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仕女图系列之四 唐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一副未署名的《唐人宫乐图》,由此五幅组成《唐宫仕女图》 全貌,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 他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
图片
 《挥扇仕女图》卷,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尺寸:33.7X204.8cm
故宫博物院文物编号:新00147478
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亦长于文辞。周昉是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家。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的美誉。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当时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
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周昉创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观音”。 周昉的佛教画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被称为“周家样”。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卷等。 
图片

此图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钤明韩世能 “韩世能印”、“韩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标“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历“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等鉴藏印,共31方。


图片

《挥扇仕女图》是一副表现皇宫、贵族女人生活的作品。画作把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张扬得重彩艳丽,让人目眩神摇,华贵女人们奢华背后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在遥远的历史深处寂寞着。


图片

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

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图片

全卷依次列绘诸宫女的各种形态:持扇、捧器、抱琴、对镜、刺绣、独坐和倚桐,各为一组,鲜明突出的主题弥补了似不经意的平列式构图带来的松散之感。人物的表情刻画得尤为精到,大多紧皱眉头,情绪惆怅。

这卷画结构井然,布势合度,或坐或立,或正或侧,或聚或散,均悉心推敲,精密不苟。体态丰腴的丽人和娇弱苗条的小鬟映应错落,增添了造型上的情趣。


图片


起首女官张扇向内,结尾倚桐人掉头回眸,在变化中取得照应之功,使构图更加完整、充实。由发髻、巾带所构成的点点黑块,高下疏密,跌宕逶迤,具有音符般的观赏效果。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图片


画家周昉出身于豪门显宦,因此,他对于贵族阶层绮靡奢华的生活非常熟悉。其仕女画不以烈女、贤妇、仙女等为表现对象,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贵族妇女的行乐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其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引自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


图片


故宫博物院官网公布的原图整体比较暗,难以分辨细节,为了方便观看,上文中的图片均经过提亮处理。
下面《挥扇仕女图》全卷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上公布的原图,下载拼接后为1.1亿像素,为符合公众号格式要求,我仅修改尺寸并重新分割拼接,未做其他修改,故宫原图画面会显得比较暗。画幅较长,请横屏观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唐宫仕女图系列


---------------------END---------------------

感谢关注博物馆光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