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父列宁去世99年,遗体至今保存完好,为何还没将他下葬

1924年,俄国革命的领导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列宁逝世,举世哗然。

为了纪念他的伟大贡献,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将他的遗体永久保存。

但是,苏联在1991年就解体了。

在那之后,列宁的遗体又是如何处置的?为何时至今日,人们还能瞻仰他的遗容?

列宁在1924年的1月21日去世,年仅53岁,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除苏联外,全世界许多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人民都对这位伟大的先辈报以崇高的敬意。

人们一时无法接受他的死讯,纷纷来信要求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当局也有同样的考虑。

图片

时值寒冬,莫斯科气温在零下几十度,但是,低温保存时间久了,尸体还是会渐渐腐败。

为了进一步研究出永久保存的办法,苏联政府先在红场搭建了一个临时陵墓安放列宁的灵柩。

人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下,赶在列宁葬礼之前搭建好了陵墓。

这个陵墓后来又经过几次改造,才成为了今日的样子。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将列宁遗体保存的重任交给了著名的解剖学教授沃罗比耶夫和生物化学家兹巴尔基斯。

图片

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最终采取了一种独特的防腐方法。

当时列宁的遗体已经有部分在腐烂变质了,他们抓紧时间将列宁身体里的水分用特殊的溶液代替,每周向面部和双手喷洒两次特殊溶液。

除此之外,存放遗体的环境必须保持在温度16℃,湿度70%。

每隔18个月,还要将列宁的遗体运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周的浸泡处理。

在无数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列宁的遗体安详地躺在水晶棺中,栩栩如生。

图片

这种特殊的防腐技术是苏联独有的,时至今日既没有流传出来,也没有被别国破解。

列宁的遗体保存经历了3代人,几乎过了一个世纪。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除了防腐工作外,他还经历了战争、突袭和政治斗争等,可谓历尽艰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一度逼近莫斯科。

希特勒曾派飞机飞到莫斯科上空,试图炸毁列宁墓,给予苏联人民精神上的打击。

但这一举措最终失效了。

图片

苏联军队在红场搭起了约2层楼高的布景,这些布景迷惑了敌机。

为了保护列宁遗体的安全,苏联军队曾两次向东转移其灵柩,最终成功躲避了敌人的战火。

在苏联内部,也有一些反对分子对列宁遗体采取极端手段。

因为列宁陵墓是开放的,每年总有一些开放日会放普通苏联人民来瞻仰他的遗体。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近距离对列宁遗体实施攻击。

1934年,一个歹徒身上藏着短枪,混在瞻仰列宁遗体的人群当中。

他的可疑举动引起了哨兵的注意,被当场逮捕。

此后,又发生了数次类似的事件。

图片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3年,那一天是学生开学的日子,按照惯例,这些学生都要排队来瞻仰列宁遗体。

一名歹徒伪装成老师跟在学生后面,在靠近列宁灵柩时,引爆了炸弹。

这次爆炸炸死了歹徒本人及另外一对夫妇,还有几名学生受了重伤。

列宁的水晶棺虽然被炸碎了,但遗体并没有损毁。

苏联人民对此事出离了愤怒,到处都是谴责的声音:“谁胆敢伤害列宁墓,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当然,上面发生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列宁墓本身的安保是十分严密的。

图片

守卫列宁墓的哨兵是从100万军人中选出来的36位优秀的士兵,他们3人一组,24小时轮番守卫。

一般情况下,基本没可能有人对列宁墓造成伤害。

列宁遗体要面临的另一个巨大威胁是政局的变动。

1991年,列宁亲手缔造的苏联覆灭了。

在此之前,戈尔巴乔夫执政下的苏联已经广泛地被西方意识形态入侵。

人们对于集体主义和领导人崇拜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反对派喧嚣至上,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受到的攻击越来越多。

图片

1989年,俄罗斯著名评论家卡里亚金曾在大会上发言,说列宁生前希望能和母亲葬在一起。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要将列宁遗体迁出红场的列宁墓。

但是这句话并没有根据,遭到了俄罗斯列宁博物馆馆长的否定。

苏联解体后,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对于俄罗斯而言,失去了苏联这层罩子,他们不得不追本溯源。

列宁遗体的去留从此成为了一件有极大争议的事情。

图片

一些年轻人和已经退休了的老人对于苏联的记忆越来越淡薄,他们不想回到从前。

列宁墓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旅游景点,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景点没有什么区别。

另一些人则因为近年来经济形势越发严峻,贫富差距拉大,越来越怀念社会风气积极、衣食无忧的列宁时代。

俄罗斯当局虽然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但是,他们的议会通过了将“十月革命节”改名为“和谐解放日”。

“去列宁”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直以来,支持列宁的和反对列宁的都不在少数,为了维护国家稳定,苏联解体后的几任俄罗斯领导人都采用了“拖字决”。

他们相信,时间会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即使是从苏联时代一直走到现在的俄罗斯现领导人普京,对于这个问题也无法采取决断性措施。

普京政府一直坚持对苏联的历史分两个阶段来看待。

既要承认其先进性和革命性,也不能否认苏联后期带来的“巨大代价”。

然而,政府无法坚定地支持列宁墓的存放,还对其造成了另一个影响。

那就是墓的修缮和维护问题。

苏联时期,列宁墓的维护是由国家拨款的,为了保存列宁遗体,当时还有一个专门的列宁墓实验室。

图片

当时,列宁墓对外的开放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全部由国家承担。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悄然停下了这项拨款。

如今,列宁墓实验室已经改名为“ 全俄药用植物科学生产联合体生物结构医学研究中心”。

费用则由俄共等左派发起的民间慈善机构“ 列宁墓慈善基金会”募捐和共产党员的捐款等组成。

“列宁墓慈善基金会”募捐所得要维护列宁遗体不腐已经捉襟见肘,他们还有另一项必要的支出。

那就是列宁的衣服。

图片

列宁遗体上的衣服造价高达3万美元,之前每隔两年就要换一次衣服。

随着基金会资金的减少,列宁遗体已经数年没有换过新装。

尽管俄罗斯政府不再为列宁墓买单,但是历史是无法被埋葬的。

无论俄罗斯政府将来作何抉择,列宁都将永远是他们历史上璀璨的一笔。

参考文章:

贾长平.列宁墓背后的风波[J].世界知识,2009,(14):60-61.

列宁遗体保存的前前后后[J].浙江档案,2003,(03):43.

王正泉.俄罗斯围绕列宁墓去留展开的争论[J].百年潮,2006,(08):70-73.DOI:10.16624/j.cnki.11-3844/d.2006.08.013.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