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捷”的旧地与新天——刘金城的创业之途

图片

刘金城,1948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营口市熊岳农业机械化学校,随后前往清华大学参加资本运营总裁及财务总监研修,曾在乡镇企业、镇科委任职。1989年创办营口市蓄电池新型隔板厂,开始生产蓄电池隔板产品,现任营口日捷蓄电池隔板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创业经历。


 第五章 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2003年,刘金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广州北部,最后在从化区民乐村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开办工厂。2003年10月,刘金城亲自去洽谈项目、办理相关手续,找设计院帮忙规划和设计厂房。2004年2月下旬,土建工程开工。2004年8月,工厂终于建成投产。

如今,这座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龙兴工业园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4条生产线——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超细玻璃纤维蓄电池隔板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

除了珠三角之外,全国蓄电池发展的亮点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2014年8月,刘金城考察了临近江苏省的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同年9月,临沭县招商局会同临沭县税务局、青云镇的有关领导来到了营口,对营口日捷公司进行考察。2014年11月,刘金城再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签订了合作协议,买下了土地,开始建设厂区。2015年3月,山东临沂日捷隔板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山东临沂厂的建立,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现在公司拥有两条国内最大的生产线,年产超细玻璃纤维隔板6000吨,形成了集产品设计、制造、营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2%。

图片


至此,“捷”实现了市场战略布局上的覆盖。同时,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为“捷”迈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企业要登陆境外,就要在境外布局扎根。“捷”最后把建厂的地点选在了越南隆安省德和县的海山工业区。筹建越南厂困难颇多。资金不足,他们就在保质保量的同时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语言不通,就请当地人做翻译;手续办不下来,就一次次跑审批部门。2018年,工厂终于顺利投产。

图片


现在,“越南厂”凭借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严格的管理,稳稳地占据越南同行业首位,为集团开拓国际市场构筑了一个稳定的跳板。

在“日捷”的发展史上,一次性顺利通过德国宝马公司对二级供应商资质的审核,是一个奇迹,也是企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

2015年7月,公司接到了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一份订单,他们将为德国宝马公司汉诺威生产基地生产启停型汽车电池,准备订购AGM隔板25吨。刘金城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国内相关负责人反复沟通、确认此事,同时收到通知: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10月要来“日捷”审核;2016年8月,德国宝马公司还要最终审核“日捷”的供应商资格。这个消息令“日捷”人惊喜、兴奋,同时又怀揣着紧张和不安。

2015年10月,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组织10余人的初审组来到厂里,他们给“日捷”打了59分,不及格。当时,公司上下非常失落,但是审核人员鼓励大家说:“不及格没有关系,你们整改好了就有机会通过正式审核。”

用短短8个月的时间去迎接德国宝马公司的审核,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整整8个月,公司员工几乎没有回过家,对项目改了又改,没有人叫苦、抱怨,都是各自埋头干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场面任谁看了都会感动。

2016年8月25日,终于到了德国宝马公司审核的日子。审核从早上9点开始,直到晚上7点召开末次会议,主审官Dieter先是梳理了一下全天的工作,并逐条公布了审核意见。最后说出了令人振奋的话语:“回到德国后,就可以在宝马汽车的电池里看到‘营口日捷’的隔板了。  ”




往期回顾






编辑 / 侯亚岐 刘旭雅 程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