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灾区震后整村房屋都没倒!上海专家奔赴灾区寻找“救灾、重建范本”

AI划重点 · 全文约3596字,阅读需11分钟

1.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27248户房屋受损,3612户房屋倒塌。

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带领团队赶赴重灾区,对灾后房屋受损进行评估。

3.由于当地气温低、海拔高,同济大学专家团队将在灾区进行再次审查,明确灾区建设的重点需求。

4.同时,团队还将探明周边是否会发生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为灾后重建提供基础。

5.目前,定日县灾后重建住房标准初步拟定为人均30平方米,吉角村经验将成为灾后重建房屋的样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1月7日9点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根据新华社1月9日消息,截至目前,经初步排查,地震造成27248户房屋受损、3612户房屋倒塌。

眼下正值寒冬,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8-20℃。如何确保还在安置点帐篷中居住的受灾群众拥有温暖、安全的过渡居所,成为当地救灾工作面临的挑战。

地震发生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立即组织了一支4人小团队赶赴重灾区。队伍中有资深的建筑、结构专业专家,包括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宏磊,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颖、结构工程专业教授李培振。

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灾后房屋受损评估,为重灾区房屋重建规划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重灾区拉孜县吉角村,看到刚遭遇大地震侵袭的村民新居依然坚挺,只是偶有外立面的脱落和裂缝,汤朔宁好像找到了此行的目标。

“之后的灾民房屋建造标准,可以参考吉角村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他激动地告诉现场同行的建筑评估专家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

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厅长洪力1月8日表示,定日县“1·07”地震震后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当地政府正在多个重灾区同步选址,在灾民安置点附近搭建第一批活动板房,将于1月10日开始陆续搭建完成。

受灾群众即将住进板房

解决灾民在过渡时的居所问题,迫在眉睫的一步是要把他们从严寒的帐篷转移到活动板房里。

1月9日傍晚,中铁二十四局日喀则分公司昂仁县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经理蒋团瑾带领数十名勘测人员到达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的安置点。受当地政府委托,他们要在包括森嘎村在内的几个重灾区建设本次地震后的第一批活动板房。

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125户居民失去了家园。

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紧急调运物资,设立安置点,森嘎村于8日实现了“一户一顶帐篷”的初步安置目标,为受灾群众提供了临时庇护所。

图片受灾群众住进帐篷。

图片住在帐篷里的孩子。

西藏自治区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李修武曾在灾后表示,此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强,地震震中极烈区烈度达9度,破坏性强,超过了当地建筑的设防标准,造成大量房屋倒塌。

图片灾区建筑受损严重。

在安置点,蒋团瑾看到,灾民基本以户为单位,住在帐篷里。“他们现在不缺取暖的衣物和设备,很多居民还都在烧牛粪取暖,但是住帐篷在低温大风天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蒋团瑾说。在森嘎村受灾现场,蒋团瑾看到村民原来的房屋除砖砼结构外,其余土屋基本已经全部倒塌且损毁严重。

“今晚要完成的主要是板房搭建前期的选址勘测工作。如果选的活动板房地势不平,还需要做些前期平整。”蒋团瑾说。

据蒋团瑾介绍,这次的建设目标,是完成灾民从帐篷到活动板房的无缝对接切换。在安置点附近选定场地后,大约在占地1000平方米的空地上,将马上建起26个3*6米的集装箱住房,每个集装箱能住4-6人,预计能容纳156位村民的过渡居住需求。

“这批建设安置房的板材,已经在9日上午9点半从成都发车,预计明天能到日喀则市里,经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后,再运送到现场。”蒋团瑾表示,只要材料一到现场,施工团队可以在1个白天内就完成所有板房的搭建。

根据蒋团瑾在现场的初步观察,该村安置点附近有现成的大块较平坦的空地,能满足直接搭建板房的需要。

“我们的板房是按照用10年的标准来建设的,各种网络和水电以及电灯照明设备都会统一配置好的。”蒋团瑾强调。

根据蒋团瑾收到的消息,第一批活动板房主要是为了满足定日县、拉孜县几个受灾较为严重的村落灾民的居住需求。“我在路上还看到有不少搭建板房的材料正在陆续运往几个重灾区。”他描述道。

图片板房建设工地。李楚悦摄

图片板房材料送抵灾区现场。

记者向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住建局副局长梁靓了解到,目前灾区余震不断且夜间气候极度寒冷,为保证灾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各方仍在积极努力调配专业板房,但目前仍存在较大缺口。

重灾区房屋受损评估中的“例外”

地震发生时第一反应不是跑,而是躲。”吉角村一位居民回忆道

1年多,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帮助当地村民从4900米海拔的老村庄搬迁到4100米海拔的新居。在地震发生时,村民们本能上多了几分安全感

1月8日下午,同济团队一行四人在吉角村做灾后建筑评估,他们发现即使是村内受损最严重的一座楼房,结构也基本完好,仅仅是梁柱结合处有一些受损。记者看到,这户人家的楼梯上散落着小块的碎石,墙皮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和开裂。“但这对于这种等级的地震而言,房屋遭破坏程度已经算非常小了。”一位同济专家组成员提示。

