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领衔的肝胆外科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原位植入脑死亡患者体内,实现国际首次基因编辑猪肝脏对人体肝脏完全替代。
2.肝脏移植供需矛盾严峻,我国器官移植供需比为1:8.36,平均8.36个人只有1个人能够获得器官。
3.由于肝脏功能复杂,异种肝移植面临凝血功能紊乱和生理功能兼容等难题,基因编辑猪肝脏完全替代人类肝脏尚需时日。
4.未来研究将关注优化基因、培育高适配性供体猪,以推动异种器官移植向临床迈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器官移植总数不及总体需求的10%,器官移植等待者远远多于可供移植的器官。有数据显示,我国器官移植供需比为1:8.36,即平均8.36个人只有1个人能够获得器官,捐献器官供需矛盾依然严峻。而将“猪器官”用于器官衰竭患者的异种移植研究,让人类面临的“器官短缺困境”有了新的突破可能。
潘登科团队培育的基因编辑猪
近日,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再获进展。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宣布,由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领衔肝胆外科及全院十余个学科专家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原位植入到脑死亡患者体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因编辑猪肝脏对人体肝脏完全替代。
那么,本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什么?“猪肝脏”离进入临床还有多远?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还面临哪些挑战?
此次利用“猪肝”替换人肝为国际首次
为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本次手术历经供体猪肝切取、患者原肝切除、新肝植入、动静脉重建、止血关腹等多个阶段,历时十余个小时,成功将由成都中科奥格公司提供的800余克六基因编辑猪肝脏,以原位替换的方式植入到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多次评估均认证为脑死亡患者体内。术中开放移植猪肝血流后,肝脏血流灌注良好,随即产生胆汁。截至目前,患者循环等基础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等多项指标逐步趋于平稳,标志着手术获得成功。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拥有调控凝血、蛋白合成和免疫等众多生理生化功能,相较于其他器官,异种肝移植更为复杂,需考虑凝血功能紊乱以及生理功能兼容等难题因素。
基因编辑猪肝脏能否完全替代人类肝脏发挥生理功能,起到生命支持作用一直是专家学者探索的课题。以往辅助性肝移植,不切除受体自身肝脏,无法完全充分了解移植猪肝生理替代功能。
窦科峰院士表示,此次手术首次尝试切除受者自身肝脏,利用猪肝替换人肝,观察移植肝功能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国际上尚属首次。从目前结果来看,基因编辑猪肝脏在移植后早期有可能替代人类肝脏。该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又一突破,也是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潘登科团队培育的六基因编辑供体猪
“猪肝脏”异种器官移植何时进入临床?
或比基因编辑猪心脏晚
以往的采访中,中科奥格创始人、董事长潘登科博士曾提到基因编辑猪肾脏或会最先惠及病人,那么本次的进展是否意味基因编辑猪肝脏会紧随其后,成为第二种能应用于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手术的“猪器官”?对此,潘登科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了否定:“第二个可能是心脏,第三个可能才是肝脏。”
据潘登科介绍,肝脏承担着生物体内许多蛋白质合成功能,考虑到猪肝脏与人肝脏功能差异较大,业界普遍认为基因编辑猪肝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脏的作用就是泵血,功能较为简单。肾脏的作用是过滤尿,猪肾脏与人肾脏的差异基本仅是分泌的几种激素有所不同,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但肝脏是一个大合成机器,其承担的生理功能复杂,所以现在还不能下一些结论。”
不过潘登科也提到,虽然用基因编辑猪肝脏直接替代人肝脏比较难实现,但如果仅考虑将基因编辑猪肝脏作为“生物型人工肝”,在急性肝衰竭患者等待合适肝源时发挥短期功能,其有可能继“猪肾脏”之后投入临床使用,“因此这次手术我们很关注猪肝脏功能的情况。如果短期内功能可以,对于一些急性肝衰竭的人,我们至少可以把猪肝脏作为过渡手段来使用。”
据悉,我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700多万肝硬化患者,同时,每年新增30万-50万肝衰竭患者。对于肝衰竭,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方式。现实中,很多人因等不到人类供肝而失去生命。
西京医院肝胆外科窦科峰院士、杨诏旭副教授等为受体移植新肝
“供体猪”研究者未来还有哪些工作?
进一步优化基因、培育“高适配小猪”……
本次异种肝脏移植手术的供体来源于一头从超洁净设施中培育的13月龄六基因编辑供体猪。据潘登科介绍,它的基因中敲除了三种猪对人的主要异种抗原,转入了两种补体调节蛋白及一种凝血调节蛋白,其中敲除抗原、转入补体调节蛋白是为了抑制“猪器官”进入人体后发生的排斥反应,转入凝血调节蛋白则是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此前该类型猪只已开展猪到猴的肝脏移植及猪到人的肾脏移植亚临床研究,均验证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早年,潘登科团队在和其他科研团队合作探索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时多采用改造了四个或五个基因的供体猪,而在2023年、2024年,六基因编辑猪也逐渐投用到了他们的实验性手术中。潘登科表示,该类供体猪相比五基因编辑猪多了一个人类基因,在人体上的表现更好。
“预计在未来的一两年,我们还会研发出改造了八个基因的供体猪。”谈到未来,潘登科说道。当下其团队在补体调节蛋白、凝血调节蛋白相关基因方面已作出了多种尝试,培育了不同类型的基因编辑猪,并确认了一些保护效果较好的转基因策略,因此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将这些理想的基因改造方法呈现在同一只供体猪上。
除了进一步优化供体猪的基因,潘登科表示团队在2025年还将针对不同的器官,开展高适配性供体猪的研究。他解释,对于不同的器官,在异种移植中引发的排斥反应的关键原因有时是不大一样的,“比如肾脏和心脏,这类器官相对比较相似,(移植时)可以共用一些基因编辑供体猪。而肝脏则很不同。”而针对不同的器官培育出特定基因组合的供体猪,能使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