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肺部感染(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或结构性肺疾病继发急性肺部感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可考虑在静脉给药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治疗:①致病菌为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包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等,尤其是CRO导致的感染;②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致病的MDR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敏感,没有药敏试验结果时可以参照当地近期的相关耐药监测数据,不建议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用于急性肺部感染的预防或经验性治疗(推荐等级:2A级)。
(2)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用于治疗MDR革兰阴性菌急性肺部感染时,建议联合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为多黏菌素静脉注射+多黏菌素雾化吸入±其他敏感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对于不能耐受或不适宜多黏菌素静脉给药的患者,可以选择多黏菌素雾化吸入+肾毒性较小的其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不建议单独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用于急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推荐等级:2A级)。
(3)成人患者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的溶液配制方法和剂量见表1,儿童患者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的推荐剂量和吸入溶液配制方法见表2(推荐等级:2A级)。
表1 成人多黏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的剂量及雾化吸入溶液的配制方法
表2 儿童多黏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的剂量及雾化吸入溶液的配制方法
(4)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治疗MDR革兰阴性菌急性肺部感染的最佳疗程目前尚无定论,建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具体情况确定,停药时机可结合血常规、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氧合情况、痰液量和痰液的性状综合考虑(推荐等级:2B级)。
(1)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者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可以采用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治疗:①每年急性加重次数≥3次;② 1年内至少有2次分离到(PA)(间隔时间≥3个月);③体外药敏试验证实致病菌为对多黏菌素敏感的MDRPA(推荐等级:2A级)。
(2)上述患者应用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时,通常建议单独使用,疗程原则上不少于3~6个月,长期雾化吸入治疗时建议间歇给药。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加强致病菌耐药性和肾功能监测。对于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口服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推荐等级:2A级)。
(3)支气管扩张症新发PA感染患者行根除治疗时可采用单独雾化吸入多黏菌素作为巩固治疗,疗程一般为3个月。根除治疗应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①已经完成最初2周的全身抗假单胞菌属药物强化治疗;②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分离到的致病菌为对多黏菌素敏感的MDRPA(推荐等级:2A级)。
(4)多黏菌素雾化吸入的日剂量、雾化吸入溶液的配制方法及雾化器的选择建议同急性肺部感染(表1,表2)(推荐等级:2A级)。
来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多黏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4,17(5):35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