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机车骑士”,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

1月8日,洪山区环卫工人王加青完成了其压在心中30年的“机车梦”:在爱心单位半白照相馆、星期八机车馆的帮助下,拍摄了一组机车大片。

图片

环卫工人⇄“机车骑士”

王加青,山东人,年轻时是个“朋克小伙”,喜欢骑摩托车,后因生活变动收起了爱好。2011年,他来到了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在岗14年,他对洪山区的大街小巷烂熟于心,哪条路有几个垃圾桶、每天产生几桶垃圾、几点应该去哪个点位收运垃圾,他都清清楚楚,工作始终兢兢业业,多次获得省市区级荣誉奖项。


图片

初见王加青时,他身穿皮衣,十分帅气。“平常清扫就穿环卫工作服,巡路就随便穿,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穿皮衣骑摩托,现在也这样。”听到记者的夸奖,他腼腆地笑着讲起了年轻时候的故事。

图片

30多年前,年轻时的王加青非常时髦,在老家山东的县城买了摩托车,当时整个县城都只有两辆,他经常身穿皮衣骑车上下班,休息的时候还会带着家人出去“兜风”。后来,由于工作变动、家庭等种种原因,日渐忙碌的他无暇驾驶,摩托车如今也只能在老家珍藏。

图片

“现在也还是很想骑机车,感觉重回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回想起往事的王加青,操着乡音说着自己的“微心愿”。半白照相馆、星期八机车馆在听闻王加青的心愿后,立即表示可以免费提供机车、帮王加青拍摄一组机车写真照,重回青春时刻,重温青春时光。

图片

半白照相馆程先生

“环卫工人本来就很辛苦,我有拍照技术,能帮到他,我也感觉很好。”

图片
图片

星期八机车馆负责人靳晨

“喜欢机车的就都是一家人。”

1月8日下午3点,在汤逊湖畔,湖水清清,鸥鸟盘旋,王加青身穿黑色皮衣、头戴机车头盔,拍下了他的“青春时刻”。


“今天真的太开心了,看到这些照片就想起了之前骑车的样子,回去我就要发给家人看看!”看到刚拍摄的照片,王加青难掩激动的心情。

图片


图片

2011年,刚进入环卫队伍的时候,王加青负责广八路上的环卫保洁,需要清扫路面、倾倒垃圾。广八路临近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沿街商铺基本全是餐饮门店,素有武大、华师校外食堂的称号,人流量大、垃圾多,环卫压力也比较大。

图片

那时,街边还放着大垃圾桶,餐饮门店、食客、路人产生的垃圾直接倒在街边的垃圾桶里,每天完成路面普扫后,就开始循环保洁和倾倒垃圾。倒垃圾是个体力活,王加青说,当时广八路的垃圾集中点设置在路的尽头处,为了减少来回运送的次数,他都是将垃圾集中倒在板车上,再拖板车去倒垃圾,就这样,每天还是需要往返六七趟。

图片

凭着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的韧劲,在广八路工作一年后,王加青被提拔为虎泉路段清扫班长。而虎泉路又是一块硬骨头,位于华师后门,不仅餐饮门店多,夜市更是繁华,人流攒动是常态。而王加青在虎泉街担任班长的16个月里,环卫保洁考核月月达标,是其他片区班长佩服的对象。而后,王加青又被委以重任,担起夜班大班长的职务,管辖的环卫工人也有了五六十人。

图片

随着业务的精进,现在的王加青担任了片区质检员的工作,负责的范围东至卓刀泉寺,南至文荟街,西至丁字桥路,北至珞喻路,区域内大街小巷的高度干净整洁是他的工作目标。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环卫保洁的标准也逐步提高。

图片

对王加青来说,压力不断增大,但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成“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确保负责区域干净卫生。


图片

早上7点半,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骨寒意,环卫工人即将完成路面的普扫工作,王加青的质检工作也从此刻开始。环卫工人是否到位、路面清洁是否到位;突击保洁有没有完成、垃圾桶有没有满溢;和各路段班长交流工作情况和需加强的点位;甚至是调解工人之间的矛盾,这都是王加青需要做的。

图片

从湖水悠悠的文荟街,到车水马龙的街道口,从小吃遍布的广八路,到古朴幽静的卓刀泉寺,辖区主要道路每天都会有王加青的身影。

图片

“珞喻路、街道口、雄楚大道这些主要道路巡查两趟,一上午电动车就跑没电了。”王加青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准备了两台电动车,一天两台车换着跑,每天骑行能有一百公里。

图片

跑得多了,王加青对所负责的辖区,哪个路段垃圾较多,什么时间段垃圾暴增熟记于心,“武大350米那里,环卫工人要是20分钟不打扫,那垃圾就堆很多了。”

为了更高质高效完成巡查工作,王加青采取“全覆盖机动式”巡查模式,不固定巡查路线,不确定道路巡查时间,不遗漏每一条道路,对重点路段随机“回头看”,让工人知道每天会有巡查,但是摸不清时间和规律,从而摒弃侥幸心理,更好地完成路面保洁工作。

图片

在王加青看来,道路形象就是城市形象,每天骑行在自己负责的地方,道路清爽整洁,看着就很开心。


图片

谈及荣誉,王加青如数家珍,他自豪地说:“洪山区城管执法局环卫工人的大奖都在我手里,省级优秀环卫工人、市级先进环卫工作者、区级的优秀劳动者都是我呢。”对于王加青来说,这些荣誉证书既是认可、也是更高的要求。“荣誉都给我了,那我肯定要做得更好,要做大家的表率,更要对得起这些荣誉称号。”

图片

“白+黑、5+2”是他给自己设置的工作常态。即使在休息日,他也时时挂心工作。王加青告诉记者:“没事就出来溜达一下,看到保洁不到位的马上调度,休息时也会紧盯群消息,掌握辖区路面清扫情况。”

图片

“王班长真的很细心,工作有干劲也有方法,人也好,还帮助我们和商户沟通。”现任广八路班长徐师傅说,实行“退桶入院”以后,路边就没有垃圾桶了,商户的垃圾是环卫工人循环收运的,前段时间因为收运的问题产生一些矛盾,有商户认为收运间隔时间过长,环卫工人应该进门收运垃圾。

图片

王加青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和商户沟通,关于收运间隔长的问题,调整收运频次,满足商户需求,对于请环卫工人进门收运的问题,他晓之以理,环卫工作忙得过来时就进门倒,忙不过来时,商户还是要自己主动倒。就这样,问题化解了。

图片

王加青不仅自己获奖,还带着班组一起获奖,2021年,“珞喻路王加青班组”被评定为年度优秀班组;2022年,他所在的班组再次被武汉市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

图片

王加青说:“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了,一起获得荣誉,多好嘛!”

卫工作虽然辛苦朴素,但不会抵挡环卫工人们热爱生活的心。不论身着“橙”衣,还是皮衣,环卫工人们,一直用勤劳的双手扮靓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市民创造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图片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

来源丨洪山城管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