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风中体感更冷?了解一下“风寒效应”

“三九天”到来后,我国北方多地最高气温创新低,尤其华北、东北、黄淮等地风力加大,风寒效应比较明显。

什么是风寒效应?原理是什么?来看专家解读。

风寒效应是指由于风的作用,人体感受到的温度比实际气温更低的一种现象。这里有一个概念是气温和体感温度的区别,气温表示实际大气的温度,而体感温度是身体感知的温度。

图片

体感温度和温度的绝对值、风力以及相对湿度都密切相关,所以风力加大,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会更快,当风力明显增强的时候,温度散失就会更快,体感温度就会更低。

特别是在冬季,伴随着大风天气,体感温度有时候要比气温低得多,像-10℃的气温,风力达到5级,体感温度就会到-20℃。

所以在大风天气当中选择适合防风的衣服非常重要,一些羽绒服、棉服都要尽量做到防风,减少皮肤的裸露。其次要戴好帽子和手套,因为头部和手部的保温也非常重要,内衣要相对透气和排汗。

(来源:央视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