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逐梦沃野绘“疆”来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见习记者  樊潇阳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是所有援疆干部必答的‘援疆三问’。援疆是一份情怀、一种担当、一种使命。”2021年11月,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副站长李牧,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援助工作。3年的时间,把看得见的变化写在新疆大地,将铁杆的友谊埋进当地干部群众心中,让民族团结交流合作之花在天山南麓绽放。

跨界,解锁农业专家新身份

援疆是成长锻炼的练兵场,对于这片土地,李牧有使不完的劲儿、出不完的力、割舍不尽的情。

“刚到时主要从事实验室检测工作,并协助筹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我本身是实验室检测出身,干起工作得心应手。”李牧回忆。

二次援疆她被农科所任命为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部门管理及科研工作。自此,开启与植物打交道的难忘旅程。

从动物防治跨界到植物保护,虽同属农学范畴,但植物与动物种属差异巨大。同时面临新部门、新专业领域、技术骨干匮乏、队伍梯度不健全、无新立科技项目等多重挑战。

“一个兽医怎么保护植物?”质疑声渐起。

面对质疑最好的回应就是用科研成果证明。“特别感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的老师们。田间调研时一发现问题,我们就拍照留存,回来对着图片视频请教相关老师以及本地专家,他们都特别认真严谨地解答问题,我受益很多。”她说。

交叉融合,是李牧身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她带领团队围绕有机肥利用、生态农业、绿色防治等开展试验研究,组织申报中央级、兵团级、师本级各类科研项目19项,成功立项7项,同比增长300%,累计争取科研经费121万,同比增长404%。完成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1项,兵团、师级科技项目2项,建立番茄防治列当示范基地1个,推广面积3000亩,防治效果81.7%。绘制新害虫田间消长曲线、空间分布、幼龄及卵的发育进程及生活史6个。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布巴州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5篇,荣誉证书3项。

充实的工作总是如白驹过隙,记录的不只是岁月和光阴,更是责任和担当。“感谢曾经走过的弯路,出圈跑上新赛道,蜕变成技术咖。”她由衷地说。

耕耘,播撒科学的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现代农业的关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落实到生产实践,她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作用,促进交流交往工作升级加力。参与对口交流交往工作7次,带队考察学习1次,对接相关交流考察企事业单位30多家,参与引进新品种及种质资源146个,新技术模式3个。

为尽快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惠及于民,她带领团队走出实验室,下沉到团场、企业、职工合作社、农技推广中心,开展调研和技术服务,打通科研到应用“最后一公里”。

期间,她还参与“三区特派员”技术服务,实地赴团场和地方开展果树、作物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12次,累计培训人员2100人次。

援疆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她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启动人才双向培养和输送机制,依托兵团、对口支援西部科研项目,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双导师”跨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企业共建共享试验基地等合作。现已联合培养青年技术骨干9人,在读研究生6人。

“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河北农业大学的双向培养人才合作建立在对口援疆长期以来良好的合作基础上,以及科技人员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河北农业大学是我的母校,学校和老师是我强大的后盾,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我只是搭台铺路,激发青年技术人员的潜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李牧谦虚地说。

争做乡村振兴的先行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李牧同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奋斗,挥洒汗水、倾智倾力,这片热土必将涌动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迎来繁荣新画卷。

融入,收获全新自我

小城几许,尽洒春光。有桃花粉、李花白、菜花黄。这是她入疆初期写下诗歌《铁门关四季·春》中的句子。春是一年之始,万物更新,李牧在进行援疆工作时也从外到内发生了变化。

她的变化,都看在母亲眼里。“我发现女儿援疆后变化特别大,更加阳光向上,团结活泼,还开起了拖拉机,拿起钳子改锥维修电脑、桌椅,积极参加唱歌、书法、足球等比赛活动。”

工作之余,李牧加入二师铁门关市足球队,兼职啦啦队。“我球技一般般,但是跟球员感情很深。城市虽然小,大家走得近,在二师我找到了归属感。”

更大的变化源自内心。“因为援疆,更理解什么是‘国之大者’,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有所作为。在边疆,我更懂得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义。援疆干部要以身作则,靠行动影响其他人。”李牧坚定地说。

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更好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和新疆现代化建设,李牧深感这是人生之幸。爱人王飞受到李牧鼓舞,也申请参与援疆工作,2023年2月作为河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对口支援新疆科技学院。“我们俩城市相隔50公里,在组织的关心关爱下,我们能一起援疆,互相照顾,我感到很幸福。”李牧说。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永远二师人。李牧说:“很感谢援疆这个机会,给我们普通技术人员突破自我的机会,也让我收获了并肩作战的队友和亲如一家的当地朋友,让我的生命更加丰盈和纯粹。虽然援疆工作结束了,今后我会一直关注和支持二师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