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ASH丨洪梅教授:血液病粒缺感染患者的免疫调节与治疗策略

编者按:近日,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2025 CASH)在天津成功举办,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血液病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洪梅教授就“基于免疫紊乱的粒缺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讲解。在随后与《感染医线》的采访中,洪梅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前沿研究成果,分析了血液病免疫抑制感染人群的免疫炎症反应特征,并探讨了抗感染治疗与免疫调节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重要性。

图片

01

《感染医线》:您在会上带来了题为“基于免疫紊乱的粒缺感染的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如何理解血液病免疫抑制感染人群中免疫炎症反应的特征性,及其在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意义?

洪梅教授:我们知道,感染实际上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发的免疫紊乱所导致的并发症。对于免疫系统相对正常的人群,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已较为明确。然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我们对其感染时的免疫状态了解有限。

此类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以及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能会导致免疫抑制。在这些特定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感染时的免疫状态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我们能够准确识别此类患者在感染时的免疫状态,就能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免疫调节治疗,从而从根本上控制这些患者的感染。

02

《感染医线》:在一般人群细菌感染的治疗中,短程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对于血液病感染患者,短程抗菌治疗策略是否同样可行?目前有哪些研究进展?

洪梅教授: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如何实现对感染的彻底控制,是采用短程还是长程治疗?其次,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单一细菌种类、特定人群或感染类型,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感染类型,治疗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在血液病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部分临床医生倾向于认为长程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感染。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一项由冯四洲教授与我们团队共同参与的研究中,我们对比分析了短程(7-11天,229例)与长程(12-21天,205例)抗菌治疗在粒缺伴发热血液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中的治疗效果[1]。研究结果显示,短程和长程治疗的效果相似,两组分别有8例(3.9%)和10例(4.9%)患者在治疗后30天内复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死亡(P=0.979)。这表明短程治疗同样有效,从而有助于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过长的治疗周期可能构成不合理治疗,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还可能促进耐药菌的产生,从而削弱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于有效控制感染,还在于通过合理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03

《感染医线》:血液病粒缺感染患者往往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在应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关注免疫调节治疗?

洪梅教授:在面对血液病患者出现的粒缺伴发感染时,我们实际上需要关注两大方面:一是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对宿主造成的损伤,二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易于发生感染的高风险因素。

因此,在处理此类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问题时,我们需双管齐下:一方面,必须重视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需关注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只有当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恢复,抗感染药物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关注免疫调节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 Feng X, Qian C, Fan Y, et al. Is Short-Course Antibiotic Therapy Suitable fo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Onco-hematology Patients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Results of 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 Clin Infect Dis. 2024;78(3):518-525. doi:10.1093/cid/ciad605

图片

洪梅 教授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医疗副主任

德国海徳堡大学医学院血管内科和萨尔州大学医学院血液科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中华血液学会红细胞专业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常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MDS/MPN专业组副组长
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常委
武汉市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临床血液学杂志、血栓与止血杂志等编委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973计划、教育部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创新团队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