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德地图平台上出现诱导性广告,消费者在寻求修理服务时被骗,反映了平台对广告商的默许和管理不到位。
2.高德本地生活团队的商家运营主要交给新并进来的口碑团队和一直以来的服务商,其中服务商负责中小商家的招商和运营。
3.由于阿里集团的战略转向,高德本地生活业务在商业化压力下,可能出现损害用户体验和利益的行为。
4.然而,高德作为国民级产品,应在追求广告收入的同时,保护用户体验和利益,避免损害根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容忍、默许欺骗性的广告商入驻,甚至给对方背书是“精选门店”,高德到底怎么了?
文 | 祝颖丽
01
前几天,我家电动车轮胎坏了,想找个师傅上门修理。于是在高德上搜修理店,点进一个附近的店,它在突出的位置上有一排字写着“只接上门维修”,遂打电话沟通。
对方要价140元,要求先付100元订金,说是避免师傅跑空。付完款后,师傅上门,因为近,几分钟就到了。
师傅一看电动车,问题不大,拔掉气门芯,换上新的,5分钟搞定,我们给了师傅“尾款”40元。
后来多聊了两句,才知道师傅就是修理店老板,我们打的那个电话根本不是他们的,是不知哪里冒出的中介。而修理费实打实就是40元,上门的话甚至只要20元。
因为没有生活经验,这个中间商一个电话间就赚了100元“信息差”。我们被骗了。
后来我们再搜这家修理店,想理解下当时为什么没有直接打门店电话。再看时,中间商变了,从原来的“云驰维修”变成了“赤兔上门维修”。
一看界面也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点错,门店的信息(黄色框)偏上,字体小;中间商的信息(红色框)明显居中,有更大的区块,还有醒目的蓝色点击按钮,也懂得拿捏用户需求,文案上突出了“上门维修”几个字,戳中我们应急的心理。
点错的界面
我后来拿这张图问在高德工作的朋友,为什么会插进一位中间商?一位直接告诉我说,这红色框框里的就是广告,因为这个本地商家不是官方认证过的店铺——即没有交过入驻费用——所以会这样。
另一位高德的朋友对内部激进商业化的做法不满已久,直言公司快“没底线”了,因为这相当于将没交过广告费的商家私域流量拿来卖广告,是对商家和用户的双重伤害。
这正是作为一个消费者觉得不习惯和受欺骗的地方。我们有一个需求,搜索一个满足需求的地址,“走到”门口时,被另一个打广告的人强行拉走,交了一笔莫须有的钱。
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高德 上门维修”苦主不止我们一个。情况也几乎一模一样——插在修理铺下的广告,提前交定金的流程,甚至广告背后的注册商家都来自内蒙古,金额都在100-140元。
社交媒体上控诉的帖子
当我意识到受骗后,再给那个联系过的中间商打电话时,对面传来一个是我们常听到的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容忍、默许这样有组织的广告商入驻,甚至给对方背书是“精选门店”,高德到底怎么了?
02
从内部的业务分工定位,我们遇到的问题出在高德的本地生活团队。
高德原本没有完整建制的本地生活团队,2023年阿里原口碑团队合并进入高德,带去商家侧的技术基础设施、运营经验,以及部分商户资源。
俞永福强调两个团队不要分彼此,内部甚至不再让提“口碑”二字,阿里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名字由此从“口碑”变成了高德。
大体而言,高德目前本地生活商家的运营,主要交给新并进来的口碑团队和一直以来的服务商。我了解到,原口碑的招商运营团队做“直营”,负责一些大客户商家及全国连锁商家;而服务商则会做一些行业里中小商家的招商和运营。
直营团队和服务商团队有时候会在一些商户上有交集、是竞争关系;不同团队负责不同广告产品,内部也存在赛马。
一位从口碑合并过来的直营招商团队员工就曾跟我说,“我们的竞争,其实根本就不是美团跟抖音,是我们自己。”
当我将上述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这位内部员工时,他猜测这可能是高德服务商负责的板块,因为直营的、通过官方渠道入驻的店铺信息会非常全面,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商家通过直营方式入驻,需要交费,价格根据行业不同,在1000到5000元不等;而服务商那边的商家,是被动打标,且是免费的,这一部分现在看来也变成了广告位。
但我们遇到的问题仅仅只是高德对服务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吗?这种不到位背后的又是什么?
