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顺利度过甲流的7天,家长都做对了什么?

丨本文作者:卓正编辑部


流感它又㕛叒叕来了,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的监测数据(截止至2025年1月5日)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中,且 99% 以上为甲流


图片

来源: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公布的2025 年第 1 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99% 以上为A(H1N1)pdm09,这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代表2009年流感大流行后的H1N1毒株,近年来,它也是我国流感病毒的主要流行株之一。


由于甲流往往起病急、症状反应大、传染性强,家长往往很焦虑,这时最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现在正值甲流爆发期,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我们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案例,来看看一个孩子在感染甲流以后,是怎么在7天内顺利度过的。这其中,家长做对了什么,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个孩子得甲流的7天



浩哲宝宝(化名),今年5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


第1天,周五,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有点流鼻涕,但也只是流鼻涕,饮食和精神都比较好。爷爷说,早上送去幼儿园的时候是正常的,妈妈也就没有特别在意,以为是普通感冒。


第2天,周六,凌晨2点孩子开始发烧,直接38.9℃,马上喂美林,之后孩子继续睡,睡醒早上8点多,又高烧39.0℃,继续喂第二顿美林。


家长发现,吃药体温降下来后孩子还是有精神的,药效过了体温升上来,孩子就变得特别闹,哼哼唧唧没有胃口,怕冷,还说肚子痛,恶心想吐,和以往发烧的情况非常不一样


这时,家长心里很没底,但又害怕去医院看诊容易交叉感染,于是通过卓正线上问诊咨询了我。


综合评估孩子当时的情况后,我建议家长继续对症退热处理,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退热后的反应,并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避免脱水,同时如果孩子继续反复发热,要及时就医进行流感抗原检查。


为了避免就医时出现交叉感染,要戴好口罩,减少人群交集,有什么情况可以保持线上沟通。


图片

(不同年龄孩子的异常呼吸频率)


图片

(呼吸费力示意图)


到了晚上,孩子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就喝了点水,吃了一些水果,睡觉很不踏实,翻来覆去,还总是冒汗,呼吸频率微微超过正常上限


第3天,周日凌晨1点,孩子又烧到39.0℃,家长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急诊,做了血常规、甲流、乙流抗原测试,好家伙,果然中招,甲流测试阳性,建议进行治疗。


但医生告诉家长,发热48小时内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是最合适的,要连续吃5天。不过现在甲流高峰期医院也没药,库存得过两天才能上来。没办法,只能就近药店、购药平台买药,得到的反馈都是售罄,心急如焚……


最后,家长线上追问,卓正是否有药,如果有,就挂个儿科号来取药。在与公司相关的同事确认后,考虑到孩子有用药指征,且卓正暂时奥司他韦充足,所以,让家长挂号就近来看诊取药,并进行线上随访


第4天,孩子还在发热,家长反馈,孩子吃奥司他韦后出现呕吐,呕吐次数5-6次,询问是否要加用其他止吐药?奥司他韦一定要吃5天吗?


奥司他韦这个药,具有缩短热程、减少后续流感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确诊感染后,必须吃够5天才能保持最佳的抗病毒疗效,千万不能见好就收


它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刺激作用,研究显示,和食物同服可以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所以,我建议家长把药物和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一起服用;对于呕吐症状,可以等孩子呕吐不那么明显后,经口服补液盐补液,而一般不建议服用止吐药。


第5天,孩子已经没有发热了,呕吐的情况也大大缓解,但还存在咳嗽流鼻涕的情况,我让家长继续吃奥司他韦,继续进行鼻腔护理,没有发热就可以不用退热药,6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建议用各种复方感冒药。


第6天,孩子鼻涕减少、咳嗽的频率减少。


第7天,孩子妈妈发来信息,说宝宝虽然还有一点症状,但已经不太影响饮食和睡眠,吃饭恢复正常,睡眠也踏实了。


整整1周,家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孩子的情况得到及时的观察和处理,让孩子平稳度过难关,其中不乏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而这波来势汹汹的甲流疫情,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一并说说。



这次的流感对比往年怎么样?

会更严重吗?



流感病毒,主要有3个类型——甲型(type A)、乙型(type B)、丙型(type C)。季节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几乎都是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丙型则比较少。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性漂移和转换,是目前唯一已知能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因此全球研究机构整年都需要监测流感,并每年更新疫苗抗原,而乙型流感病毒的遗传和抗原特性变化则慢于甲型流感病毒,仅在人类中广泛传播。所以,甲流其实一直都在,且在不断自我更新


2025 年第 1 周(2024 年 12 月 30 日-2025 年 1 月 5 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2%,高于前一周水平(5.8%),高于 2021~2022 年同期水平(4.4%和 3.8%),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10.2%)


* ILI% 是指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就诊百分比。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流感样症状就诊的病例数占所有就诊病例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常用于监测流感的流行趋势。


图片

南方省份,红色线条代表2024~2025年数据


2025 年第 1 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7.5%,高于前一周水平(7.1%),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4.2%,2.9%和 6.9%)


