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近两个月内,海口又有三家商业接连开业,人均商业面积再度飙高!
根据2023年底的数据统计,海口的人均商业面积达到6平方米左右。
什么概念呢?这一数字远超0.8至1.2平方米之间的国际通常标准,也高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而楼婶扒拉到此前官方公布的商业信息,2010年底我市商品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等商业网点共29700多个,总面积约296万平方米(人均1.45平方米)。
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百货类商场43个,面积约84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约1.8万平方米。截止至2011年12月,全市已建成商业面积380万平方米。
经过14年的发展,海口颇具规模的商场多达近70个,还有一个现象十分显著,每个商业体的面积也在不断放大。
比如,万象城是面积达12.3万㎡的商业综合体,友谊·阳光城则有16万㎡,近期热门的龙湖天街,商业面积更是直冲32.4万㎡。
商业越开越多,面积越划越大,也意味着每一处商业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后期还需承担高额的运营成本。
神仙打架的当下,谁能逆势突围,绝对是件拼实力,检验真功夫的商业大考。
就在这两个月内,海口又有三家商业陆续开业。那么新开的商业都有吸引人的绝活呢,又是不是真能留住顾客?走,今天楼婶带大家云逛街去。
瓦咛街市,把菜市场开到商场里
首先将目光移至上邦百汇城,面对竞品“友谊阳光城”的强势攻击,它一直“自救”的路上奋力内卷。
除了招引不少年轻群体更关注的餐酒馆品牌,还固定设有创意市集,特色活动,并在美陈亮化上狠下功夫,力求突出重围。
原来家乐福所处的地下商场位置,因为周边社区密集的居住人口,对大型商业的需求较旺盛,一直以来都有不错的人气。
直到家乐福撤场后,这个位置就变得鸡肋起来,陆续开过的餐饮和数码店铺也始终没能激起水花,直到11月份时瓦咛街市的入驻。
一听到这个名字,外地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拗口,意思来源于海南话的我们。
既然想做本地人的生意,那必然要接地气。
于是乎,它把平价菜市场搬进了商场里,还有老爸茶、特色小吃,文创类商铺等,看上去是个集合了多种业态的特色街区。
汪曾祺也写过,“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去之前,楼婶甚至都能脑补一出都市丽人优雅抱着纸袋子新鲜蔬菜,饶有兴致逛着精致小店的购物画面。
搜索小红书上,呈现的画面也是这样的。
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门头处,巨型圣诞帽的装饰还未卸下,满眼皆是色彩鲜艳的美陈布置,很有网感。
坐着电梯一到地下瞬间傻眼,这说好的菜市场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怎么就凉凉了。
生鲜肉类区空无一人,规划好的摊位甚至连灯都没有亮起来。
而蔬菜区也打出了清仓大减价的活动信息,摆上货架的青菜也因为放置太久皱皱巴巴的,让人毫无购买欲望。
隔壁的水果店老板一看到有客人到访,立马起身询问起购买需求。
一些小吃摊位也空置了不少,刚刚竖起没多久的招牌依然蒙尘,场面一片唏嘘。
再往里走,终于看到了一些手作、饰品、潮玩店铺还正常营业中。
攀谈中一家饰品店老板表示,自己店铺生意还过得去,到了节假日有一定的客流量,但原来主力宣传“商场里的菜市场”并不乐观。
“摊贩都招不来,毕竟这里是主打着年轻人的生意,谁会专门跑来买菜呢。”店主如是说,听商场方表示正在筹划更改新业态,也许之后会变成娱乐游戏场所。
楼婶注意到,整个街区内设置了不少拍照打卡点,也能看出在规划初期是想满足大家既好逛,又出片的需求。
但上邦周边想要买菜,阳光城隔壁有个更大型的室外菜市场,世贸片区还有一家金花菜市场,竞争本就激烈。
虽说这样的创新形势理念上很打动当下年轻人,把最传统和最时尚的巧妙融合。但论实用度而言,社区菜市场更加便捷,周边居民自然不会选择到瓦咛街市里采买。
开业没多久,网上就出现不少担忧它是否能按照预想成功运营的网友们,可见这个街市虽然话题性十足,但这种精致的烟火气,落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调整之后的瓦咛街市,又将招引何种业态进场呢,我们拭目以待。
友谊·国贸城 背后大树好乘凉?
