石药集团的SYS6040的IND获CDE受理。SYS6040是一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可与肿瘤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释放毒素,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有望被开发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头颈鳞癌、前列腺癌、肝细胞癌等适应症。临床前研究显示,该产品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3、达石药业:DS010注射液
作用机制:——
适应症:疼痛
1月7日,达石药业的DS010注射液的IND获CDE受理。DS010是一款靶向神经生长因子的抗体类药物,可藉由结合NGF阻断其与伤害性感受器表面的NGF受体TrkA结合,阻断疼痛的感受和传导,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达到镇痛效果。
4、奕拓医药:ETS-006片
作用机制:YAP/TEAD抑制剂
适应症:肿瘤
1月7日,奕拓医药的ETS-006片的IND获CDE受理。ETS-00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YAP/TEAD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抑制剂,拟用于多种晚期实体瘤的治疗。该药物展示出了优秀的药代动力学(ADMET/PK)性质,抗肿瘤活性远优于当前同类机制的在研药物,有望在包括恶性胸膜间皮瘤、乳腺癌、妇科癌症、肉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肿瘤中发挥治疗潜力。
5、君实生物:注射用JS212
作用机制:靶向EGFR/HER3双抗ADC
适应症:实体瘤
1月9日,君实生物的注射用JS212的IND获CDE受理。JS212是重组人源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主要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治疗。该药物能够通过与EGFR或HER3结合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有望对更广泛的肿瘤有效,同时有望克服耐药性问题。EGFR和HER3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二者之间存在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临床前研究显示,JS212能够与EGFR和HER3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作用,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展示了显著的抑瘤作用;同时,该药物具备良好、可接受的安全性。
6、三生制药:SSGJ-627注射液
作用机制:抗TL1A单抗
适应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1月9日,三生制药的SSGJ-627注射液的IND获CDE受理。SSGJ-627是一款重组抗TL1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是首个申报临床试验并获受理的国产抗TL1A单抗。临床前研究显示,SSGJ-627与TL1A具有高亲和力及特异性的结合,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展示出显著的药效。同时,SSGJ-627 具备良好、可接受的安全性。
7、恒瑞医药:HRS-9813胶囊
作用机制:——
适应症:特发性肺纤维化
1月10日,恒瑞医药的HRS-9813胶囊的IND获CDE受理。HRS-9813为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临床前小鼠IPF药效数据显示,HRS-9813给药后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和肺纤维化,安全性良好。
国内创新药NDA汇总
1、天境生物:注射用菲泽妥单抗
作用机制:抗CD38单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1月8日,天境生物的注射用菲泽妥单抗的上市申请(NDA)获CDE受理。菲泽妥单抗(Felzartamab,MOR202)是一款靶向CD38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最初由Morphosys研发;2018年11月,天境生物引进MOR202的大中华区权益;HI-Bio拥有MOR202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2024年5月被Biogen以18亿美元收购。
一项为期24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a期临床试验,评估了felzartamab与安慰剂在IgA肾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包含54名患者, 48例IgA肾病患者在第一部分中以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n=12)和felzartamab的三个剂量(15天内2剂[M1;n=12],2个月内5剂[M2;n=11],以及5个月内9剂[M3;n=13])。在第二部分中,6名日本患者接受了M3剂量组治疗,开放标签,并随访了9个月。
经24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患者UPCR数据,安慰剂组上升约4%,felzartamab M3组患者降低约45%,而注射2次和5次组的UPCR也呈现剂量依赖下降。Felzartamab M3组患者的平均eGFR变化约-6ml/min/1.73㎡,安慰剂组变化约-15ml/min/1.73㎡。Felzartmab M3组的IgG、IgM和IgA均在治疗期间出现显著下降,但是在治疗期后,IgA水平依然较低,但IgG和IgM水平恢复,治疗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免疫力。经24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患者UPCR数据,安慰剂组上升约4%,felzartamab M3组患者降低约45%,而注射2次和5次组的UPCR也呈现剂量依赖下降。Felzartamab M3组患者的平均eGFR变化约-6ml/min/1.73㎡,安慰剂组变化约-15ml/min/1.73㎡。Felzartmab M3组的IgG、IgM和IgA均在治疗期间出现显著下降,但是在治疗期后,IgA水平依然较低,但IgG和IgM水平恢复,治疗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免疫力。
2、恒瑞医药:SHR4640片
作用机制:URAT1抑制剂
适应症:痛风
1月9日,恒瑞医药的SHR4640片的NDA获CDE受理。SHR4640是一种针对特异性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尿酸盐转运体(URAT1)开发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抑制URAT1对尿酸的转运,从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的排泄,达到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目的。
Ⅱ期FOCUS试验旨在评估SHR4640单药在患有或不患有痛风的高尿酸血症(HUA)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第5周sUA<=360umol/L受试者比例。临床数据显示:第5周时达到sUA≤360μmol/L的受试者比例在5mg SHR4640组中为32.5%,在10mg SHR4640组中为72.5%,在苯溴马隆组中为61.5%。与安慰剂组相比,5mg和10mg SHR4640组中第5周达到sUA≤360μmol/L的受试者显着增多;与苯溴马隆组相比,10mg SHR4640组达到目标sUA水平的受试者比例较高(72.5%vs 61.5%)。
此外,公司在2024年欧洲风湿病学大会(EULAR)上,披露了SHR4640片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经非布司他治疗未达标的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受试者的降尿酸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在经非布司他治疗未达标的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加用SHR4640可以较安慰剂显著提高血尿酸达标率,降低血尿酸水平,且安全性可控。
国内创新药上市获批
1、赛诺菲: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
作用机制:抗CD38单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1月9日,赛诺菲的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艾沙妥昔单抗(isatuxi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表达的CD38 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活性。本次获批是基于全球III期ICARIA-MM研究结果以及中国lsaFiRsT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3期ICARIA-MM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艾沙妥昔单抗联用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isa-Pd治疗组)对比Pd治疗组,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艾沙妥昔单抗治疗组和Pd治疗组中位PFS分别为11.5个月和6.5个月,联用疗法可显著降低40%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延长PFS近两倍。随访52.4个月的中位OS分别为24.6个月和17.7个月,联用治疗组延长患者中位OS为6.9个月。
IsaFiRsT真实世界研究为一项单臂、观察性、前瞻性研究,截至2023年11月12日,结果显示Isa-Pd联合疗法对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总体缓解率达到82.6%,至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8个月(范围为0.9-3.1个月)。
2、恒瑞医药:注射用瑞卡西单抗
作用机制:抗PCSK9单抗
适应症:高胆固醇血症
1月10日,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卡西单抗获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与他汀类药物、或者与他汀类药物及其它降脂疗法联合用药,用于接受中等或以上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无法达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成人患者;或单药用于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成人患者,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瑞卡西单抗(SHR-1209)是一款抗PCSK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与循环中的PCSK9结合,增加肝细胞表面LDLR的表达,促进LDL-C清除,从而达到降低血清LDL-C水平的目的。瑞卡西单抗给药频率更灵活,可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该药物获批主要基于SHR-1209三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SHR-1209-301/302/303)。三项研究主要终点均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与安慰剂相比,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SHR-1209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整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三个剂量组之间安全性相当。
“在看”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