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护嘎旦村 震后安置工作有序进行

全文115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受地震影响,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受灾严重,大量房屋倒塌,救援工作于7日下午开始展开。

02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在嘎旦村现场进行多项救援作业,为及时安置受灾群众贡献力量。

03救援现场配备了30名专业救援人员、三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生命探测仪相应装备以及一辆电源保障车。

04由于余震风险,救援过程中时常发生的余震让现场人员心有余悸,但队员们仍坚守岗位。

05同时,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不断涌入,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帮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 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受地震影响,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受灾情况严重,大量房屋倒塌。7日下午开始,现场救援工作陆续开展。8日,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嘎旦村现场指挥员吴坤和队员们在现场进行多项救援作业,为及时安置受灾群众贡献力量。

图片

进入嘎旦村沿途因地震倒塌的房屋(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图片

安能救援现场三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地面平整作业(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8日上午,在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见到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救援现场的指挥员吴坤时,他正在指挥挖掘机进行路面平整作业。

吴坤介绍:“目前安能在嘎旦村配备了30名专业救援人员、三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生命探测仪相应装备以及一辆电源保障车。我在现场指挥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要帮嘎旦村村民搭设六十顶临时帐篷;二是要对村民的财产、牲畜进行搜寻,派了挖掘机、装载机,人工配合搜寻;三是地震电力不通,我们用电源车保障村民的供电。”

救援现场,安能的电源车引擎持续轰鸣。帐篷搭建、物资装卸都在有序进行。

图片

临时帐篷旁救灾物资摆放整齐(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现场的救灾物资堆得很高,有些甚至超过了救灾帐篷的高度。物资已经不是吴坤担心的问题,救援过程中时常发生的余震让他和队员们心有余悸。

吴坤:干粮、方便面等食品,还有取暖的被褥,这些都已经到位了。

记者:在现场通过救援研判,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

吴坤:我们主要依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执行任务,有再大困难我们都要克服。主要是我们在为村民搜救他们的牲畜,抢救他们财产的时候,会面临余震的风险。

记者:面对余震咱们有什么应急措施?

吴坤:我们有指挥员、安全员,配备相应口哨,一旦有余震,人员会立马撤回。

语言不通也给救援带来挑战。

记者:怎么克服?

吴坤:有时候当地的村主任、村支书帮我们沟通,我们安能三局也有一些本地的职工,也可以帮我们来沟通。

记者:那么接下来咱们搜救有什么计划目标吗?

吴坤:主要以抢救人员为第一位,现在根据我们指挥部的指令,早上、中午、晚上都要下指令,指令是实时的,每天的任务量稍微有些变化。

图片

嘎旦村村主任顿珠(左一)协调现场排队等着领物资的群众(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在安置点旁的嘎旦村村委会是现场救援力量可以小憩的场所,在这里记者看到一辆物资车写着“大学生返乡创业团队定日县支援队”的字样,十多个统一着装的人在给群众发放物资。巴登多吉是团队中的一员,同时他还在现场为嘎旦村村主任顿珠提供翻译。

戴着党徽的顿珠忙个不停,一方面对接救援力量,一方面安抚群众。他告诉记者,安置点的帐篷一顶一顶搭起来,可他悬着的心还不能完全放下。

图片

通往嘎旦村的路上途经茶江村时道路因运送物资车辆过多导致拥堵(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顿珠小声跟一旁的巴登多吉说着藏语。

巴登多吉(翻译):来自广大网友的,比如说吃的东西已经很好了,政府也好,个人也好,各企业也好,已经帮助到很多人。

村主任顿珠:感谢,所有的感谢!

巴登多吉(翻译):因为房子塌了,小孩的东西尤其是婴儿尿布之类的特别短缺。

记者:后续都会来的,因为现在路是通的,物资会源源不断地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