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新总统什么来头?他上台意味着真主党影响力的大幅削弱?

AI划重点 · 全文约1809字,阅读需6分钟

1.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于1月9日就任第十四任总统,填补了长达两年多的权力真空。

2.奥恩与美国关系密切,曾在黎以停火协议中发挥关键作用。

3.此次选举结果表明,黎巴嫩真主党的影响力已被削弱。

4.奥恩将致力于恢复国家机构的威望,加强安全部队作用,保护国家主权。

5.然而,奥恩就任后将面临安全挑战和经济挑战,如何处理与真主党的关系仍是个棘手难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当地时间1月9日,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就任黎第十四任总统,填补了长达两年多的权力真空。

奥恩是黎历史上第五位出任总统的黎军总司令,他与美国关系密切,在执行黎以停火协议中发挥关键作用。

有分析认为,此次选举结果表明,在遭到以色列大规模袭击后,黎巴嫩真主党的影响力已被削弱。

结束政治真空

据央视报道,黎巴嫩议会9日举行总统选举。在首轮投票中,奥恩未能赢得多数选票。但在获得真主党及其什叶派盟友“阿迈勒”运动支持后,奥恩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99票,超过三分之二选票。

奥恩在当天宣誓就职时表示,将“开启黎巴嫩历史的新阶段”,未来将推动一系列改革,保护黎巴嫩人民的权利,促进国家发展。

他将致力于恢复国家机构的威望,加强安全部队作用,保护国家主权,并为黎巴嫩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他还称,黎巴嫩将以开放、平等为原则,与东西方国家建立互信合作。他说:“我们将采取积极的中立态度,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最好的关系,同时努力恢复国家形象。”

奥恩的当选结束了黎巴嫩总统职位空缺两年多的政治真空局面。

自2022年9月以来,黎巴嫩议会曾举行多次选举,但由于各派系分歧严重,2022年10月,黎巴嫩前总统米歇尔·奥恩(与新总统无亲缘关系)任期届满后,总统职位一直空置。

按照黎巴嫩教派分权体制,总统职位只保留给基督教马龙派,总理、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斯兰教什叶派人士担任。在这一体制下,总统的作用受到限制,但仍有权任命或罢免总理和内阁。

预计之后奥恩将与议会协商,任命一位新总理,并由其组建政府。这可能会需要漫长的过程。

奥恩当选后,以色列与伊朗均表示祝贺。以外长称,希望这一选择能够增进邻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伊朗方面表示,期待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新总统什么来头?

约瑟夫·奥恩1964年出生于贝鲁特北郊,是一名职业军官,曾在黎巴嫩美国大学政治学国际事务专业就读,精通英语和法语。

1983年,奥恩加入黎巴嫩武装部队。2017年,他开始担任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

奥恩与美国关系密切,曾在美国接受军事训练。

有分析称,自2006年以来,美国已向黎巴嫩武装部队提供超过25亿美元的支持,包括为士兵提供薪水支持等额外援助。在奥恩任总司令期间,美国也继续向黎军队提供援助,这是美国政策的一部分,重点是支持国家机构以遏制真主党的影响。

奥恩还在执行黎以停火协议中发挥关键作用。该协议要求黎巴嫩政府军接管黎南部地区,真主党军事力量必须撤至利塔尼河以北。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奥恩一直在监督黎巴嫩军方在黎南部的部署工作。

奥恩何以顺利当选?

舆论指出,在真主党长期青睐的候选人苏莱曼·弗朗吉亚1月8日宣布退选,并表明支持奥恩后,奥恩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在最后关头,奥恩得到了来自真主党议员的投票支持。真主党议员称,这意味着真主党是“国民共识的捍卫者”。分析认为,真主党不希望在政治上被边缘化。

还有说法称,美西方和沙特阿拉伯也对奥恩表示支持。

消息人士透露,法国和沙特特使此前穿梭于贝鲁特,敦促当地政治人物助奥恩当选。还有消息称,法国、沙特和美国特使告诉黎巴嫩议长贝里,国际社会对黎巴嫩的财政援助将取决于奥恩是否当选。

黎力量平衡发生变化

分析认为,此次选举结果反映出,真主党的影响力已遭受重创。

去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朗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已严重削弱伊朗及其领导的“抵抗之弧”,让黎巴嫩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巨大变化。

同时,奥恩的当选也表明,在伊朗和真主党影响力收缩后,沙特在黎巴嫩的影响力正在复苏。

不过,奥恩就任后,也将面临重重挑战。

首先是安全挑战。

一方面,自去年11月27日黎以达成为期60天的停火协议以来,黎以局势有所缓和,但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交火仍时有发生,协议能否维持存在疑问。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曾宣称,若黎以停火协议破裂,以色列的打击将不再区分黎巴嫩政府军和真主党武装。

另一方面,黎巴嫩新总统需要解决黎巴嫩国内政治中的固有矛盾,如何处理与真主党的关系仍是个棘手难题。真主党不仅仍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还是黎巴嫩国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目前,有关奥恩对真主党的态度,外界仍知之甚少。他并未与真主党发生过冲突,但在宣誓就职时称,要确保“国家独享拥有武器的权利”。他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执行这一目标,仍有待观察。

其次是经济挑战。

早在与以色列爆发冲突前,黎巴嫩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未能从贝鲁特港口的大爆炸中完全恢复,货币贬值,能源短缺,民生问题严峻。本轮黎以冲突更是对黎巴嫩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仅轰炸造成的房屋财产损失就高达28亿美元。

2022年,黎巴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30亿美元救助计划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实施财政与经济改革来启动这项援助方面,进展有限。

美国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兰达·斯利姆认为,如果奥恩得到沙特、美国和欧洲的支持,可能将推动救助计划尽快落实。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