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
2025-01-09 11:25发布于上海上海市静安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1月8日,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举行“建言‘十五五’规划: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议。
聚焦数据智能、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静安重点产业,有的委员建议利用区块链资源集聚优势,在垂直细分领域发力,如探索数字人民币在预付费体系中的应用,赋能营商环境。有的委员建议构建大健康医疗、研发和上下游企业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域活力。有的委员建议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将上海老字号品牌和历史故事融入科创文旅。
针对打造静安特色的未来产业集群,有的委员建议瞄准静安区北部中环两翼和南北高架两侧区域,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吸引重大科创资源、高端科技人才和优质科创企业向中心城区加速集聚。
着眼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有的委员建议把支持“耐心资本”孵化科技创新纳入到静安区建立金融区位优势和增强科创动能的行动中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协同联动发展。
一是锚定创新赛道。既厚植云数智链产业生态,又培育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等新赛道,树立招商育产思维、伴跑思维,集聚培育重点产业赛道的各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搭建应用场景的开放对接平台,推动数据要素资源发挥市场价值,驱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二是链接创新主体。要推动生命健康等产业龙头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延伸业务链条、完善产业生态。链接总部企业和区内院所,搭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集聚创新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培育的支撑保障体系,做优人才服务,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抓住科创回归都市的浪潮,把静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人才集聚比较优势转化成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胜势。
四是优化创新服务。要围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功能性平台,培育高质量孵化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放大社会资本和产业投资平台的牵引撬动作用,引导科技创新布局。
五是拓展创新空间。要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率、要动能,在核心城区打造嵌入式科创空间,在成片城市更新区域加强统筹谋划,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承载更多科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