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双子星】说说DITA的MECHA和ES

图片

本期伴乐谈栏目,我们说说在2024年让才子印象很深刻的一对双子星耳塞,来自新加坡高端耳机品牌 DITA 近期推出的MECHA 和 ES。这并不是该品牌第一次推出类似的产品组合,若干年前,DITA就推出过Fealty和Fidelity这两款塞子,咋一看两个耳机颜值和价位都很相似,但各自在设计理念、声音表现和市场定位上都有不同细分。2024下半年,DITA又一次写出类似的剧情,发布了MECHA和ES。不过相比从前,MECHA和ES的双子星属性又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细细道来。

图片

从DITA以前的剧情来看,双子星不仅外观价格相似,而且名字的含义也是相关的,类似Fealty(忠实)和Fidelity(忠诚)。但是这一次乍一看,MECHA(工匠/机械)和ES似乎没有明确的逻辑关联,原因在于,ES其实是“Earside”(耳边事)的缩写。时常接触耳机类评论和线下展会的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耳边事团队是从国砖吧管理团队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媒体平台和团队,拥有依稀蛋蛋散人盖梁等诸多大神老师,毫不夸张地说,才子从小是看着他们的文章长大的。耳边事团队这几年一直在快速进化中,这一次的ES,其实就是耳边事团队和DITA品牌合作,并深入参与设计和调音,最终推出的联名款产品。在国内,这种模式似乎只有去年耳机大家坛和HIFIMAN在小天鹅耳塞上的合作先例。因而,MECHA和ES这两个产品,你既可以理解为双子星兄弟,也可以理解为有一定渊源的同系列高低阶产品,毕竟这两者价位悬殊,MECHA价位6K+,而ES报价极为克制地不到2K。

图片

简单说说这两兄弟的外观和配置,它们的腔体外形基本是一致的,乍一看像一个不太规则的小石子,和大多数常见耳塞的公式化外观拉开了差异,比较令人难忘。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偷偷想的是,这个不规律的腔体,能牢固佩戴吗?实际上手后发现,腔体上和耳廓耳甲耦合的地方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贴合紧密,我们看到的个性化的峰峦状花纹其实都是腔体外侧的线条。其实DITA这个品牌一向追求个性,经常做这种看似夸张但实则在谱的事儿,包括以前的XLS或者PPT,都很好地协调了佩戴和个性化。说回这俩兄弟,腔体形状虽然一致,但两者的材质并不一样,高阶的MECHA采用的是钛合金,银灰本色和“工匠”之名非常契合,而ES用的则是铝合金制作腔体,配色是墨绿,一看就是“耳边事”的专属(熟悉他们的玩家不难发现,耳边事的工作服用的也是同样的配色)。共性之下,则是不同,MECHA和ES内部驱动单元区别较大,MECHA采用的是10mm口径的锂镁合金双磁路动圈单元,其中锂镁合金振膜口径是9mm,周边1mm则是碳涂层的悬边,整体阻抗32欧,灵敏度113db。而ES用的单元口径也是10mm,材质则是双磁路单腔体镀碳复合振膜,阻抗24欧,灵敏度则是104db。单纯从数值上说,ES虽然更低阻,但是灵敏度下降了9db,驱动电流的需求是比MECHA多一些的。

图片

这俩兄弟一前一后来到自己手上,试玩了一阵子,就分别说说我对各自的印象,一般来说,我搭配它俩的前端是山灵的M8T电子管播放器,以及水月雨DiscDream 2高阶版Discman,还有德森瑞M1等等其他一些小型化的DAP或者台机,虽然ES的灵敏度略低,但依旧超过了100db,即便是小尾巴也都是可以轻易驱动的。有一句结论先说在前面:如果用山灵M8T搭配它俩,我更喜欢胆机模式搭配ES,石机模式搭配MECHA,当然,纯粹个人口味。

图片

用一个词来形容DITA MECHA的声音,那就是“油画”。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品牌的高低阶产品,高阶主攻古典,次阶更宜流行,这个认知惯性,在MECHA和ES两兄弟身上,恰好是反过来的。MECHA虽然可以兼容古典和流行(毕竟这个价位这个级别),但从整体性上,是更加偏通俗音乐的,因为它的声音音色偏浓郁和温暖,尤其是中低频段,对于男声、鼓乐、低音巴松管的表现,可以说细致入微,且底气十足。我很喜欢用MECHA去听昭和或者摇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通俗音乐,因为它身上这种充满热情的调音让中频段人声部分可以更加饱满和富有感染力。这种音染并非简单的甜美或醇厚,而是强调歌手本身声线上的特质,带来更多的情感共鸣,因而哪怕是风格各异的流行音乐,MECHA都是可以驾驭的。

