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228国道延伸至广西钦州东南沿海,滋养着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
02由广西科学院研究员黄祥麟和北部湾大学教授吴海萍建立的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展开了长达13年的持续研究。
03通过视频、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在线科普,研究团队还开设了科学观豚教室、鲸豚5D球幕影院等,用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增进他们对中华白海豚的了解。
04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白海豚及相关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播下科学的种子,促使更多人思考和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28国道延伸至广西钦州东南沿海,串联起多个江河入海口。这些河流将丰沛的淡水和营养物质汇入大海,滋养着滩涂、红树林和浅海地带,也让这片海域成为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
中华白海豚幼年通体铅灰色,成年后变成白色或浅粉色。它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为了摸清这种美丽动物的现状与生存环境变化,由广西科学院研究员黄祥麟和北部湾大学教授吴海萍建立的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展开了长达13年的持续研究。他们每月固定出海三至四次,按照提前设计的航线,在不同点位测量水深、盐度、温度、浊度、溶氧值等各种环境特征参数,并用专业摄影设备采集白海豚图像和视频,用来个体识别和行为记录。
在多年的数据收集和严谨的科学分析下,团队识别出276头中华白海豚,弄清了它们的年龄结构、存活率,标明了核心分布区和潜在栖息地,并评估了渔业误捕、海岸工程、海洋污染、栖息地丧失或质量下降等种种威胁。
为了把科研成果分享给更多人,研究团队通过视频、公众号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在线科普。他们还开设了科学观豚教室、鲸豚5D球幕影院,创立“二豚子”文创品牌和北溟鱼咖啡馆,用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增进他们对中华白海豚的了解……这些多年从事白海豚保护的科学家们希望借此让人们了解保护白海豚及相关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播下科学的种子,促使更多人思考和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点,让了解和守护自然家园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黄祥麟(右)与吴海萍查看刚刚拍摄的中华白海豚影像素材。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1月6日,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陈熔烽、凌乙荣、吴海萍、黄祥麟、翟跃岚(从左至右)在钦州三娘湾景区科学观豚教室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1月6日,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黄祥麟在驻地通过照片对中华白海豚进行个体识别。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1月5日,在北部湾大学鲸豚5D球幕影院,人们观看由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拍摄制作的纪录短片。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陈熔烽(右二)用水桶采集海水样本。 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1月6日,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出海考察。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在考察船上拍摄中华白海豚。 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黄祥麟在考察船上手持仪器读取海水样本的盐度、温度等数据。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发现中华白海豚后,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开展工作,吴海萍(左一)拍摄照片,凌乙荣(左二)拿出运动相机,陈熔烽(右一)记录行为。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黄祥麟(左一)在考察船上拍摄影像素材。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这是1月8日拍摄的钦州大风江入海口附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1月6日,北部湾鲸豚科研团队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考察。 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中华白海豚出现在海面。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吴海萍在钦州三娘湾景区的科学观豚教室为孩子们做科普(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凌乙荣 摄)
1月6日,在三娘湾-大风江口一带海域,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成员在考察船上拍摄中华白海豚。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