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红山区:打造网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将贯彻主线工作要求贯穿到宣传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依托“我的新红山”融媒体平台,通过建强线上阵地基础、打造多元宣传板块、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等举措,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4年4月,区融媒体中心成功入选自治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名单。

夯实基座,建强教育实践基地“云中枢”

融合平台,搭建立体传播矩阵。突出“我的新红山”客户端主阵地作用,通过横向集结《走进红山》电视新闻栏目、公众号、微博等27个媒体平台,纵向联通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草原云、奔腾融媒等12个上级媒体平台,同步整合全区198个单位(部门)、镇(街)、社区(村)订阅号,构建形成了媒体宣传优势集群,有效破除了信息阻隔短板,切实实现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等宣传立体化、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品2200余部,打造现象级作品近百部,单条点击量最高突破500万,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等中央级媒体发稿9000余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累计选用中心稿件802篇。

图片

红山区融媒体中心互动展示区(吴凡 摄)

配强设备,夯实线下平台载体。购置移动采编录播一体机、无人机、4K电影机等一批先进采编设备,强化录播间和录音室演播功能,满足多形式宣传需求,并研发建设媒体融合指挥调度系统、媒资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融媒体中心的信息汇总、音视频处理、大数据分析、多渠道发布和媒体运营能力。同时,借助AR、VR、MR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可视化发布和智能化报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各类网上展馆和沉浸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主题展馆,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新模式。

建强队伍,不断壮大融媒力量。建立网上宣传专项推进工作机制,组建以骨干记者和新媒体代表人士为主力、各单位通讯员为补充的宣传队伍,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深入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网宣队伍专业能力素养,为网络阵地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骨干记者50余名、新媒体代表人士11人、基层通讯员400余人。

亮点纷呈,做亮网上宣传阵地“云窗口”

聚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版块。该板块下设“权威发布”“宣传小课堂”“评论解读”等9个子专题,通过及时转载转发上级主流媒体发布的重要稿件、消息、评论等文章,确保“党的好声音”快速、准确传递到各族人民群众中间。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受众,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网络宣讲,全面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脑入心。此外,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展示工作动态,广泛宣传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成员、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等群体,在助力乡村振兴、扶危济困、投身光彩事业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不断树立全区统一战线良好形象,切实提升统战工作知晓率。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主题网络宣讲34次,观看人数超过150万人次。

图片

“我的新红山”客户端“民族团结”板块展示(卢军 摄)

聚焦打造“民族团结”板块。该板块下设“政策解读”“基层创建”“交流展示”“团结故事”等4个子专题,通过图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报道红山区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最新动态,多角度呈现红山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典型和亮点,并定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网络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有效交流和良性互动。同时,策划制作《新奇勒夫:耄耋老人志千里谱写民族团结幸福曲》《梦鸽:我陪着“小石榴籽”们一起成长》等高质量新闻作品,用好作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线上活动31次,参与群众160万人次。

精心打造“北疆文化”版块。该板块下设“话文明”“赏文物”“传薪火”等5个子专题,通过网络深度挖掘阐释宣传“红山文化”,精心策划推出融《北疆文化·红山问迹》,探寻中华文明起源、领略民俗风情底蕴,品味地方传统美食,共计16期作品被学习强国主平台以专题形式收录并发布,其中《锅包肉》《赤峰对夹》《打饭包》3部作品入选新华社客户端《千城百县看中国》栏目;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介绍展示“红山文化”代表性文物,通过与文物“对话”,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入挖掘包括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在内的北疆文化丰富内涵,策划推出《金枝连朔漠——固伦荣宪公主的“前世今生”》《蒙古族纸艺(红山纸艺)非遗传承人萨仁:灵动指尖素手生花》《赤峰对夹出炉记》等优秀融媒体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北疆地区独特文化魅力。

示范引领,拓宽共有精神家园“云接口”

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聚民心”。搭建“红山优品+”区域数字经济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惠生活”“优品汇”等多个版块,拍摄制作《柿子红了》等20余部产品宣传短视频并进行全平台刊播,提高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实现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火起来、亮起来”。深耕“数字+生活服务”模式,开通办事大厅、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11大类50余项政务和便民服务功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平台升级为“民‘声’直通车”服务平台,为各族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截至目前,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15条,发布相关报道1323篇,派发各类事项816个,办结事项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以铸牢思想根基为基础“育新人”。面向各族青少年开设“石榴课堂”“石榴花开”等专题专栏,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小课堂,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文艺演出、课本剧展演等大型线上直播,帮助各族青少年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开展“石榴花开成长路、同心共筑民族情”“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等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线上展播相关优秀文艺作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直观地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赓续民族团结珍贵基因,其中,《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系列视频被“学习强国”中宣部主平台以专题形式收录。截至目前,累计开办宣传小课堂93期,组织文艺作品征集活动5次,征集作品700余件,覆盖青少年20万余人次。

以宣传红山亮丽名片为目标“展形象”。立足于红山区本地特色文化优势,设计推出创建“团团”“结结”“红龙龙”等卡通形象,通过策划推出动漫产品、担任短视频平台主播等方式,打造多样化宣传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红山文化精品创作策源地。持续加大红山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重点围绕“史前文化游”“民俗风情工业游”“近郊乡村风情游”3条精品路线,制作旅游攻略、景点打卡vlog等融媒体产品,精心制作《赤峰红山:文化自信的一座高峰》《大美古韵红山》《秋到文钟壮美如画》等作品先后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主平台等央级媒体选用。同时,深入挖掘红山特色文化资源,策划推出“非遗文化在红山”系列作品,其中《红山发绣》《红山纸艺》《赤峰核雕艺术》等8部作品被“学习强国”中宣部主平台以专题形式收录;纪录片《文明探源圣地红山》先后荣获自治区广播电视局颁发的2022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乌凤军 白雪川)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