图片

作为一个中高阶的耳塞,MECHA的声音特质之一就是密度高,这也是我们在对比中可以一耳朵分辨MECHA和ES的原因,高密度使得它可以表现出扎实的声音框架,也让它的动态表现成为一个TAG,得益于单动圈的纯粹架构,MECHA的瞬态表现很凌厉,低频又快又猛,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它有点像一个大口径平板单元的声音。听听Pink Floyd那张著名的《The Wall》,鼓声真真是可以敲进你的心里的。

图片

再说说ES,这个塞子的声音风格和MECHA的区别就有点大了,它是相对偏重器乐类的走向,这一点,其实也是耳边事团队精心调教的结果,因为如今2k级别以下的耳塞市场,随便拎出一个来,在人声、流行、金属、ACG等等通俗音乐方面,都会有比较出色上佳的表现,而偏古典和器乐类的入门级耳塞,却寥寥无几,这也是ES立项之后的目标之一。前面说过,ES和MECHA的区别,从密度上不难区分,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音色以及能量分布的比例,与热情的MECHA不一样,ES 的声音风格是倾向于冷静还原的,走的是少修饰的直白路线,对比之下,它甚至有比MECHA更加明晰与瘦削的声音线条,当我用“油画”去形容了MECHA以后,“白描”则是我觉得更适合概括ES的词语。它的低频表现相对更看重下潜而非量感,如果听爵士乐,你可以清楚感知低音大提琴在低把位歌唱性地拉扯,有牛筋的味儿,但是消散得比较快。中频是ES身上最平直的频段,无论是人声还是这个频段的铜管、木管,它的音色都会显得很正,并没有过多的韵味或者不该出现的共鸣去修饰,相当具有参考性,甚至让我想到了监听大耳里面AKG K271的音色.

图片

虽然两者有着级数上的差异,但是ES身上还是有一个胜过MECHA的地方,那就是无论你搭配什么前端,只要是听器乐或者歌剧声乐,ES会很“本能”地将器乐或者歌唱者的结像做得非常凝聚,无论是小编制室内乐,还是大编制的管弦乐,同时,在中高频的区域,ES会将女声中的齿音,尽可能地柔化和去除,从而极力打造出一种柔顺不刺激的整体氛围。这个特质,实在是我在同级别耳塞上没有见到的。我相信这并非耳塞单元的天性如此,因为要达到针尖一般的结像,或者是平滑无毛刺的过渡,其实是需要在单元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和腔体的耦合程度,并且借助内部的声学处理去做针对性的调音才能做得到的。我们在ES身上听到的这种追求“层次”、“秩序”和“理性”的声音走向,其实在背后,是经历了很多“约束”、“控制”和“断舍离”的,也正因为此,ES的声音虽然凝聚,但是它在能量感上,并没有MECHA那么张扬,保持着不卑不亢的端庄。这种调音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成熟的爱,其实就是克制”。而这种矜持中略带闷骚的审美,我大概也能七七八八猜到是耳边事里面哪位大神的手笔了。

图片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并没有刻意提及MECHA和ES的高频,因为在各自的原线下,我可以感到它们在高频上有足够的延展性,但是整体来说透明感还是欠缺了一些,考虑到两个塞子都是铜基的原线(MECHA是单晶铜镀银,而ES是无氧铜),感觉需要通过更换升级线去补上这一口气,既然是上补品,自然也不能亏待它俩,我更换了自己非常喜欢的香港瞬声(FA)的毒液(Venom)升级线,这根线是金银铜铂钯混编的合金线基,也用了空气支架设计,在高低频的延伸上都有着更具穿透力的表现,换线的结果令人满意,可以说MECHA和ES在透明度上的最后一公里,被Venom补上了,也可以说这可能才是它们俩的完全体,此时的双子星,在原有的音乐适应面上,细节更丰富,听感也更顺滑。整体音色上也会变得更加灵动,一句话,换了线就撤不下来了。

图片


文末,说说我对DITA这对新一代双子星的感受,如果你在音乐题材上是完全没有偏好的杂食型乐迷,那么这两款塞子都是适合你的,因为它俩确实啥类型音乐都能听,一个冷静一个热情,选择的区别在于个人的预算。如果你是器乐爱好者,追求空间感和层次感,那么ES无疑是首选,而且它也是2k以下价位为数不多的古典向耳塞。如果你是流行摇滚人声金属OST和ACG的簇拥,那么别迟疑,MECHA一定要听听,预算允许的话,给它俩准备一根能进一步打开高频延伸的升级线,你会感受到更有冲击力的演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