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率持续上升!这份流感预防及治疗要点手册,速速收藏!

AI划重点 · 全文约2070字,阅读需6分钟

1.中国流感病毒检查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截至2024年12月29日,共报告171起流感样暴发疫情。

2.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和乏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

3.流感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其中核酸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确诊流感的首选方法。

4.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均衡饮食等。

5.由于此,专家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高风险人群应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共抗流感,顺利过冬!


撰文 | 师春焕

近期寒潮袭来,流感高发季节已经到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中国流感病毒检查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共报告171起流感样暴发疫情[1]。流感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的特点,人群普遍易感,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极易受到侵袭。今天,小编整理一份流感速通手册,希望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流感,掌握流感预防要点,共同防御流感,顺利过冬!



1
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和乏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0~3岁儿童流感的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易哭闹、呼吸急促等症状;


  • 3~6岁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活动较平时有减少;

  • 6岁以上儿童症状接近成人,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全身症状(如肌肉酸痛、乏力等)较明显[2]

表1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临床特点[3]
图片

2
流感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指标缺乏特异性。常类似其他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少数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患儿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2

病原学检查[4,5]


病原学检查是确定流感诊断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抗原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4类。


  • 核酸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确诊流感的首选方法。若不具备检测条件,可选用抗原检测或快速核酸检测。

  • 单份血清流感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不能作为流感感染的实验室指标。恢复期(间隔10~14d以上)血清流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抗体滴度4倍及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性,可作为流感诊断的可靠指标之一。

  • 病毒分离培养不作为流感检测的常规手段。

3

胸部影像学检查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不退或有其他提示肺部可能受累的表现时,建议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肺内斑片状阴影、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等。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胸腔积液、气漏综合征等表现。若患者出现合并肺气肿时,肺野透光度会增高。


3
药物治疗


1

抗流感病毒药物


目前,国内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4类。


表2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2,6,7]

图片

治疗建议[2,3]


(1)5岁以上轻型流感患者多可自愈,高危患者应尽早用抗流感病毒药,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或RNA聚合酶抑制剂。

(2)重症流感患者确诊或疑似后应尽早(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

(3)重症或有高危因素者无需等病原学结果,尽早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合理使用对症及抗菌药物。

(4)不推荐联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药治疗儿童流感。

(5)抗病毒药应用48小时后可评估疗效,足疗程治疗后核酸仍阳性且症状持续或加重,考虑继续治疗;症状缓解则停用。

(6)流感患者不推荐预防性用抗菌药。重症流感伴细菌感染征象者,早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并积极寻找感染依据。

(7)重症流感患者不推荐常规用全身糖皮质激素,除非有其他明确指征。

4
预防措施


1

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①6~59月龄的儿童;②<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③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

2

药物预防


对于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和重点儿童可采用药物预防。对符合预防性用药指征者建议早期(尽量于暴露后48h内)使用,连用至末次暴露后7d;未能于暴露后48h内用药者,仍建议预防给药。因为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有限,不常规推荐3月龄以下的婴儿进行化学预防。


3

非药物预防措施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流感感染和传播风险,具体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第52周第837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5-01-02)[2025-01-09].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01/t20250102_303653.html.
[2]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12):896-900.
[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12):881-895.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道感染协作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病毒篇)[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8,33(9):657-662.
[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39(10):733-737.
[6]宋融融,徐九洋,刘红玉,等.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 2023,103(4):293-299.
[7]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35(17):1281-1288.

责任编辑: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