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河北

【图说2024】雄安新区:推动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上台阶”

图片


当未来之城遇上智慧农业

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里,种植不见土,机器人来“打工”

当未来之城遇上智慧农业

用椰子壳种番茄,让机器人来“打工”,你见过吗?

近日,记者在位于容城县晾马台镇的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大开眼界。推门走进一座高标准数字化玻璃温室,只见一株株番茄藤蔓沿牵引绳向上攀爬,结出累累果实,有的鲜红欲滴,有的黄如琥珀,像一串串漂亮的糖葫芦。

怎样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如此诱人的果实?记者走近细瞧,却发现种植槽里没有土。“我们采用的是标准化无土栽培技术,用椰子壳碎糠替代土壤,不仅透气性更好,水肥吸收效果也更佳。蔬菜有了充足营养,自然长得更好、产得更多。”河北雄安容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民说。

“尝尝用椰子壳种出来的番茄口感咋样?”张立民随手摘下一颗递给记者。咬一口,汁水四溢,口感酸甜清爽。“味儿正!”记者赞道。

“番茄好吃的秘诀可不全在椰子壳上,还得益于它打小就生长在这座高标准数字化玻璃温室里。”张立民骄傲地说,当室内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温室顶部的幕布会自动展开,供热管道也同步升温。不仅如此,这座“聪明”的温室还会在植株渴时自动灌溉、闷时自行通风,确保其始终生长在舒适环境中。

图片日前,在位于容城县晾马台镇的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内,工人正在采摘无土栽培的番茄。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摄

正聊着,记者发现一个“方头方脑”的机器人在温室里穿梭巡检。“这是在首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植物工厂应用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我们将它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只要设定好巡检时间和巡检区域,它就能自主完成巡检作业。”河北雄安容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郭轩介绍,机器人通过AI视觉系统可识别出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数量和大小,并将结果上传至云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支撑。

郭轩告诉记者,园区的每一座温室都配有物联网基础设施,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设备、智能正压通风设备、二氧化碳供应设备,并布设有多个传感器、控制器,可将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相关参数实时回传到园区的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可轻松实现施肥、调温、浇水等种植管理。

“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收获。”郭轩笑着说,“我们一株番茄的采摘期可从当年11月延续到第二年7月,比传统种植方式延长了5至6个月,亩产是传统种植大棚的6到8倍。”

有了科技护航,番茄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保障。张立民告诉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大型商超,他们的番茄单颗售价就超过了一元钱,而且供不应求。

目前,科技园一期已建成高标准数字化玻璃温室24.8万平方米、智能化育苗玻璃温室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4亿元。“园区整体建设完成后,总建设面积将达69万平方米,预计可年产优质番茄近万吨,实现产值近2亿元,成为雄安新区乃至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张立民满怀信心地说。(记者 刘冰洋 郝金钰

雄安新区枣林庄枢纽改扩建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中铁三局承建、中铁重工参建的雄安新区枣林庄枢纽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闸门首吊,标志着闸门安装工程的正式开始,枣林庄枢纽改扩建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

枣林庄枢纽改扩建工程主要分为泄洪闸施工区域和节制闸施工区域以及赵北口溢流堰加固、枢纽管理用房和水文设施改建、衔接段3公里堤防加固改建等。

据介绍,在项目施工前,项目部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精准测定安装闸门的基准点和控制线,对闸门的位置、垂直度、水平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多次测量复核,严格控制精度,避免误差影响闸门的正常开闭与密封性能。

枣林庄枢纽改扩建工程是白洋淀泄水控制性工程,项目位于河北雄安新区雄县枣林庄村南部,闸上为白洋淀,闸下为赵王新河。是大清河南支一项关键的、主要控制性枢纽工程。不仅用于防洪,还具备蓄水、灌溉和航运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地调节白洋淀的水位,减轻游防洪压力,对保障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洋淀畔,“足球乐园”妙不可言

白洋淀畔,“足球乐园”妙不可言

——雄安新区安新县足球运动发展观察

图片1月1日,“迎新年 来雄安过足瘾”北京林业大学职工足球队与安新县职工足球队友谊赛在雄安大健康体育公园进行,图为比赛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 摄

1月1日,“迎新年 来雄安过足瘾”北京林业大学职工足球队与安新县职工足球队友谊赛暨元旦群众职工大联欢活动在安新县“雄安足球半岛”举行。当天,足球、文艺、音乐、舞蹈等活动精彩上演,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视觉盛宴。

雄安新区兴起足球热,在安新县更是热度空前。该县常住人口45万,有足球场地107块,2024年进行1338场足球比赛,参赛运动员近1.5万人,直接、间接参与足球赛事活动近18万人次。通过体育赛事活动带动消费近400万元,推动周边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

