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版“乐高”布鲁可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股价高开81.61%,截至午间收盘涨幅保持在50%以上。
2.布鲁可最终发行约2773.83万股份,较原计划额外发售了15%股份,公开发售阶段获得5999.96倍认购。
3.由于市场对拼搭角色类玩具的需求日益增长,布鲁可近年来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4.然而,布鲁可面临IP授权费用高涨的问题,2024年上半年授权费用达9123万元,超出2023年全年。
5.未来,布鲁可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更好玩的产品,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观点网 你相信光吗?被称为中国版“乐高”的布鲁可,今天应该是相信的。
1月10日上午,布鲁可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股价高开81.61%。截至午间收盘,涨幅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50%以上。
而在此前一天,布鲁可于暗盘交易中已经取得超70%的涨幅。
截至全天收盘,布鲁可港股股价85港元,较60.35港元的发行价取得41%的涨幅,总市值205亿元。
根据最终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布鲁可最终发行约2773.83万股份,较原计划额外发售了15%股份。在公开发售阶段获得5999.9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8.6倍认购。
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布鲁可孖展超额认购金额跃进港股历史第三,申购倍数达6035.54倍,仅次于毛记葵涌、草姬集团;本次IPO发行冻资规模亦位居港股IPO发行历史第三,远超2024年港股“冻资王”毛戈平当时的认购总额。
“超购王”与“冻资王”头衔之下,被资本市场买爆的布鲁可,却是二次递表才得以上市。
从首次递表的失效折戟,到正式上市时万人追捧,在布鲁可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奥特曼依赖到IP矩阵
这只新晋热股在两周前刚迎来十周年庆典。
2014年12月,布鲁可前身布鲁可科技成立于上海,在创始人、CEO朱伟松带领下,通过拼搭角色类玩具设计、研发和销售,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但在最初阶段,“科技”冠名之下,布鲁可也曾探索过儿童早教机、AR七巧板等业务,只是表现并不理想。在确立以积木玩具为核心之后,凭借积累的拼搭类玩具行业相关储备,2019年正式切入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开始研发相关产品。
与此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从2019年的人民币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6%,并预期将从2023年的人民币58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人民币3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3%。
增长的市场规模成为布鲁可发展沃土,最终在2022年1月正式推出拼搭角色类玩具,产品组合得以扩大。
招股书显示,布鲁可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由2022年的1.18亿元增加553.5%至2023年的7.7亿元,并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1亿元增加323.8%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23亿元。
同时期,受来自拼搭角色类玩具高收入影响,布鲁可整体收入变现亦取得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3.256亿元增长169.3%至2023年的8.767亿元,并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1亿元增长237.6%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46亿元。
此外,布鲁可也转向以经销商为核心的线下销售渠道,通过发挥经销商本地资源及市场情报,有效渗透市场,从而实现业务扩大并推动增长。
体现在具体数字上,于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布鲁可线下经销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48.2%、83.6%及91.6%。
在2022年,拼搭角色类玩具毛利率达到36.8%,接近于积木玩具。该毛利率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48.4%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3.3%,分别超过积木玩具于有关期间的38.7%及38.1%。
拼搭角色类玩具实现了弯道超车。
经营基本面上,布鲁可两次递表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但市场态度却大反转。
据悉,布鲁可大部分收入来自基于奥特曼IP的产品销售,也因此受到诟病。不过可以看到,在2024年上半年,这一IP依赖略有减轻。
该公司于2021年与奥特曼IP授权方签订授权协议,获得了在中国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奥特曼拼搭角色类玩具的授权。于2023年、2024年上半年,来自奥特曼IP的产品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63.5%以及57.4%。
关于公司的竞争优势,布鲁可总结为五大方面,其中排在首要位置的是“难以复制的广泛专利布局与丰富IP矩阵组合”。
