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12月,中国批准了多款新药上市,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痛风、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药。
2.其中,多奈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可显著减缓患者认知与功能下降、延缓疾病进展。
3.另外,森格列汀片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多替诺雷片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4.除此之外,还有治疗肺癌、胃癌、鼻咽癌、淋巴瘤的抗肿瘤新药,以及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和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罕见病新药获批上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多款新药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其中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痛风、糖尿病、反流性食管炎、细菌性肺炎、艾滋病等常见疾病的新药,还有治疗肺癌、胃癌、鼻咽癌、淋巴瘤的抗肿瘤新药,以及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和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罕见病新药等,为广大患者带来新选择、新希望。
多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多奈单抗注射液,用于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即治疗应该在患者处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或轻度痴呆阶段时开始。
痴呆(也称“痴呆症”)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的60%-80%,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中,每100人里就有3人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但未来有可能发展为痴呆。
但其实,早在轻度认知障碍症状出现前10-20年左右,或早在痴呆的明显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就可能出现神经病理改变了。已有研究发现,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过度积聚可能导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和思考问题。
多奈单抗是一款靶向β淀粉样蛋白(Aβ)的单克隆抗体,它能与大脑中名为N3pG的淀粉样蛋白亚型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淀粉样斑块的清除。多奈单抗注射液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注的药物,每四周注射一次。礼来此前新闻稿表示,多奈单抗是“首个”有证据表明在淀粉样斑块清除后可停止治疗的淀粉样斑块靶向疗法,因此预计该疗法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并减少输液次数。
代号为“TRAILBLAZER-ALZ2”的关键3期研究结果显示,疾病进展最早期的患者使用多奈单抗的效果更好。在18个月的试验期内,参与者被分配为两组:一组仅包含疾病进展较早期的患者(tau蛋白处于低至中等水平),另一组则包含各种病程的患者(tau蛋白处于低、中、高等水平的都有)。研究表明,多奈单抗可显著减缓具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患者的认知与功能下降、延缓疾病进展。
具体而言,在疾病进展较早的人群中,与接受安慰剂的参与者相比,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患者在综合阿尔茨海默病评分量表(iADRS),包含记忆、思维和日常功能的衰退速度显著减缓了35%;而在包含各种病程的人群中,与接受安慰剂的参与者相比,药物治疗让上述功能的衰退速度显著减缓了22%;两组中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参与者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降低,进展到下一临床阶段的风险降幅达到了39%。在包含各种病程的人群中,与研究开始时相比,使用多奈单抗6个月时平均减少了61%的淀粉样蛋白斑块,12个月时为80%,18个月时为84%。
森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磷酸森格列汀片,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据统计,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升至11.2%,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类型之一。这类药物不仅能够抑制DPP-4,阻止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进行灭活,从而促进胰岛素释放,而且还能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人体生理调节血糖的机理吻合,因此也被专家称为“聪明的降糖药”。
森格列汀作为一种新型口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和强抑制性等优点。此前在中国开展的森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者中,50 mg与100 mg剂量组在第24周末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幅分别为1.08%与1.07%;森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50 mg与100 mg剂量组在第24周末的HbA1c降幅分别为1.23%与1.17%。同时两项试验结果都显示,针对血糖水平更高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的幅度更高。
多替诺雷:治疗痛风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多替诺雷片,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018年~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中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里,平均至少有1个高尿酸血症患者。
多替诺雷是一种促尿酸排泄药,通过选择性抑制与肾脏中尿酸重吸收有关的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从而抑制尿酸重吸收并降低血尿酸水平。作为一种URAT1选择性抑制剂,该产品有效抑制肾近端小管的URAT1,而不影响尿酸排泄因子的功能,和非选择性URAT1抑制剂相比,降血尿酸的效率更高。
来那帕韦:治疗艾滋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利那拉生酯胶囊: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这是一款新型抑酸药,属于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口服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的钾离子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和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药相比,P-CAB药物具有起效快(首剂全效)、抑酸持久(夜间酸抑制良好)、方便服用(无需餐前服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沙芬酰胺片: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沙芬酰胺是一款帕金森病治疗新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包括选择性和可逆性抑制单胺氧化酶B(MAO-B)、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从而调节异常的谷氨酸盐释放;并有望能避免多巴胺被MAO-B降解,从而缓解帕金森病患者在“关闭”期的运动能力下降。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沙芬酰胺能在短期内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并可将疗效维持2年。
图片来源:123RF
他雷替尼、芦比替定:治疗肺癌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分类主要有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前者约占80%-85%,而后者约占15%左右。