紧接着,再看看最近火热开业的友谊国贸城。
从原来的京华城再到被友谊接手后,国贸城在片区商业的位置,就相当尴尬。
论流量,拼不过自家的阳光城;论可逛性,分区设计饱受诟病,客户来了只会定点逛几家主力店铺,其他商铺天天吹着冷气发呆,销售量起不来,只能陆续撤场。
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靠着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和迪卡侬、优衣库等主力干将在“努力存活”。
这样的困境曾经被网友辣评:换个名字就能改变命运?笑话!
今年起,友谊总算下血本对国贸城做出大升级。
比如从空间布局上,用空中连廊和绿化景观相连,有效将4大区串联,中央广场提供了更加宽敞舒适的社交与休闲空间。
购物体验上,整个商业中心分为多个特色区域,从时尚购物区到美食餐饮区,再到休闲空间,呈现出现代都市感与时尚元素。
想法自然很吸引人,但实际走访一圈后,面对众多以颜值出圈的精致商场美陈,国贸城这审美,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
咱就想问,真的是和友谊一个团队制作的吗?审美多少有点年代感呀,红金配色虽然喜庆,但是大面积的运用着实有点乡土气。
入口的景观水系稀稀拉拉挂着几盆绿植,还有藏在楼梯底下的迷你假山,咱就想问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话说对面的万象城最近因为开放式的外摆打卡街火热出圈,或许直接抄作业还能更有诱惑力。
当然,一个商场的核心主要还在商家招引和运营功力。
楼婶逛了一圈发现,原来靠着金茂东路的一排店铺变化并不大,还是以星巴克、必胜客、优衣库等商家为主。
巨井烤肉楼上依旧也是各大教育类培训机构和美容、摄影基地等等。
除了外场连廊的大变样之后,改造的重点在于北区,多了不少主题餐饮和热门的美妆、生活配套和小吃街。
可惜的是,原来不少人来到国贸城直奔的户外运动装备品牌迪卡侬并未进场,这个以众多款式,优惠价格深受欢迎的店铺消失,也让国贸城丢掉了一块金字招牌。
至于装修,进去的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小阳光城的影子。
这个木质台阶大家眼不眼熟?
也许是前期仍留存着不少未撤场商铺,三层楼的商圈内规划不算明晰,基本每层都有服饰、美食、生活配套、亲子成长类商家的融合。
估计第一次去逛的同志们,想要找店铺可得花费些时间。
更抽象的是,各家店铺的装修完全没有统一标准。
一抬眼,除了新开业店铺做好了吊顶,还有不少店铺以“简约风”装修和折扣商品吸引顾客,画面看上去有些抽离。
也许是对客流量持观望态度,整个商场也并未全部招商完成,不少店铺仍是空置状态。
值得表扬的是,停车收费问题总算学到了阳光城的揽客重点,任意消费即可免费停车三小时,让有车一族能薅点羊毛,购物体验来说稍微加回点分数。
升级之后的国贸城,大家看好吗?去逛过的朋友感受如何,欢迎评论区里咱们聊聊。
商业突围战,谁能留到最后
事实上,除了上邦的瓦咛街市和友谊国贸城,位于王府井海垦广场的大润发也在前不久开业(回顾请戳)。日月广场方面也宣布了仓储式超市的鼻祖——麦德龙签约入场。
可见各个商圈仍在火热的竞争中,力求多招引新的品牌,新的业态来留住人气。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已经跌下神坛的亚洲最大沙滩市集——白沙门?发现了吗,不少商业在前期的确赚足了人气与眼球。
但是如何将流量变成留量,或许才是管理方需要思考的关键。
通过商业运营分析中,我们能看到不少参考答案。
从活动方面来看,通过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亲子互动、艺术展览、文化节等,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
在业态上,积极引入特色餐饮、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等多元化业态。比如打造室内攀岩、滑冰场、亲子乐园等体验式项目,让消费者在购物之余还能享受丰富的休闲娱乐。
在品牌入驻方面,吸引各类知名品牌,不仅有高端的时尚品牌,还有具有特色的小众品牌。利用品牌独特的风格和优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这些举措吸引人气,进而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当消费者在商场获得了独特且优质的体验,他们就会更愿意停留,成为商场的忠实顾客。
如此一来,商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持续保持优势,实现长久的发展。
但摆道理谁都擅长,落到实处需要庞大的资金运行和强大的团队能力,海口的这场商业突围战,谁才是最终赢家,欢迎评论各抒己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