图片

北方省份,红色线条代表2024~2025年数据


根据最近的监测数据,今年这波流感整体在可预测的范围内,并不算异常



怎么初步判断是不是流感?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在暴露(或感染)后1-4天(平均2天)内突然出现,具有快速和高度的传染性


最初的症状通常是发冷、高烧、头痛和身体酸痛,尤其是背部和腿部的肌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还可能会感到喉咙痛、咳嗽,大多数人在大约一周内恢复(儿童更快),咳嗽往往会持续更长时间。


普通感冒常常伴随咳嗽、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不发热或者有低热。身体酸痛在普通感冒中是比较少见的


图片


流感一般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在健康儿童中不常造成并发症,通过对症处理基本可以恢复。但对特定人群是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需要尽早识别尽早干预,比如以下人群:


图片


这些人群感染后,有更大的风险出现流感病毒肺炎,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持续不好转、高热不退,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所谓的“白肺”体征。


如果怀疑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胸部平片或者胸部CT。若症状严重,有一些流感患者甚至需入住ICU治疗,少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治疗


不过,流感盛行期间,医院也堪称一个大型的“流感病毒养蛊现场”,交叉感染的风险很高,如果症状不严重,有些问题可以优先考虑线上问诊解决,如果要线下看诊,一定要注意个体防护


另外,关于流感的各种检测(如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也存在准确性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误判,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篇幅有限,推荐大家阅读这篇科普:《感染之后该做什么检查?这篇文章讲明白了



已经“中招”了,

可以用什么药?



流感的治疗一般以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为主,除非明确有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头痛、咽炎和/或肌痛引起的流感相关不适,治疗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


抗病毒治疗,目前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速福达)都是针对性治疗药物,都可用于治疗甲流或乙流,且建议在首次出现流感症状的48 小时内用药最佳


不少读者担心它们的耐药性问题。


首先是奥司他韦,根据《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的最新数据显示,除 51 株 A(H1N1)pdm09 亚型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外,其余 A(H1N1)pdm09 亚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A(H1N1)pdm09 即此次爆发的流感中占比99% 以上的亚型流感毒株。


而奥司他韦就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虽然已经发现 51 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毒株,但绝大部分的流感毒株依旧是对于奥司他韦敏感的,奥司他韦如今仍是广泛有效的


图片


那么对于少部分对奥司他韦不敏感的流感毒株,目前的药物还有效吗?药效会不会打折扣?


国家流感中心的耐药监测报告显示,目前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 型流感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没有发现耐药毒株。


对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毒株,仍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这一论点在之前的临床研究和案例报道中也得到了证实。这说明玛巴洛沙韦(速福达)目前是普遍有效的抗流感药物


再就是关于玛巴洛沙韦(速福达)的耐药性问题,在美国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显示:由于在 5 岁以下儿童中更容易产生耐药,因此 XOFLUZA(即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商品名) 不推荐用于 5 岁以下儿童。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比较起来,5 岁以下儿童更容易产生对玛巴洛沙韦(速福达)耐药的病毒。


图片

截取自FDA批准的玛巴洛沙韦

(商品名:XOFLUZA)说明书(2024版)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速福达)的用药范围里都包含了流感预防,但是!!!不建议随意服用来预防流感,药物是不能代替疫苗和合理自我防护的!(划重点)


同时,即使用于治疗,也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现在去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对于疫苗相信大家都很纠结,问题也是各种各样。


我2024年上半年打过了,现在疫苗还有效吗?

我2023年年底打过了,2024年还没打,感染风险大吗?

现在已经都2025年1月份了,去打还来得及吗?有这个必要吗?


为什么全球研究机构整年都需要监测流感,并每年更新疫苗抗原?第一是,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第二是,疫苗接种后能维持的预防时长会随着时间而衰减


图片


所以我们也总是在强调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疫苗,如果是去年年底接种过疫苗的,今年秋冬季要再次接种,这个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当年3月接种的疫苗,同一年10月份还需要再接种一次,比如2024年3月份打的是2023-2024年的流感疫苗;10月份打的肯定是2024-2025年的流感疫苗,大家注意看一下疫苗批次就行。


如果2024年3月已经接种了疫苗,10月份还没有,现在即使已经2025年了,去接种也是有必要的,接种疫苗后大概需要2-4周左右的时间产生免疫效果,虽然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但一般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流行,这样来看,流感高发期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所以现在接种疫苗也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如果不幸已经“中招”,也可以在痊愈后进行疫苗接种(毕竟还可以防乙流不是?)



生活中有哪些预防建议?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请把新冠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捡起来吧。


● 勤洗手;

● 多通风;

● 规律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作息规律,少熬夜;

● 积极锻炼;

● 打喷嚏捂住口鼻;

●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 密闭空间内戴好口罩。


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时,减少流感的传播渠道,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护。


图片

卓正儿科医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

参考文献

[1]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第52周第837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玛巴洛沙韦(商品名:XOFLUZA)说明书(2024版)

[6]uptodate:儿童季节性流感的治疗

内容编辑 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