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庞文琦 石门报道
2025年1月7日,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演播厅现场,目光如炬,掌声如潮,来自国网湖南电力的东方红(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覃道周、裴成辉、刘家辉站在舞台中间,接受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全省重大典型“新时代新雷锋”荣誉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电骡子”,来自湖南省海拔最高、供电环境最恶劣,素有“湖南屋脊”之称的供电所,当地老百姓以最忠诚伙伴“骡子”为他们命名,在他们心里,壶瓶山供电所的电工们,就犹如负重的骡马,将沉重的电杆一根根背上山,又将山民们的土特产一点点背下山。
多年来,壶瓶山供电所30名电力工人承担着876平方公里大山、1872公里高低压线路、1.53万客户的供电、保电和服务重任,平均每个人负责3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数年如一日为百姓守护光明,不仅如此,他们在崎岖的山间为农户捎带山货,为“麻风村”老人送去关爱,为山区学子孕育希望。近二十年的坚持坚守,他们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更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新雷锋”的模样。
不落一户 用心电亮万家灯火
“关奶奶,电还好用不?今年过年还缺不缺什么东西?”1月5日,临近春节,国网湖南电力东方红(电骡子)服务队队员裴成辉、李树轩再一次带着年货来看望89岁的关银娥老人,尽管走了不下百次,但悬挂在峭壁间的羊肠小道还是让队员们走了两个多小时。
“都好都好!‘电骡子’亲人又来看我了!你们装的光伏电好用得狠!”
关银娥老人独自居住在海拔1200米的石南山深处,这些年,当地群众基本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离开了大山,但老人执意留了下来。9公里的绕山配网线路建设、维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此,“电骡子”们积极申报,在关奶奶家试点了“光储用”一体化供电建设,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更保证了老人的用电质量。
“只要还有一户老百姓要用电,我们就户户通电!”
“电骡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95年,“村村通电”在常德地区如火如荼推进,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的壶瓶山是“最后一关”,看到山里的老百姓对电的渴望,“电骡子”们决心要帮助壶瓶山区的居民们真正实现“户户通电”。
但,真要做到并不容易。线路所到之处,不是高山就是峡谷,每一米导线的架设都不易。
一根高压电杆重700公斤,一台变压器重450公斤。那些开凿在绝壁上、曾由马蹄一年年踏出来的骡马道宽仅一米多。在大山里,那些小道就像一条曲折回环的“钢丝”,要在“钢丝”上抬着几百公斤重的设备,行路难,建设更难。
“只要猴子能上!我们就能上!”队长覃道周发出了号召,29名队员纷纷立下“军令状”:一定在规定时间完成所有村落通电,一定让大山的百姓成功用上电!
车不可载,马不能驮。高压电杆、变压器上山,就靠绳拉人抬。在仰角朝上的骡马道上,队员们像“蚂蚁搬家”一样,以人海战术往山上一步一步地挪。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焦山村通电前,需要架设260多根水泥电杆。最远的地方,要抬10多公里的山路。
“电骡子”们将一根根高压电杆抬上赵家山尖,当地老百姓自发从山脚往山顶砍了一条1800多米长的通道,一根电杆从山脚到山尖,足足抬了3天!电杆放下的时候没有放稳,失去平衡,呼啦一声,转眼间滑下了700多米深的峡谷,“电骡子”们的眼泪急的掉出来。
大山不相信眼泪,“电骡子”们只能——从头再来!
几个月后,焦山村终于按时通电,村民们激动地在村部立下高2.8米的大石碑,碑上写着“党恩浩荡”,不少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群众高兴的买来电视机,透过屏幕看见了山外的世界。
就是靠着“骡子”一股子忍辱负重、不怕吃苦的精神,“电骡子”们在大山深处建起高压电杆3489根、低压电杆18671根,将光明送进了千家万户,也把温暖传递给了村民们的心里。
大山,因为一束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迎难而上 用情诠释为民初心
2024年初,石门县遭遇三轮雨雪冰冻天气,很多大棚、屋顶被积雪压垮,大量入户线路受损,壶瓶山供电所的30名服务队队员们全部自发坚守岗位,上门服务1320次,更换入户线1.8万米。
小年夜前夕,壶瓶山大京竹村冰灾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交通被阻断,204户610位村民用电受到影响。为了让老百姓在小年夜用上电,实现“户户看春晚”。“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兵分两路,一队人员从冰封的山林中挖出一条小路,徒步4个多小时赶到故障点,另一队紧急调用发电机,绕道湖北宜昌渔洋,以平均不到20码的车速行驶200多公里,历时22小时将抢修设备送进村。用肩膀抬、用挖机拉,众志成城,终于将电杆重新立在了悬崖之上,用最快的速度让群众在春节小年夜用上了电,实现“路未通、电先通”的传奇。
“只要天不下刀子,我们就要去抢修!”这是“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给自己定下的铁规,更是他们对老百姓的铿锵承诺。
壶瓶山的天气说变就变,这给电网安全运行和日常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多年来“哪里群众有需要,就要奔赴哪里;哪里出现险情,就要赶往哪里。”
2008年的春节前夕,罕见的大冰雪重创了壶瓶山电网,一天夜里,狂风呼啸,大树、电杆被连根拔起,壶瓶山陷入一片漆黑。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命令,服务队队长覃道周带着队伍,连夜冲进了雨幕。谁知抢修路上遭遇山体滑坡,滚落的山石轰隆隆地砸了下来。面对突降的拦路巨石,覃道周身先士卒鼓舞队员:“爬着也要去抢修!”于是,队员们拿出绳子,硬是将绳子的一头绑在山石上,另一头绑在自己腰间,小心翼翼地踩着崖壁一点点的挪移,脚下就是万丈悬崖。
“冰天雪地里山里群众没电用,太苦了,日子过不得啊!”
