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osmos平台阳谋

作者Jimmy

来源AI先锋官


除了电力和算力,训练数据荒也是制约 AI 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物理 AI 应用中,数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规模,更在于多样性、精准性和真实性。
然而,获取这类高质量数据往往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实际开发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伟达于 CES 2025 发布会上推出了 Cosmos 平台。老黄称其为“技术与行业痛点的双重突破”
那么,Cosmos 平台究竟有哪些“硬核”能力?它会如何塑造 AI 未来?
-物理 AI 的“省字诀” -
物理 AI 不同于生成式 AI,它更侧重于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比如机器人需要理解空间结构,自动驾驶需要应对多变的交通场景。
然而,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存在诸多痛点:  
1. 成本高昂:需要大量传感器、车队或硬件设备。  
2. 覆盖不全:难以获取极端或稀有场景的数据。  
3. 耗时耗力:数据采集与标注周期冗长。
Cosmos 平台则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与合成数据,部分取代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大幅降低时间和成本。
同时,Cosmos Tokenizer 能对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压缩,进一步加速模型训练并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行业先行者,李飞飞团队的“空间智能”大模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李飞飞的团队通过真实场景的捕获与重建,打造了如 Matterport3D 和 SUNCG 等数据集,强调对真实世界的精准还原。  
英伟达的 Cosmos 平台,则以合成仿真数据为核心,可谓将“省字诀”贯彻到了极致。
-重新定义物理 AI 开发-
Cosmos 平台的核心是,基于 Omniverse 构建的 WFMs(World Frame Models),它能高效模拟多样化的 3D 场景,从家庭环境到复杂交通路况,均能高度还原。
这种虚拟环境为物理 AI 提供了全新的训练方式,大幅减少对真实数据采集的依赖。  
同时,Cosmos 平台集成了以下两大工具,进一步提升效率:  
- NeMo Curator:两周内处理并标注高达 2000 万小时的视频数据,效率提升数十倍。  
- Cosmos Tokenizer:对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压缩,加速模型训练,降低硬件成本。  
通过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快速完成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部署的转变,极大降低了时间和资金成本。  
以自动驾驶为例,传统数据采集需要动用大量车队和传感器,并面对天气变化和复杂交通的多重挑战。
Cosmos 利用虚拟环境和自动标注工具,大幅减少对真实数据采集的依赖,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图片
 Cosmos 平台的工具链让开发者无需花费数月搭建环境或标注数据,而是能快速迭代模型。
这让企业可以更快从概念验证阶段过渡到规模化部署,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  
-生态战略:英伟达的野心 -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Cosmos 平台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这么简单,更是英伟达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 NeMo Curator 和 Tokenizer 等工具的深度集成,英伟达正在构建一个从数据生成,到模型训练的完整生态链。  
这一生态覆盖了上游的数据处理,到下游的应用开发,无论是机器人研发公司还是自动驾驶初创企业,都很难绕开英伟达的技术体系。这也让英伟达在物理 AI 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已公布的第一批试用者包括机器人公司1X、Agility Robotics,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Uber、小鹏、比亚迪等。足已看出老黄的这盘大棋已经开始布局。

图片

尽管 Cosmos 展现了极大的潜力,但英伟达的全球化布局也面临挑战。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在离任前几天计划对英伟达等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出口实施新一轮限制。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英伟达的股价下跌逾1%,很可能极大影响英伟达计划打造全球生态体系的计划。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6日发声明称,“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预计将对美国先进芯片的出口施加全球范围的限制和繁重的许可要求。该协会对这一潜在法规前所未有的范围和复杂性深感担忧。
甲骨文公司执行副总裁格鲁克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拜登政府这一管制框架,恐怕会成为“美国科技行业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框架之一”。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