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震新闻不断,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和担忧。进入2025年以来,1月2日宁夏银川接连发生4.8级和4.6级地震,5日新疆阿克苏4.1级,6日西藏那曲4.6级,7日西藏日喀则6.8级,8日青海果洛5.5级地震。很多网友开始讨论,地震是不是太密集了?难道今年地震会更多吗?是不是进入地震频发期呢?今天我们通过历史数据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真的存在一个地震频发的时间周期吗?我们先来看数据。
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地球平均每年会发生多达500万次的地震,99%以上都是3级以下无感地震,正常情况下感受不到。6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平均会发生约130次,其中7级以上约18次,8级以上每年1到2次。这是长时间统计的年平均数,并不代表每年必然会发生这么多次,有的年份地震次数多,有的年份地震次数少。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就都没有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6级和7级以上地震的次数也低于平均数,2024年6级以上地震共发生约90次。2025年目前全球还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6级以上还没有超过10次,最高震级为日喀则6.8级,没有高出平均水平,而2024年1月1日在日本能登半岛发生过一次7.4级地震。
再来看我国的数据,据统计我国大陆地区,平均每年会发生145次的4级以上地震、包括20次的5.0-5.9级、3-4次的6.0-6.9级,每三年会发生2次7级以上地震。2023年我国共发生了18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大陆地区11次,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低于平均水平。2024年,我国共发生3.0级以上地震1066次,其中大陆地区889次,包括4.0-4.9级129次,5.0-5.9级24次,6.0级到6.9级0次,7.0级以上1次,发生在1月23日新疆乌什县7.1级地震。2025年截止8日,我国仅发生2次5级以上地震,全球范围内j6次,对比数据会发现并不特别。
地震发生的频次和地点都是不规则的,除了地震次数,地震释放的能量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最近几年并没有超出平均水平。不管是从全球数据还是我国数据来看,都不支持进入地震频发期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网友经常会觉得地震频发呢?其实每过一段时间,网上就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当地震发生后,媒体和社交平台会迅速报道,集中传播会让人觉得类似事件在短时间内频发。尤其是自媒体时代,集体的情绪和注意力容易进一步放大,当你越关注,算法就会给你推送更多相关信息,再次验证你大脑认为地震频发的认知,这种现象被称为“频率错觉”。但客观数据显示,并没有变多,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自然结果,每天都在发生,不用过分担心,数据是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