03
今年上半年,阿里原口碑老员工曾经组织了一次“事先张扬”的维权,我也借此对阿里以“口碑”为主的到店业务发展至今的脉络做过复盘调研,如上述所言,它最终的结局是失去自己的名字,融入了高德。
彼时,大多数人的感受是,这是阿里到店业务最好的“归宿”。因为高德有流量,其基于地理位置的属性未来可能对到店业务有很大的加成。
可现在看来,合并进高德的到店业务,最后并没有借助高德发展壮大,它反而是高德弥补和加速自身商业化的重要工具。
口碑2015年上线时,承载着阿里O2O的野心,也曾声势浩大,但在业务策略摇摆、借助集团其他平台流量不成功、且过早商业化后,规模萎缩,也距离美团越来越远。
但即便如此,口碑作为一块独立到店业务,仍然是规模和收入并重的,给一线员工的指标也是GMV和广告收入两部分。
进入高德后,给原口碑员工的业务指标从成交规模和收入,变成了只看收入。换句话说,高德对本地生活业务的规划里,商业化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营收导向下,到店业务放弃了原口碑的优势类目,比如儿童乐园、洗浴桑拿等等,因为他们在高德的广告需求很低,转而成立了新类目组,开发起一些高利润、高客单价的新行业,比如律所、医美诊所、口腔医院、财税行业等等。
我原本以为,这是高德对到店业务的主动策略,后来才意识到这也算是在整个阿里集团战略转向后的被动选择。
2023年,阿里在分拆、换CEO等几番重大调整后,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押注AI,同时彻底收缩战线、将资源集中在电商和云两个核心业务上。
高德所在的本地生活集团(包括高德、饿了么)既不属于核心业务,又还没有自负盈亏。在新的战略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收缩亏损、赚钱养活自己。
这些核心之外的业务(包括不限于新零售、大文娱、本地生活等等)命运都很类似,要么自给自足,要么被出售。
当时本地生活的另一个业务饿了么要卖给字节的消息几番流传,但最终并未落地。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中层曾跟我说,卖不掉的话,集团给饿了么的预期是3年内盈亏平衡。高德的情况也类似,赚更多的钱变得紧迫。
有了盈亏平衡的压力后,部分业务动作就开始调整,有的发生变形。
就本地生活的广告业务而言。行业里有不地道的做法叫“贴串”:一般商家在平台做广告是根据最终点击付钱的,但“贴串”的做法是哪怕用户精确地搜索某家店,平台也收取广告费。
有追求的平台一般不会在这种环节赚钱,因为商家发现投入产出不好时,就不会再继续给平台交钱了。但为了短期目标,这种伤害长期利益的事情,高德现在也开始出现。
而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答案也很明显了。
即我们所遇到的诱导性的、在商家私域领地里的广告不仅仅只是高德对服务商管理的问题,而是高德在集团的盈亏平衡的压力下,在赚钱这个主要目标驱动下大概率会出现的漏洞。
04
相比近期被出售的银泰、大润发等新零售业务,高德是少数被阿里集团收购后反而迈上新台阶的业务——从一个日活不足千万的产品提升到日活过亿。
根据阿里11月发布的财报,高德在今年十一期间日活最高峰甚至达到了3亿人。
高德仍然是好用的地图,这也是很多用户的共识。比如这周二,我打了一辆滴滴网约车,司机抱怨滴滴的地图实在不行,总是导错航、路线也不是最优的,这时他转头夸起了高德。
但一款好用的产品,有了用户的信任、聚集了大的流量,也会因为它在商业化上的不当而引发反噬。
百度因为魏则西事件迎来了漫长的口碑危机;58同城也充斥了假消息和虚假广告,他们都因为对平台广告商的治理不佳而被很多用户抛弃。
高德也许尚不至此,但它太想赚钱的急切动作已经引发了用户和商家的不适感。
我之所以决定把这段受骗经历写出来,就是带着一种对高德的怒其不争的心情,毕竟我们白交的100元,至少有一部分是中间商给高德的广告费,而这中间没产生任何价值。
那位电动车修理铺的老板也觉得离谱,广告插到了他门口,他却浑然不知,明明用户和商家可以直接电话沟通,但却被插进来的广告商截胡。
内部员工对这种变化也不好受。
一位老员工跟我说,过去高德将社会价值和情怀看得很重,关注用户的需求,也在意哪怕一个小店的发展。而现在,他工作的意义感已经微弱,实际的事情就变成了想办法怎么多插点广告,“成了一个很行活儿的事情”。
生存也不再舒适了,上下左右的协同在营收压力和整体增长的要求下变得难受。因为以前有清晰的方向策略,业务有明确的逻辑,但现在单纯只是拆数字指标,“有一种由上而下的迷茫”。
过去,高德单从业务逻辑出发的时候,自上而下,做哪几件事情、能带来什么样数据的增长是可以推算的;但现在,给定一个数字目标,可大家对于要做什么却没有共识。
从整个阿里集团来看,强压之下是效果的:2023年上半年,饿了么和高德还有45亿多的亏损,今年上半年已经收缩到了7亿多。
但多赚的这30多亿,哪些是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哪些是牺牲了长期利益的收入,可能只要业务自己知道。
阿里聚焦主营业务的选择无可厚非,战略的核心也正是取舍。但大的决策方向下,给每个业务的具体目标或许该有更多论证,业务自己取舍的尺度也该做好更科学、更精细的平衡。
至少像高德这样已经算得上国民级的产品而言,要广告收入的同时,不应该以牺牲用户体验和利益为前提,否则坏的是自己的根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祝颖丽,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