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机器人公司RoboForce获得1000万美元早期融资,用于推进AI机器人系统RF-04在太阳能发电厂的应用。
2.RF-04是一款四轮人形机器人,可在大型建筑工地、制造、能源和户外工作场所自主搬运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3.由于劳动力短缺,RoboForce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将为美国一半的地区提供电力,其中大部分工作仍然是在恶劣条件下手动完成的。
4.RF-04具有低成本、高效和稳定地作业能力,可替代或增强人工操作,缩短项目部署周期。
5.除此之外,RoboForce还计划将AI人形机器人技术扩展到太空、制造、采矿等领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RF-04在太阳能农场作业
不完全仿人的实用人形机器人,未来出现美国太阳能农场
我们从这家名为RoboForce的机器人公司了解到,最近其获得了1000万美金的早期融资,投资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Myron Scholes、著名的中国基金 VC Gary Rieschel(曾就职于软银)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这笔资金的加持,将推进RoboForce的AI机器人系统 RF-04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太阳能发电厂应用。
01
认识RF-04:自主搬运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四轮人形机器人
RF-04是一个四轮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身高大约一米五高,全身黑色金属刚硬的形象,拥有强壮的机械臂和夹爪,躯体可旋转,灵活作业,没有头部,3D视觉感知,AI驱动,适用在大型建筑工地、制造、能源和户外工作。本质上,RF-04是一个工业人形机器人。
02
为什么用在太阳能发电厂?一次次深刻的经历
太阳能发电厂是RoboForce现阶段第一瞄准的应用市场。这也源自RoboForce的创始人Leo Ma去年夏天的经历:他在前往凤凰城郊外的一个太阳能农场参观时,高温难耐下,Leo看到工人们穿梭于这种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还要花费数小时来固定数以百万计的太阳能电池板。
以及,多年来Leo走访了数百家工厂,从芯片制造商到地下钻探场所。每一次,他都看到人类从事着琐碎且可能存在危险的工作,感叹到:“这类工作我们不应该交给人类来做了。”就如下面在其个人网站上分享当时记录的照片:
于是,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迭代创立RoboForce并推出RF-04,目的是一方面将人类工人从这些繁重高危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劳动力短缺是全球范围内的结构性挑战。 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公司的数据,2024 年,由于工人短缺和设备等待时间过长,大约 53 吉瓦的太阳能项目被推迟。
RoboForce 可在填补这一空白,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来满足对清洁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他们预计到 2030 年,太阳能将为美国一半的地区提供电力;但前提是到2030年需要建设数千吉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这其中大部分工作仍然是在恶劣条件下手动完成的。
03
RF-04可以低成本、高效和稳定地作业
解放人类工人高危工作
据其介绍基于RF-04,灵活移动性、自主操作、人机协作沟通、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帮助太阳能农场不久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也能降低成本和效能。只需10万美元即可提供价值30万美元的价值,全天候24/7运行,效率与人工相同或更高,而人工的效率通常每年超过10万美元
同时节省时间,RF-04仅用4周就完成部署应用,周期短能快速上手干活,相比之下,招聘和培训过程需要52周,导致43%的项目被延误,以及过程中人员变动、意外等不确定性要素影响,推延项目进展。
太阳能发电厂只是RoboForce的第一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在太阳能发电厂应用的广泛能力累计,RoboForce将RF-04扩展到太空、制造、采矿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RoboForce 是Leo Ma 15年来致力于构建AI机器人系统的一个成果。此前,他曾在百度美国公司从事自动驾驶软件方面的工作,之后他联合创立了自动驾驶公司 CYNGN,一家,Leo助力该公司上市。正如他所说:“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我所做的一切。”
04
如何设计实用、自主进化的AI人形机器人?
值得一看RoboForce的产品设计理念与原则
我们在Leo个人网站上发现其分享RoboForce 的产品设计理念,这些理念构建了RF-04。在RoboForce看来,他们的机器人设计理念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新一代技术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出以学习为中心、实用且明显更好的产品。
01.以学习为中心的产品:“AI 进化设计” (AI Evolutionary Design)
机器人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功能需求,还要作为平台,支持 AI 的持续改进和数据收集,并通过集成丰富的传感器和连接选项,收集大量运营数据。最终利用数据优化模型、提升性能,并自主创新功能。使 AI 系统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化,根据实际应用和反馈,提高效率并扩展能力。
02.实用的产品:确保商业可行性 (Useful Product)
从“大玩具” (Big Toys) 转变为“实用产品” (Useful Products),强调实际应用和商业价值,比如机器人集成到核心业务流程中,替代或增强人工操作。并通过可衡量的投资回报率 (ROI) 指标展现商业可行性,提升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可扩展性。
03.明显更好的产品:实现倍增改进 (Obviously Better Product)
不仅仅是微小的改进,而是实现 3-5 倍甚至更高的性能提升, 显著超越现有解决方案的机器人:
-速度和负载 (Speed & Payload):远超人类的速度和负载能力,提高运营效率。
-个性化 (Individualism): 利用系统的“脑力” (Brain Power) 提供高度的个性化,超越传统机器人千篇一律的模式。
-灵活性 (Flexibility):适应各种任务和环境,能够处理意外变量并在最少的停机时间内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
包括这三大原则也成为RoboForce的机器人设计开发准则,简而言之,一切满足人类需求而不完全仿人:
01.解决需求,而非完全模仿形态:机器人应专注于解决人类实际问题,提升生产力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单纯模仿人类外形。
02.方案直接,力求简单:机器人的设计和功能应遵循简洁原则,以降低故障率、学习难度和成本。
03形态多样,功能专用:机器人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采用多样化形态,实现特定领域的功能优化。
感兴趣可到其个人网站浏览:https://www.biao-ma.com/blog-posts/new-gen-robotics-product-design-guide
后记
RoboForce正以独特的市场细分,将AI人形机器人部署应用。融资只是其加速从实验室到应用的助燃料。进入新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也开始走跳棋比赛,能否兑现去年的量产计划和交付目标的承诺,不仅是通过融资来输血和跨越死亡谷,更是验证人形机器人市场匹配的可行性。RoboForce在网站中未提及通用性,而聚焦太阳能发电厂的劳动力现状问题。
对于他们而言,现在仅仅是其奥德赛之旅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