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屏边县洗马塘村创办合作社——盘活资源 壮大产业

屏边苗族自治县新现镇洗马塘村盛产柑橘、枇杷等,是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之一,但长期以来存在的观念滞后、设施不足、带动能力有限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壮大。去年4月,洗马塘村成立屏边县领创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疏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促进各项资源“活起来”,仅半年时间就实现营业额130余万元,带动70余户脱贫户增收。

“最初村干部对于开办合作社有畏难情绪,群众也持观望态度,通过组织引领,广泛宣传动员,终于统一了干群思想。”洗马塘村党总支书记王明红说。他们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向党员宣传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优秀案例,鼓励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员又以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向村民宣讲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前景,现场答疑解惑,村民纷纷加入进来。很快,合作社便筹集到资金70万元,社员规模迅速发展到22名。

合作社成立之后,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力量,聚焦优势资源破题。洗马塘村种植柑橘、枇杷历史悠久,在实践中涌现了许多“土专家”“田秀才”。当地动员懂种植技术、有经营技能的乡土人才加入合作社,盘活周边种植管理不善的40亩柑橘地,在施肥、用药等环节进行科学管控,提升水果品质,2024年柑橘收入增加到15万余元。

“通过示范种植,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科学管理带来的效益,大家纷纷来合作社‘取经’,从盲目跟风转变为精耕细作要效益。”合作社理事长付朝兵说。

产得出,还要卖得好。针对产销对接问题,洗马塘村聚集虾青素、枇杷、柑橘、砂仁、嘉宝果等优质农特产品,以合作社为平台,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挂联部门采购农产品,拓宽了砂仁、八角、西沙辣子鸡、百香果、屏边荔枝等土特产销路。“依托中信消费帮扶,我们销售屏边农副产品70万余元,并与中信易家、大昌行等电商平台达成初步意向,开辟帮扶产品专区。”来自中信集团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洪纬说,“我们计划在洗马塘村试点发展设施农业,盘活周边冷库资源,进一步提升产量和产品价格跨周期调节能力。”

领创合作社坚持用制度管人,实现管理优化、高效运行。合作社积极探索项目制运营管理,通过竞争及理事会授权后产生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单个项目经营管理负责,可根据经营结果对项目利润进行优先分配。统筹个别激励与整体公平,不断完善分配机制,将年度经营利润的60%按出资比例给社员分红、20%用于扩大再生产、5%用于管理层绩效激励、15%纳入乡村发展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同时,建强监督评议机制,村监委主任在合作社交叉任职监事长,从社员中评选声望较高的两人担任监事,聘请第三方公司规范合作社记账、报税等关键环节,确保合作社在阳光下运行。(云南日报 记者饶勇 通讯员万值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