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罕见病,以反复发作的无菌性脓疱为特征。通常伴有全身炎症,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GPP的管理多遵循斑块状银屑病指南,缺乏特定的临床指南。佩索利单抗是一种靶向IL-36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GPP发作。基于此,《Drugs》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GPP管理的重要综述,深入探讨了佩索利单抗在GPP管理中的有效性。本文将以GPP的发病机制、佩索利单抗的概述及其疗效和安全性为重点,解读GPP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GPP治疗方案概述
对于GPP的管理,既往缺乏特定的国际指南,治疗主要参考斑块状银屑病的相关建议。
目前治疗的一线方案包括全身性维A酸类药物(阿维A酸)、甲氨蝶呤和环孢素,但此类药物起效缓慢,长期用药存在毒性反应。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等也成为了GPP治疗的潜在选择。但是目前只有几种在日本和泰国等国家获批了相关适应症。且由于缺乏大规模研究验证,在大多数国家,使用此类生物制剂治疗GPP仍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但是,随着在过去的十年中,对GPP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确定了IL-36通路的核心作用。因此,以IL-36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为GP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其中,佩索利单抗作为同类首个阻断IL-36R激活的单克隆抗体,已在我国和欧美等国家获批GPP适应症。此外,另一种靶向IL-36R的IgG4单抗imsidolimab也正在进行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
二、IL-36在G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既往研究提出GPP与斑块状银屑病免疫途径之间存在重叠和关联,可能也是由IL-23/IL-17轴的适应性免疫反应驱动。但最近来自组织病理学、分子和遗传学研究的证据表明,GPP主要依赖于遗传因素触发的先天免疫过度激活,其中IL-36通路起着核心作用 。
IL-36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其亚基包括促炎激动剂IL-36α、IL-36β和IL-36γ,以及 IL-36 受体拮抗剂 (IL-36Ra),属于IL-1细胞因子家族。IL-36与受体结合后,激活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导致IL-36前体、IL-1β、TNF-α、IL-6、IL-23、CXCL8、CXCL1和CXCL2.6等大量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这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招募并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形成炎症循环。而IL-36Ra可以与IL-36激动剂竞争与 IL-36R结合,平衡炎症级联反应(图1、2)。
图1 IL-36信号转导概述
图2 通过IL-36异二聚体受体的信号传导和佩索利单抗的作用机制
从IL-36的生理机制来看,IL-36炎症通路失调似乎是GPP发病机制的主要驱动因素。后续,对GPP病例的遗传学研究进一步确定了,GPP的发生是由于影响编码IL-36Ra的基因(IL36RN)功能丧失突变,促进了表皮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而导致脓疱以及全身症状的出现。此发现为开发靶向IL-36通路的新疗法提供了合理基础。
三、佩索利单抗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
四、佩索利单抗在GPP中的临床疗效
表1评估佩索利单抗治疗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现有结果总结
五、佩索利单抗的安全性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