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4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潮涌已至,顺势而行

  短视频中,一个小学年龄的孩子正在与chatGPT进行互动学习。人工智能清晰、缓慢地朗读单词,并提示孩子进行跟读,它口音标准,耐心十足,如同一位有条不紊的专业家教。这正是人工智能参与教育行业的一种方式。

  AI正全面渗透教育生态

  从课堂到课后,从课程设计到教育管理,人工智能正悄然重塑教育格局,带来变革契机。

  中国积极拥抱这一变化。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方案,强调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随后,多地积极行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北京选取首批25所中小学开展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并要求到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上海印发行动方案,鼓励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深圳发布工作方案并修订课程纲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及师资体系建设。

  202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政策助力下,“人工智能+教育”赛道发展强劲。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807亿元,同比增长29.53%,预计2025年超1000亿元。《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3—2027年在线教育市场的AI贡献率预计从7%提升至16%左右。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部分在线教育机构凭借自身技术储备,灵活转型,率先投身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比如伴鱼旗下的伴鱼智学,基于AI能力,为学生打造专业的AI私教老师,提供讲解、答疑、鼓励等服务。作为AI Native类型产品,其功能、教学方法、教研内容都基于AI技术,应用比例达100%。

  伴鱼智学业务负责人,伴鱼技术、数据、AI中台负责人陈现麟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iPhone时刻”已至:“随着当前技术的进步,AI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多模态理解、多模态生成和推理能力等多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的能力。我们可以基于AI的能力,为学生去打造一个专业懂他的私教老师。”

  人机协同助力教育发展

  从教育的本质和发展需求来看,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对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孟子也曾提出“教亦多术”,即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针对学生需求精准施教是教育界的共识。

  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学生数量众多,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受限于教师精力与教学资源,难以精准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果请1V1私教,在超过2亿的K12学生群体面前,优质私教服务相对供给不足,且价格昂贵。

  人工智能的崛起,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破解之法。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和统一。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满足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背景之下,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在公立学校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海明阔向记者介绍了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的方法。

  人工智能可以依据每个学生学习进度、认知能力,提供精准化学习内容,还可以记录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表现数据,依据数据评价调整学生学习计划。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同时,人工智能还大大减轻教育工作者负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批改作业、分析成绩等重复性工作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教师能够从这些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具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

  曾多次主持全国新课标教师培训工作、从教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师韩秀慧表示,一线教师的功夫其实并不在40分钟一节的课堂,大把精力消耗在课前备课、课后批改,以及培优补差的补偿性教学上。像筛选学习资源、设计不同维度的预习、练习等工作,极为耗时费力。

  而AI的原生语言就是英语,数据储备丰富,能极大拓宽教学资源的选择范围,轻松改编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还能依据新课标筛选问题链,快速给出作业评价反馈。如此一来,教师能节省大量时间,更易达成教学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最先进的AI技术和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学生都定制一个懂他的私教老师,通过科技实现因材施教,让学习更有效,让教育更公平。”陈现麟说。

  AI融入教育,是否会带来阵痛?

  人工智能已全面渗透中小学教育各环节,从预习到课堂、作业、复习,再到考试、课外补习,全方位赋能教学与学习。

  然而,任何新技术在初始投入应用时,都无可避免地潜藏风险,人工智能深度参与教学全流程这一新兴模式亦不例外,其中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审慎思考。

  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技术能力是首要挑战。陈现麟表示:“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最大的技术挑战就是如何确保AI私教回答的内容是正确的。”

  尽管人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偶尔会出现错误,但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由于其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人们对其准确性的要求显然更高,任何微小的错误都难以被接受。为了解决因数据偏差或审查机制不完善而导致的内容可靠性问题,伴鱼智学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通过优化算法、强化数据审核等多种手段,确保 AI 提供的内容既正确又合法合规。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内容方面,虽有强大数据调用能力,但人工智能并非完胜人类。由于缺乏人类教师的生活阅历与教学智慧,在需要结合社会热点或学生自身经历进行教学时,人工智能可能会显得有些刻板,导致学生对新鲜事物预期降低。

  另外,人工智能虽对学习效率等有积极影响,但这依赖学习体系是否正确,受底层逻辑设计是否科学、准确、全面、系统,以及是否契合学生当下学习目标的影响。

  韩秀慧认为,当前用 chatGPT 学习英语就有此类问题:“我预期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更自由、更个性化,也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劣势是,学生会在漫无天际的知识海洋中迷失自己,看似学了很多,实则是碎片化的知识垃圾。”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尽管人工智能在融入教育领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介入教育的时代潮流已势不可挡。

  曾多次参加市级研讨课的数学教师海明阔表示,目前一些教师已经开始借助人工智能,实时了解学生课堂情况,以此优化教学。多数教师也在逐步将其用于课堂创新。

  未来,生成式 AI 教师很可能成为教学的核心阵地。在此趋势下,人类教师的职能将发生重大转变。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会在实践中逐渐磨合,形成一种平衡且有益的协作关系。

  对此,教师们有着清晰充分的理解。谈及教师与人工智能未来将呈何种关系的问题时,韩秀慧说:“人类教师将不再把重心放在教学事务上,而是更多地转型成为AI教学的监督者与优化者,确保AI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未来教育朝着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持续发展。”(记者 李欣哲)

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