1. 他雷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用于治疗经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OS1-TKI)治疗失败的ROS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对于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此前获批的第一代ROS1-TKI可以用于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疾病往往在治疗后发生进展。在初治的这类患者中,高达35%的患者已发生脑转移(肿瘤已扩散至大脑),而经第一代ROS1-TKI治疗失败的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比例更高。
他雷替尼是一种口服、强效、脑渗透、新一代选择性ROS1抑制剂。此前公布的代号为“TRUST-I”的关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他雷替尼一线治疗的TKI初治患者,经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91%,而即使是既往接受第一代ROS1-TKI治疗失败的参与者,使用他雷替尼治疗后,cORR也能达到52%。他雷替尼在可测量脑转移病灶的患者以及获得性耐药突变(包括G2032R)的患者中,也继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2. 芦比替定:治疗小细胞肺癌
截图来源:NMPA官网
注射用芦比替定,适用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或化疗后肿瘤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对于小细胞肺癌,一方面早期极易发生远处转移,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极差;另一方面,该疾病的治疗进展有限,获批疗法较少,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由于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转录依赖性疾病,抑制肿瘤细胞转录过程中的关键酶成为治疗的突破点。而芦比替定就是一种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在抑制肿瘤基因转录、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还可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肿瘤作用。
佐妥昔单抗:治疗胃癌
截图来源:NMPA官网
注射用佐妥昔单抗,用于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CLDN18.2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达95.2万,其中69.1万为中远端胃癌(GA),26万为胃食管交界处癌(GEJA)。GA/GEJA早期不易被发现,约有70%的患者一经发现就处于局部进展或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状态(主要为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A/GEJA),这部分患者尚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
CLDN18.2全名为Claudin18.2,是一种紧密连接蛋白(让正常组织紧密连接的重要蛋白质之一)。在正常胃组织中,CLDN18.2仅局限表达于胃黏膜细胞基底部外侧的紧密连接,而在间质细胞中并不表达。但癌组织中,CLDN18.2表达异常、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同时细胞极性也发生了改变,可能促进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但这个蛋白广泛分布与细胞极性改变“谁先谁后”、二者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CLDN18.2在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组织中高度表达(比如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可达40%左右,这与正常胃组织迥然不同),也让它有望成为治疗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有效靶点。
佐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LDN18.2的IgG1单克隆抗体,能在肿瘤细胞表面与CLDN18.2特异结合,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这种结合作用会激活两种不同的免疫系统途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诱导癌细胞死亡,以期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
在代号为“SPOTLIGHT”的关键临床3期研究中,与接受安慰剂+mFOLFOX6化疗方案(一种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的患者相比,接受佐妥昔单抗+mFOLFOX6化疗方案组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疾病进展与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4.9%,达成试验主要终点;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61个月(对照组为8.67个月),总生存期也获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为18.23个月(对照组为15.54个月)。
塔戈利单抗:治疗鼻咽癌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塔戈利单抗注射液,单药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华南地区高发。据文献报道,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目前的治疗手段有限,以铂为基础的双药化疗仍然是弥散性疾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标准,其中位总生存期为11~28个月。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二线治疗失败后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塔戈利单抗是一款靶向PD-L1的创新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地与PD-L1结合,抑制PD-L1/PD-1的相互作用,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增强肿瘤免疫反应。
此前在中国42家医院进行的2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中位随访时间为21.7个月时,在132例进入全分析集进行疗效评价、既往经过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26.5%,疾病控制率为56.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8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2个月。
除了上述抗癌药外,还有两款治疗淋巴瘤的新药获批,分别是:
莫妥珠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莫妥珠单抗是一款CD20/CD3T细胞衔接双特异性抗体,它可以引导患者体内的T细胞迁移到目标B细胞附近,并且释放细胞毒性的蛋白消灭目标B细胞。该药代表着一种无化疗、现货型新免疫治疗选择,并且可以在门诊输液治疗。
注射用替朗妥昔单抗:治疗二线或多线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这是一款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它与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结合时会被细胞内化,随后释放吡咯并苯二氮杂䓬二聚体(PBD)细胞毒素,导致DNA复制停滞,阻断细胞周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而因PBD交联引起的DNA修复机制微小且易于隐藏,因此并不会改变DNA的结构。
图片来源:123RF
2024年12月,还有两款治疗罕见病的新药获批,分别是:
奥德昔巴特胶囊:用于治疗6个月或以上患者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这是一种强效非系统性回肠胆汁酸转运抑制剂,不需要冷藏,可以每日一次以胶囊形式服用。该药可以阻断肠胆汁酸经过肠肝循环回流入肝,从而减轻肝脏内及循环内的胆汁酸浓度。此外,该产品只在小肠局部起作用,从而减少了药物的全身暴露。
伐莫洛龙口服混悬液:用于治疗4岁及以上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这是一款类固醇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结合的受体相同,但改变了其下游活性,不会造成局部组织扩增和局部组织中皮质类固醇相关毒性,具有将疗效与激素安全性问题“分离”的潜力,有望为DMD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带来更具安全性的治疗方案。
期待这些获批上市的新药能尽快来到患者身边,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