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863计划”的四位倡导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嘉墀
王南华回忆,最早听说杨嘉墀院士是她在中国科技大学念书时,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听了杨先生亲自讲授的核反应堆控制专业课。20世纪60年代,王南华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进入杨先生亲自组建的反应堆控制研究室工作,这段经历使她得以近距离接触先生,深入了解先生回国后作出的卓越贡献。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致使我国许多重大军工项目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聂荣臻元帅说:“自己干吧,靠人家靠不住,党中央寄希望于中国自己的专家”,指示国防部五院、二机部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完成国防尖端任务。
为了配合我国导弹研制任务,1961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承担了大型热应力试验设备的研制任务,其核心任务是模拟导弹在高空飞翔时所经历的气动加热加载环境。杨嘉墀先生临危受命,担任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在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相关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杨先生没有退缩,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实验思路,与工程组共同日夜奋战,按时成功研制出大型热应力试验设备。设备运行后,我国第一批导弹的地面试验顺利完成,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原子弹在爆炸时产生的明亮火球,会瞬间释放出巨大的热辐射,如何测算这时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963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迫在眉睫,但核试验所需要的测试工作却毫无准备。
在国防科委紧急召开的测试方案交底会上,程开甲直言,知道的情况全部交底了,测试总体方案怎么定,完全交给自动化所的专家组来确定。这句话,把重任全部交到了杨嘉墀先生的肩上。杨先生没有一丝犹豫,当场立下军令状,毅然接下这项从0到1的艰巨任务。
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杨先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迅速开展设备研制工作。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火球温度测试仪、冲击波压力测试仪和地面振动测试仪等关键设备。1964年首次核爆炸试验时,这些设备准确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实测数据,为判定核爆炸威力提供了科学依据。随后,他又带领团队完成了火球光谱仪和火球超高温测试仪的研制,这些设备成功应用于我国首次氢弹核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
在“两弹”试验成功以后,杨嘉墀先生把主要精力转向了人造卫星的研制。赴苏联考察学习后,杨先生深有感触,他认为“发展空间技术,要走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干”。1965年初,他作为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组织完成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方案论证和卫星姿态测量与控制的专题论证。
“先生带领年轻团队成功研制
第一代三轴稳定卫星控制系统”
“先生高瞻远瞩,
来源/科协频道
编辑/杨斯爽
审核/穆檀
监制/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