“没问题,没问题。”同行的专家团队勘察震后居民房屋时,人群中不断有人发出这样欣喜的感慨。

“真是万幸!幸好我们的整村搬迁在地震前完成了。”1月9日,从上海紧急返岗回到拉孜的上海市第十批对口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宫爱如,看到位于拉孜县查务乡的“老吉角村”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可以说,整村搬迁挽救了全村37户143人的性命。

图片专家在现场研判建筑受损情况。

图片损毁的房屋和暂时无法通行的街道。

然而,吉角村在当地是一个震后的特例,震区大部分的房屋情况却不容乐观。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芦山地震灾后援建工作的汤朔宁看到定日县的受灾房屋情况感慨万千。当地居民习惯搭建两层楼的房子。由于砖土方便施工,当地房屋大多以砖砼结构、生土建筑为主,几乎没有钢结构。

“建房时,工人在土中掺入砖块和石头,这导致建筑的每一块组成部分都在10-15千克,而房屋的整体性和材料黏性也不足,遇到地震时,损毁严重。”他分析。

“哪些房子需要推倒不能再住,哪些房子加固后就可以住,哪些房子现在可以住。”对于这三种情况,汤朔宁决定带领专家团队,在灾区进行再次审查,明确灾区建设的重点需求,推动震后房屋评估工作快速启动。

“同时,我们还需要探明周边是否会发生次生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的可能,这既是救灾的需求,也是灾后重建的基础。如有需要,我们可以与当地勘察单位一起合作推进。”他解释。

为何要在救灾阶段就考虑重建问题?同济大学专家周颖告诉记者,加快灾区的受损房屋评估是“救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气温低、海拔高,灾后取暖条件有限,受灾群众又不敢回到自己的房屋,有的灾民可能会形成灾后的心理障碍。如果可以对房屋快速评估,让部分受灾群众回到适合继续居住的房屋中,提高当下的‘入住率’,不仅对他们身心有一定益处,还对未来灾后重建的物资调配能做到精细化的预估。”

不过,在高原高寒地区的重建工作和平原地区不可同日而语。“这次地震救灾和重建工作比较特殊的困难有几点:一是当地气温低,常规的修建损毁房屋的办法有些难以适用。比如,之前我们用混凝土喷枪修补建筑裂痕的方式,在这里使用就容易结冰;二是当地海拔高,运送建筑材料设备都要比在平原地区艰难,工人施工困难,工期推进也会相对较慢。”吴宏磊分析。

“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当地政府一起理顺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工作。”汤朔宁说:“这是讲科学的事情,不是依靠感情就能完成。”汤朔宁表示。团队返回同济大学的“大本营”之后,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工作,理清问题并根据需求不断调整。

灾后重建的“吉角村”样板

1月9日深夜,在定日县长所乡重灾区灾民安置点附近,一场当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班子和同济专家团队关于目前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的讨论会就地展开。

定日县委一位领导向专家组道出了现在重建工程中的难点:“全县大约有98.6%的国土面积是不能动的,县域内用地非常紧张,所以绝大部分受灾的自然保护区内需要遵循‘哪里拆迁就在哪里建设’的大方向。”

目前县内对于灾后重建的初步规划是整村重建和部分重建同步推进。“重灾区就要整村推进重建,按照统一规划,统拆统建,同时补齐原本村庄在震前没有的短板。至于部分重建地区,需要充分考虑村庄原有的整体基础设施。”这位县委领导解释。

灾后,根据当地初步讨论计划,目前重建住房标准初步拟定为人均30平方米。

“西藏农民历来就有住大房子的习惯。因此在设计每户房子的面积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就高不就低。也要考虑当地村民居住时,人畜分离的需求,尽量把村民的院子建大一点,让他们有进一步自己规划围墙等的空间和居住安全感。”县里的另一位领导表达出了对受灾群众住房习惯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团队会出两三种安置房的整体设计方案,让灾区百姓能自主参与重建规划,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汤朔宁向定日县几位负责灾后重建的领导表态。 

会上,同济的专家们再次提起了“吉角村经验”。

搬迁前的老吉角村距离县城30公里,海拔约4900米,是整个县里海拔最高的村庄。由于村子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年平均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村民患病率很高,冬季用水、用电都存在困难。2022年7月,上海市第十批援藏队伍刚刚来到日喀则,拉孜援藏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搬村子”,把吉角村整村搬迁至更宜居的地区。

在上海援藏拉孜小组的努力下,最终选定了县里核心地带的土地作为新址,这里的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交通便利,周边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外出务工也很便捷。据介绍,新吉角村形成了“一期居住,二期商业,三期公共配套”的易地搬迁模式。

2024年2月,全村37户居民全部搬入新村。震前的吉角村,也成为当地人著名的“打卡点”。记者也曾在去年夏天探访过这个村庄:高原之上,白墙红瓦的藏式小院与远处的蓝天白云相映衬。垃圾分类处、助农直播间、沙绢手工羊绒、沙县餐饮等配套设置完善,偶有面带笑意的村民路过,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吉角村新居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说明当时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工程质量是绝对过关的,包括一些社区营造理念也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汤朔宁激动地说:“之后的灾民房屋建造标准,也可以参考吉角村经验,把它作为灾后重建房屋的样板。”

图片房屋有裂缝,但“整村未倒”。

图片震后吉角村。

(本文图片均由李楚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