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牛肉降太猛,养牛的受不了了。
1月7日,《经济日报》发了一篇文章,阐述商务部为何要对进口牛肉展开调查。
其中提到,保障措施调查,和反倾销、反补贴的不同之处在于:针对的是来自全部国家的进口,而不是特定国家。
想起那句台词: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说的是在座的各位。。。
从加入WTO至今这么多年,保障措施调查只有两起:进口钢铁和进口食糖。
极其罕见的调查背后,一定是国内产业遭遇了严重的冲击。
牛肉降的有多猛?养殖户现状如何?牛肉降价如何影响餐饮业态?未来趋势会怎样?今天咱们就来随便聊聊。
这次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9个主产区协会提交的申请说: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在进口产品冲击下,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
进口牛肉连续18个月单月进口量超过20万吨,牛肉价格创5年新低,活牛价格创10年新低。
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养殖场户大部分都是贷款养牛的,养一头亏一头,贷款还不上就崩了。
更严重的影响是,当犊牛价格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母牛就被大量低价出售屠宰,养牛周期是很长的,一旦出现大规模弃养、杀牛,整个产业根基都会动摇。
事实上,把锅全扣给进口牛肉也不对。
这跟乳制品不景气也有关系,农业农村部的监测,10个 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只有3.12元/公斤,比2021年最高价降了29%。
奶价降了,养殖场入不敷出,奶牛就会被淘汰,第一财经的调查,河北淘汰奶牛已经降到了1公斤12块钱,牛肉不降价才怪。
牛肉降价,对养殖户是煎熬,对餐饮行业是商机。
你会发现,过去一年,低价牛排的赛道,挤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最典型是遍地开花的地摊牛排,只要你所在城市有步行街美食广场,必有年龄不大的老板推个餐车烈火烹油,西兰花意面煎蛋配齐,只要19.9。
小红书上街头牛排的笔记得有几万篇,微博上老看见什么“00后辞职创业卖牛排日入2K”之类的热搜。
还有其他和牛肉有关的生意。
比如我爱喝的牛肉汤,哪怕尿酸五六百,还是耐不住食欲,隔三差五在痛风边缘疯狂试探,小区门口的空铺,也被卖牛肉汤的租了。
还有外卖上越来越多的美式牛堡,个头比肯德基汉堡王大多了,三层牛肉饼+双份芝士,就是这做外卖的地址不敢细看,搞不好是哪个都市村庄民房里鼓捣出来的。
再比如,前首富之子又多了一个创业项目,王思聪准备用“做奢侈品”的思路做牛排快餐,要把牛排+意面+例汤套餐打到20元的低价,2025一季度要开100家店,直营店比例不低于30%。
奢侈品,牛排,20元,这仨词组合到一块,咋感觉不太搭呢?
不怕二代花天酒地,就怕他证明自己。
大家也纷纷送去祝福:王公子这么努力,生意兴隆,早日年入十万。
你们这些网友,骂的也太脏了。
牛肉的鄙视链,按理应该是:未加工的原切>腌制的整切>边角料的合成,再往下那就是注水注胶,鸭肉大变身了。
20块牛排套餐,那牛肉得是啥成色啊?能赚钱吗?
我跟做餐饮的朋友聊,他说搁以前那是纯扯淡,今年牛肉跌的太猛,还真有可能。
南美进口的牛肉,150g成本按7块算,意面煎蛋才值多少钱?小摊小店也不雇人,再搞点25.9,29.9的升级套餐,毛利不算低。
再说,纠结原切整切的客户,也不会跑地摊吃牛排啊。
除非是照着血水啃的重度牛排爱好者,80%的人都吃不出区别。
进口牛肉能便宜到什么地步?
巴西是我国牛肉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占比高达44%。
6月份,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到岸价格,只有32.82元/公斤,价格不到国内牛肉的一半。
王公子的低价牛排生意,按店员的说法,都是从巴西采购的牛肉,均价20-40不等。
可能是趁着肉价便宜,初期先烧钱,20做引流,40赚溢价,加上老乡们的加盟费快速铺开,一切还未可知。
价格走向,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定海神针。
急于入局的牛肉餐饮创业者,亏掉底裤的养殖户,大快朵颐的顾客,都是这一轮牛肉降价潮下的背景板。
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2024年第50周,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60.03元,环比又跌了1.3%,同比降幅达到16.2%。
羊肉批发价是59.1元,同比降了7%,跌幅不到牛肉的一半,猪肉去年涨过一波之后一直在降,不过还是比去年高了15%。
我们会发现,在价格的指引下,三个群体,对牛肉降价的三种态度。
站在消费者角度,当然是喜闻乐见,降的还不够狠,降的还不够多,进口牛肉确实便宜,可国产牛肉还是贵,菜市场的牛肉降了,可饭店还是贵。
OECD数据,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从2010年的3.01千克,增长到2023年的4.82千克,不跟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动辄人均几十公斤的畜牧业发达国家比,和日韩比也不算多。
看看收入,看看存款,比起鸡肉和猪肉,离牛肉自由还远着呢。
站在商家角度,商机稍纵即逝,20块的牛排,50块随便吃的自助牛肉火锅,低价牛肉是揽客引流的利器,能用进口冻肉为啥要用鲜肉?瞅准机会梭哈,赚的就是差价,图的就是加盟费。
企查查数据,1年内新注册牛肉相关餐饮企业,猛增了3.5万家。
站在养殖场角度,进口牛肉养殖成本之低,国内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么搞完全是不给活路,再降下去亏的底裤都没了。
同样是降价,猪肉前两年降的猛多了,为什么牛肉的杀伤力更大?
因为养牛的散户太多了。
内蒙古肉牛1000头以上存栏的养殖场户数,只占全自治区养殖总户数的0.02%。养猪的光一个牧原,生猪出栏市占率就站到了接近10%。
任何时候,任何市场,都是散户抗风险能力最差。
猪企前几年大肆扩张,从2022到2023年,国内养猪创出10年来最长持续亏损期。
亏,往死里亏,生猪的供应还是源源不断,大家一起亏,一边亏一边增加产能,看谁亏的熬不住。
结果你看这两天猪企披露的业绩预告,温氏牧原营收全都破千亿,扭亏为盈,愣是熬过来了。
大型猪企消灭了散户,也赢得了时间,他们能烧得起钱,抗的住周期,散养户如同飓风碾过的一粒沙一根草般脆弱。
如果养牛的都完蛋了,几年都恢复不了元气,进口牛肉坐地起价怎么办?本国产业交由他手,遇到懂王这种人怎么办?进口牛肉发生大规模瘟疫病毒了怎么办?
所以,在这三个角度之上,还有第四个角度:看得见的手,去平衡老百姓吃到便宜牛肉与保护本国产业之间的矛盾。
对外能做的减量,比如缩减配额+关税,对内就是饲料养殖设施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展期,至少让散户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进口+财政之外,是倒逼行业自己调整,养殖成本拼不过只能拼差异化。
我看重庆畜牧产业的建议,做品牌,选择生产雪花牛肉潜力的母牛品种杂交,更加注重谷物饲喂,卖活牛一头最高卖3万元,经过屠宰、整牛分割、深切后,一头牛最高就可以卖出10万元的好价格。
其实,牛肉,乳制品,餐饮都隐藏了一个共性是:需求。
财信证券的报告,预计2024年CPI约增长0.3%,全年均处于“0”时代,扣除食品项,家电汽车工业消费品降价,服务业价格低于历史同期均值,要依赖一揽子政策刺激,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恢复,才能打通“需求-价格”循环梗阻。
这是个更宏大的命题,找机会再聊吧。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