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在探索造火箭,因为未来移动出行不应该只限制在地球,也不应该只有‘一家汽车公司’致力于开发太空技术。”2025 CES上,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说完,他还调皮地向台下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wink,引发了一阵笑声。
很显然,丰田章男口中的“一家汽车公司”指的就是特斯拉。
CES上,丰田汽车宣布,将通过其移动技术子公司(Woven by Toyota),向星际技术公司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Inc.投资70亿日元,该公司是一家开发卫星运载火箭的日本太空初创公司。
这意味着,丰田也和特斯拉一样,向太空布局。
汽车赛道越来越卷,车企只有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探索新的“玩法”,才能给投资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为什么
丰田和特斯拉都要造火箭?
从汽车到太空,丰田的战略布局可谓雄心勃勃。
虽然目前没有透露过多合作内容,但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之前表示,该公司计划“借鉴汽车工业的专业知识,包括丰田的生产方法,将火箭制造转变为高质量、低成本和可扩展的工艺”。
火箭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一直是行业内的痛点,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巨头,丰田计划利用自己最擅长的精益制造与火箭制造相结合,提高火箭的生产效能,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事实上,造低成本的火箭,丰田还有别的心思,目的是抓住卫星网络建设的市场机遇,在太空中建立起“信息高速路”,为其智慧城市项目“Woven City”中的高速互联网服务做好基建。
其实,特斯拉SpaceX所做的“星链”项目,也有着同样的布局。埃隆·马斯克一直有一个宏伟的愿景,就是在火星上建立人类殖民地。他希望通过SpaceX实现这一目标,使人类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
但是,马斯克很清楚,火星殖民是一个远景,SpaceX需要有一个挣钱的业务,才能活下去。这个业务就是“星链”,用卫星群提供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服务。他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足够给SpaceX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完成他帮助人类移民火星的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低轨卫星最大容量为6万颗星,而目前全球申报数量已超过10万颗,凸显空域资源竞争的战略紧迫性。
病急乱投医?
不过,对比特斯拉SpaceX,刚入局的丰田似乎只是一名小学生。在卫星互联网发展道路上,SpaceX已经“一骑绝尘”,发射了7062颗星链星座卫星,以72%的全球低轨卫星总量占比和60%的全球卫星发射总量占比遥遥领先,并且已经迈过盈亏平衡点,实现了商业闭环。别说车企,就连航空公司要打破这样绝对领先的局势都很难。
对比来看,丰田投资的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从2017年首次发射到现在,一共进行了7次小型亚轨道MOMO火箭的发射,但取得成功的只有3次。眼下,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小型液体轨道火箭Zero,原本打算在2020年首射,如今也已经拖到了2025年。
总的来看,有实力,但不强。那么,丰田为何还要入局?
对于丰田来说,错失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机,使其面临市场份额流失、品牌形象受损,以及技术追赶压力等多重挑战。丰田在燃油车时代吸收红利的“奶牛”正在消失,亟需找到新的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在“Woven City”布局的氢能源、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包括这次的火箭项目都是对未来“下注”。
不过,也有人认为丰田造火箭是“病急乱投医”。尽管近两年卫星领域发展迅猛,但商业化运营的路还很长。撇开技术不谈,缺乏真正的市场需求带动,何谈商业运营和实现盈利?
但是,长远来看,这不仅关乎眼前的盈利,更是一个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工程。与特斯拉的“科技狂人”形象相比,丰田一直以稳健著称,但现在必须借助更加前沿的科技来巩固其作为全球行业领导者的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
为什么车企都抢着“上天”
不难发现,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丰田,车企布局太空y意味着,一场围绕卫星互联网的“竞赛”已经拉开帷幕。
特别是对“汽车直连卫星”的看好,当汽车绕过地面基站中转,直接与卫星建立通信网络连接,就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全方位无缝覆盖的通信服务,无论是在偏远山区、海上、空中,还是处在自然灾害中。
同时,“天地一体化”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实则是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提前铺路。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车企对此进行了相关布局。2024年4月25日,比亚迪仰望U8越野玩家版正式亮相北京车展。该车搭载的卫星通信终端由比亚迪通信信号携手中国电信共同研发,成为全球首款实现直连卫星的汽车。
甚至吉利汽车自己造起了卫星,计划建立起“中国民营星链”。数据显示,吉利旗下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30颗在轨商业卫星,未来出行星座一期计划部署72颗卫星,预计于2025年年底完成建设。
除了“太空”赛道,“低空经济”也在车圈走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小鹏,这次CES,小鹏就带来了其飞行汽车得意之作——“陆地航母”。
车企扎堆“上天”,实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如今汽车行业本身的赛道已经越来越拥挤。在“地面”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早已不稀奇,车企只有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探索新的玩法,才能给投资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或许未来汽车行业的含义也将发生变化,一切与出行相关的服务或产品,车企都将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