怀揣对老百姓的“放心不下”,40多个日夜里,崇山峻岭间,“电骡子”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背着干粮爬冰卧雪穿行在大山深处,修复受损线路,保障了137个村子、4953户、1.9万老百姓的正常用电。也正是那次冰灾,队员们几乎人人手上落下了冻疮的老毛病。
而这样危险的抢修,对于“电骡子”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雨雪冰冻、洪涝……每当灾害来临,“电骡子”们总是第一个前往现场,冰山敢上、洪流敢闯,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就是这样一次次应对了特大洪灾、冰灾的考验,一次次用实际行动守护大山深处每一盏灯灯火。
薪火相传 用爱书写奉献担当
一本记录着帮扶对象的手册、一张皱巴巴的烟纸盒上的感谢信、一个锈迹斑斑的阳光电力服务箱、一首群众自行传唱的“电骡子”之歌……这些“标志性”物件陈列在壶瓶山供电所的展厅里,不但记录着“电骡子”多年来的供电服务变迁,也见证着“电骡子”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
“帮扶手册”里记录着25个空巢老人和8个家境贫寒的学生家庭。25名空巢老人,来自一个与外界隔离的村寨麻风村。1952年麻风村组建,1994年医疗站的撤走,一些治愈者则一直留了下来,他们有的十指不全,有的腿脚残缺,有的五官被毁。
2006年,“电骡子”们通过“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工程与麻风村结缘,不仅将260根电杆一根根运过索桥、树在村里,更是将温暖送了过去。从那之后,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电骡子”们都会上麻风村来,陪老人们过节。
2011年中秋节,“电骡子”们在麻风村搭起锅灶,陪老人们吃团圆饭。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李三新老人突然哭着说:“这么些年,好多人看见我们都害怕,躲得远远的,但是你们不同,不嫌弃我们……”他递上一封写在烟纸盒上感谢信,那句“你们比我们的父母还好,比兄弟还亲!”也一直刻在“电骡子”的心里。
同样送来感谢信的,还有学生黄彬,他为“电骡子”叔叔们写道:“谢谢‘骡子’叔叔让我可以继续我的学业,可以大胆去追寻我的梦想……”距今,“电骡子”长期帮扶的学生已有24名,共募集到爱心基金5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时间最长的有11年。其中有3名学生已经就业,今年有1名考上硕士研究生,2名考上985大学(其中有一位考上北大)。
阳光电力服务箱的故事要从供电所成立之初的“上山带商品,出山带山货”服务说起。壶瓶山生产茶叶、烟叶和反季节蔬菜,但是由于大山阻隔,一些山民们家缺乏劳力,鲜叶卖得不及时,不得不烂在家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巡线的摩托车上装上了“阳光电力服务箱”,除了帮村民代购一些生活用品免费送进山外,还决定帮忙把一些土特产免费送出山,帮他们把山货捎带到集镇上出售。
每次送货带货,“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的摩托车骑到无路可骑的地方,便只能停下,然后肩扛手抬,或者背着背篓,走几公里、十几公里山路,才能把货物带进上,或者送出山。
这些年来,“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如蚂蚁搬家一样,累计为群众捎带物资已超过26万公斤,代销农产品10万公斤,代销金额达30多万元。
如今,快递业务逐渐走入壶瓶山。根据村民的新需求,2022年,“电骡子”们有建设了新的服务平台——“电骡子”服务驿站。在服务驿站,“电骡子”们不仅可以继续帮助村民们代买代卖,还能提供快递便民寄存等新业务。村民的快递进不了村,或者是帮别人托的东西,就临时寄存在这里。驿站里还寄存了学生行李、邻里之间相互馈送的蔬菜。“电骡子”服务驿站开办两年来,为山民代卖山货价值30万元,义务维修电机农机228台。
驿站还成为了村民们的“许愿墙”,“电骡子”为留守在大山的老人们提供特殊的“点单接单”服务,老人们提出的“微心愿”,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圆梦”。于是,95岁的孤寡老人在这里第一次戴上耳环,独居的黄奶奶在炎热的夏天用上了新风扇,刘大伯家的两千多斤土豆三天内售卖一空……
多年来,“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还针对镇上老人、小孩的不同情况,建立服务台账,推出圆“微心愿”“你点单、我服务”等爱心服务,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学生的困难,帮助115名老人、学生完成了微心愿。
“风也见过,雨也见过,你在泥泞的山路上奔波,驮的是乡亲们的渴望,还有你爱的执着……”这是石门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写给“电骡子”们的歌。
对百姓倾注多少爱,百姓就会回报多深的情。正是这种以人民幸福为盼的信念,让“电骡子”们在一次次为民服务中实现了个人价值,把个人的行动力汇聚成了时代的大流量、正能量。
征途漫漫,向着光明的未来砥砺奋进。未来必将有更多的“电骡子”们将继续如负重的骡子,驮着乡村们的渴望,驮着为民服务的情怀,继续在大山、在平原、在湖区,在每一个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