白洋淀畔,一座小县城因足球而火爆出圈,点燃绿茵梦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足球运动,成为安新县一张活力四射的城市名片。

从0到1.49,万人拥有高标准足球场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107块,这是安新县目前足球场地的总数量。

在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前,这里还没有一块像样的足球场。2021年,县里的足球爱好者自发建起一块11人制仿真草皮足球场。

足球场地多起来,始于2022年。那年,安新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少村庄在计划建设公园时,自发地建成体育公园,里面建起足球场、篮球场。

“园林式的公园投资大、养护成本高,而带着篮球场、足球场的体育公园建设不仅投资小,而且使用率非常高。”安新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峰介绍。

2023年,安新县结合口袋公园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积极争取省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2023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配套安排足球发展专项资金,引进体彩公益金等,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调动乡镇、村建设积极性,破解足球场地建设筹资难。

足球场数量的增加,更缘于当地百姓对足球运动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安新县喜欢足球运动的人特别多。20世纪90年代,球迷们租下安新县第二中学对面的一块空地,平整地面后安装了两个球门。”雄安新区恒冠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李清介绍。

图片2024年12月17日,安新县第二小学学生在雏鹰足球场进行对抗训练。河北日报记者 李畅摄

打造“足球乐园”,安新县委县政府强化服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每周调度工作进度,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2024河北纪事丨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图片2024年7月28日,无人机拍摄的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老师理论知识丰富,技艺手法专业,让我受益匪浅。”

“家里改成防滑地面,卫生间加装了扶手。”

“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像刚建成的一样。”

…………

就业服务更加精细,社会救助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美好……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4年以来,河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夯实就业之基,筑牢民生之本

近日,石家庄铁道大学举办校园微双选会,吸引了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

该校金属材料专业大四学生郭浩龙,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签约人本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轴承制造企业,和我的专业正对口。”郭浩龙高兴地说。

“自2023年起,我们每周三开展校园微双选活动。”石家庄铁道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郭斌介绍,除了每年组织春秋两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外,学校还不定期组织企业专场招聘,现已形成“大型招聘+组团招聘+微双选+专场招聘”的多层次、全覆盖校园招聘格局。

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我省各地各高校抓住求职招聘关键期,开展各种校园招聘活动。2024年以来,我省打造“部门—行业—地域”,省、校、院立体化多层次招聘活动矩阵,不间断开展校园招聘。

图片2024年4月23日,河北福嫂姬聪(中)迎来进京上岗的第一天。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既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焦点。

“老师理论知识丰富,技艺手法专业,让我受益匪浅。”近日,在参加唐山市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特色培训后,沈赞超说。此前,他已开办2家按摩店,带动50余名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全省残联系统持续开展“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和“量体裁衣式”岗位开发,加大对残疾人灵活就业项目支持力度,让更多残疾人有工可做。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我省还实行分级分类帮扶制度。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台账,组织“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2024年全省失业人员再就业25.39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省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民生实事头号工程,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日前,从张家口市高端家政月嫂培训班结业的41名学员,乘坐“点对点”大巴赴京上岗。

本次41名赴京“河北福嫂”包含月嫂24名、家政服务员17名,分别由6家北京市知名家政服务企业安排就业。2024年张家口市先后举办服务北京高端家政、月嫂技能提高培训班,已累计培训223名学员。

2022年以来,河北连续三年将“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工作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的同时,带动更多妇女实现稳定就业。

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

“赤诚供暖人”“燕达医养师”……如今,这些有着良好口碑的劳务品牌,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

关注特殊群体,兜牢民生底线

时隔一年多,再次走进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这里到处透着“新”意:道路是新修的,村史馆是新建的,新盖的房子更是一户连着一户。

万全庄村位于兰沟洼蓄滞洪区,2023年汛期全村311户全部受灾,不少房子被冲倒或严重受损。这么短的时间里,它是如何实现蝶变新生的?

原来,房子受灾后,乡亲们很快就收到了农房保险理赔款,钢筋、沙子、水泥等建材也都有补贴优惠,政府还给担保联系了施工队。

房屋修缮加固重建,承载着家家户户的幸福。2024年,我省把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列入20项民生工程,通过提供设计服务、技术指导和帮扶,调配施工力量,开展“建材大集”活动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任务。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发展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协同治理广度不断拓展,三地间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41项,签署合作协议9项,携手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发展。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宋仁堂表示,2024年,在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多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新通道得以打通。G109新线高速连通工程提前9个月建成通车;京蔚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打开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门”,北京至张家口蔚县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张家口涿鹿县与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协同发展处)处长吕慧哲表示,2024年,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河北省所有设区市与省会石家庄实现高铁通联;建成承平高速、曲港高速等8条段292公里高速公路,建成G307等12条段211公里普通干线公路。三地间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41项,签署合作协议9项,协同治理广度不断拓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宋仁堂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推动荣乌新线高速二期开工建设,协调推动京雄快线等项目建设,加快廊涿高速改扩建,抓实唐廊高速、G108新线高速、唐滨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京津打通拓宽对接路。优化环京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布局,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记者 冯维健、杨帆)