目前,布鲁可拥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英雄无限”、儿童益智类“百变布鲁可”两大自有IP。
除了奥特曼之外,还获得包括变形金刚、火影忍者、漫威、小黄人、圣斗士星矢、宝可梦、假面骑士、初音未来、名侦探柯南、新世纪福音战士、凯蒂猫、哈利·波特及星球大战等在内约50个知名IP的授权。
据招股文件披露,布鲁可同时还就超过25个知名IP进行IP授权安排的磋商。若进展顺利,持有的IP授权将接近80个。
这些IP并非全部仅限于国内市场销售,以变形金刚为例,布鲁可获得了在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主要玩具市场的销售授权。
日益壮大的IP矩阵为布鲁可带来更多元的收入,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能够触达多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全球消费者。
但持续扩张额IP矩阵,也造成IP授权费用高涨。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布鲁可净利润分别为约-5.07亿元、-4.23亿元、-2.07亿元,在2024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55亿元。
同时期,布鲁可授权费用分别为250万元、1485万元、7298万元,在2024年上半年,授权费用达9123万元,超出2023年全年。
多元场景与全球市场
凭借在IP上的优势,布鲁可迅速于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从新品推出节奏来看,非奥特曼IP产品在新品中占比更大。在初音未来、宝可梦等大热IP助力下,有望逐步提升占公司收入的比例。
此外,布鲁可在产品定价方面同样致力于触及更广泛的消费者。
截至2024年6月30日,布鲁可共有431款在售SKU,包括主要面向6岁以下儿童的116款SKU、主要面向6至16岁人群的295款SKU,以及主要面向16岁以上人群的20款SKU。
定价区间上,针对不同类型客群的购买力分别定价、完整布局。据悉,该品牌主流产品价格在9.9元至399元不等。热销的大众产品定价为39元,可以触达更广泛消费人群的平价产品定价为9.9元至19.9元。
相比同样为IP产物的乐高、泡泡玛特等,这一平价价格策略显然更具优势。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标企业,与名创优品倒是有更高相似度。
2024年10月,名创优品宣布“全球IP联名集合店”的新定位。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已和超150个全球知名IP合作,全球IP产品销售突破100亿元。在IP丰富度上,几乎比布鲁可多了一倍。
从“杂货店”到IP集合店,名创优品并不完全算是一己之力蹚出一条新路。商业服务于需求,也是近年来的“兴趣消费”为这些企业带来了真正机会。
对于布鲁可获得的追捧,也有观点将其归因为市场环境和情绪的改变。
例如,2020年12月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玛特,开盘首日股价高开超100%,市值突破千亿港元,但之后进入持续下行期,直到2024年才受增长的海外市场业绩影响,实现向好发展。
拼搭玩法在角色类玩具的应用,通常通过积木块或较高比例的特征零件还原IP和模拟动作,布鲁可与名创优品相比,主打的拼搭角色类玩具更具可玩性与互动性。
2023年,布鲁可实现约18亿元GMV,同比增长超过17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按GMV计,布鲁可在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细分市场和中国拼搭类玩具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3%和7.4%。
对于后续发展,观点新媒体于上市现场获悉,创始人朱伟松在致辞中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更好玩的产品,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同时,“通过在香港上市,布鲁可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具体来看,布鲁可瞄准了载具类玩具市场。招股文件显示,商业化广泛IP的丰富经验为拼搭载具类玩具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新品类提供了坚实基础。布鲁可计划于2026年推出载具类玩具,并于日后推出情景玩具。
多元的拼搭玩具品类,以及不同拼搭玩具品类间的组合,将显著扩大布鲁可玩具的主题场景,为中长期业务发展带来增长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布鲁可曾与投资方约定,若未能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上市,或出现创始人严重违约、离职等情况,优先股股东可以行使赎回权。截至2024年6月30日,布鲁可拥有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金额为18.22亿元。
随着布鲁可在港交所的一声锣响,这项约定也就消散了。
据披露,对于全球发售获得的所得款项净额,布鲁可预计将其中约25%用于增强产品设计及开发相关的研发能力;约25%将用于投资核心生产资源(例如模具)和专注生产拼搭角色类玩具的自有规模化工厂;约20%用于进一步丰富IP矩阵;约20%用于销售和营销活动。
为实现增长战略,布鲁可还在招股文件中提到,将在拼搭角色类玩具的行业价值链上进一步同广泛的合作伙伴达成多元战略合作,包括IP版权合作方、生产合作方、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等,构建战略合作伙伴网络。
其中,该公司计划和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投资IP内容以加深合作,计划战略性探索潜在收购机会,以进一步夯实IP矩阵、产品组合、研发能力,以及销售渠道。
更幸运的是,庞大的IP资源正迎合了当下热门趋势。
造富雪道 | 人生就像滚雪球,只要找到湿雪和一条很长的坡道,雪球就会愈滚愈大。
免表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