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卖过豆腐、到餐饮店打过工;成家后和丈夫一起卖米线,因制作“菌子帽”和食用菌结缘,9年前返乡创业尝试种菌子(食用菌)……如今,她种的食用菌不仅打开了销路,还先后获得12项专利和产品有机认证。她就是来自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镇南村、被人称为“陶鲜菇”的陶丽林。
视频由龙陵融媒提供
怀揣“菌子梦”开始创业
“创业不容易,但我相信风雨过后终会见到彩虹。”说起种平菇的经历,陶丽林满是感慨。
陶丽林介绍,当年和丈夫开米线店,就自己用食用菌熬制油菌子帽子。“我家的油菌子帽子深受顾客喜欢,开店时,每年要购买3万多元的食用菌来制作‘菌子帽'。由于生意好,我们两口子的铺子也从龙陵县城开到了保山城。”红红火火的生意曾使夫妻二人在保山买了商铺、住房。
“早点铺的菌子用量很大,无论在龙陵还是在保山时,每年都要购买很多。在购买菌子的时候,总觉得品质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因此,我一直有个愿望:有一片属于自家的菌子园,种出自己想要的高品质蘑菇。每次买菌子、洗菌子、炸菌子的时候,我的这种想法就更强烈。”陶丽林说,“后来,我和丈夫说,我梦中都有‘菌子香’,不行,我真的要种菌子。”
在丈夫的支持下,夫妇俩于2015年底带着卖房筹来的100多万元回到家乡镇安镇,在镇南村租赁了17亩土地摸索着栽种了22棚食用菌。
由于都没学过相关知识,夫妇俩经历了很多辛酸。因为大棚建设不合理,棚与棚之间的空隙留得过大,漫长的雨季淹了水;因技术不成熟,几千个菌包出现感染,一朵菌子没长出来……两年时间,夫妇俩就亏损了50多万元,只好又卖了一套房。
潜心钻研菌菇获得专利
陶丽林和丈夫也曾动摇过,但痛定思痛,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他们沉下心来,通过加强学习并结合种植情况反复做实验。
“走了弯路后,我们也到很多地方学习过、拜访过,他们的设备和技术都很先进、很高大上。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做起来的小基地来说,资金有限,我们还不具备那些条件。于是,我们学习他们的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用土一点的办法摸索着做。”陶丽林说,虽然办法很土,但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摸索,反复试验,陶丽林夫妇逐步掌握了一些规律,终于迎来了“大收获”。他们申报了培养基搅拌装置、菌液注射装置、控制湿度的种植装置等12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对菌子基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菌种爆发力增强,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大大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随着种植技术和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基地的设备也逐步更新换代。陶丽林告诉记者,他们的装包机现在已经用到了第四代,以前第一代的效率很低,5个人5个小时才能够生产1000多个菌包;第四代3个人5个小时能够生产3000多个菌包,大量高品质的菌子能源源不断地发往市场。
菌子产品获有机认证
为了让自家的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陶丽林开始尝试申请有机认证。经过3年多的努力,2024年底,陶丽林的“食用菌”终于获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机认证证书。如今,“陶鲜菇”种植基地的大棚已经增至53个,大棚里的菌子长势喜人。
“你们看,这些平菇全部是叶子,茎秆几乎都没有,闻着很香,吃起来很嫩。”行走在大棚里,菌香弥漫在空气中,只见菌面深褐的平菇挤挤攘攘地从菌包里探出头来,长得团团簇簇。陶丽林介绍,等到蘑菇出完以后,菌包就被周边群众买去种咖啡、种水果,因为菌包里面的有机含量达到79%以上,并经过有机肥厂的检测认证获得了证书,属于有机基质。
“现在的消费者都追求品质。”陶丽林感慨道,“现在我还在申报着3项发明专利,我会继续严把品质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2024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为基地送来了红托竹荪菌棒的种植项目,购置了一些出菇架,为我的菌子产业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陶丽林介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她最难忘的就是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才让她的“菌子”越种越好。
如今,陶丽林还尝试种植了鸡油菌、赤松茸,基地上的食用菌种类从之前的1种增至了4种,年产菌子1000多吨。基地年产值已从当初的20多万元发展到了如今的600多万元,常年用工也从当初的6人发展到了20多人。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有望春节后投入使用。”陶丽林满怀信心地说:“条件越来越完善了,我希望建成一个菌子庄园,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食用菌产业中来,让菌子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徐静 侯云鹏 赵菊润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查看原图 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