【图说2024】河北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这些成绩很亮眼→

图片

钢铁与绿色碰撞 全球“首例”“首条”携手向未来

日前,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在张宣科技投产,再次掀起了“低碳钢”向“绿钢”迭代升级的新浪潮。

从全球首例氢冶金到全球首条绿色汽车板,“氢冶金”链接“绿钢”产业链,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快速从钢铁向材料转变,绿钢应用领域奔向新蓝海,成为世界氢冶金的先行者、特钢新材料的引领者,实现了“绿色”蝶变。

“首例”“首条”  贯通工艺“全链条”

 “全球首例”与“全球首条”牵手并行,意味着什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工序关联,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变革。

拿起一个装着黑色球状物的玻璃小瓶,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钢公司副总经理吕艳伟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生产绿色汽车板材料的主要原料氢基直接还原铁。”以氢基直接还原铁为原料,绿色汽车板材料底色丰厚。

图片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全景。李广明 摄

从氢冶金生产线产出的直接还原铁,与废钢一起被投入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的近零碳排电弧炉中冶炼,再经过精炼、连铸等工序,变成一块块汽车板材料。

伴随着氢冶金链条的不断延伸,钢铁行业低碳创新的应用半径持续扩围。

把“绿色基因”植入全流程链条。该生产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成中冶京诚、普锐特等行业先进装备和技术,配备了综合性自动化和质量控制系统。这里产出的每一块汽车板材料都有“身份证”。用了哪些原料、氢基直接还原铁产品配比如何?都可以追溯。

建立氢冶金与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相匹配的生产体系,张宣科技站在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蹚出了一条“氢冶金”链接“绿钢”产业链的工艺路线,加速释放氢冶金低碳价值,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通过实施国内首个‘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张宣科技摸索出了最佳氢基直接还原铁配比生产参数,有效控制N元素对汽车板材料质量的影响。”该产线作业长李玉祥介绍。

承载绿色、低碳、智能等多种创新元素,综合把控绿色汽车板材料质量与底色纯度,张宣科技不断开辟“源于钢铁、超越钢铁”的发展新赛道、转型新模式,成为绿色样板、创新标杆、高质量发展典范。

绿能充沛  多点连线引领新跨越

在连铸生产线上,火焰切割机的两个切枪对准火红的绿色汽车板材料,步调一致地由两侧向中心行走,在两簇火焰闪耀下执行切割作业,两个切枪交汇的那一刻,绿色汽车板材料成功下线。

这道工序被称为“绿色切割”,它以水替代丙烷作为燃料,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在切割作业时生成水,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实现零碳排放。

图片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生产场景。罗文琛 摄

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张宣科技显著提升了冶金作业的“绿色”能力,从工艺一点绿延伸到链条全线绿。

2023年5月,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安全连续生产绿色直接还原铁产品,金属化率达到94%,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引领钢铁行业迈入了“绿钢”新时代。

2024年3月,全球首例“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项目启动实施,系统开展了短流程炼钢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研究,有效填补我国钢铁工业面向“双碳”目标的工艺路径空白。

2024年9月,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100%,充分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展示了绿氢新能源应用于冶金工业化生产的广阔前景。

2024年12月,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的投产,再次掀起了“低碳钢”向“绿钢”迭代升级的新浪潮。

张宣科技将进一步抢抓新机遇,发挥绿色低碳转型先行优势,加快推进低碳排放钢核心技术攻关、标准认证体系,全力开拓全球“绿钢”汽车钢市场,构建工艺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绿色的高端材料产业链和供应链,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优解决方案。(记者 刘朋朋 通讯员 王杨


看唐山“机器人兵团”如何在各个领域立大功

图片

从河北第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到人工智能共享工厂;从上天下海的机器人特种兵,到技术高超的机器人特战队!近年来,唐山机器人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已成为这座重工业重镇“智”造转型的新名片。

上游新闻跨越1900多公里,特别拜访了这群特殊的机器人“朋友”!

从河北第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到人工智能共享工厂;从上天下海的机器人特种兵,到技术高超的机器人特战队!近年来,唐山机器人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已成为这座重工业重镇“智”造转型的新名片。
上游新闻跨越1900多公里,特别拜访了这群特殊的机器人“朋友”!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河北日报 经济日报 新华社 上游新闻 

辑:尚烨

总编:许国军

监审:张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