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消化内镜是早期发现消化道癌迹象的重要手段,但内镜检查普及率低,许多人因担心麻烦或痛苦而拒绝。
3.传统泻药令患者感到不适,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正在研发新成分、口感好的泻药。
4.无痛内镜检查逐渐普及,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选择,需进行麻醉评估。
5.专家建议普通人45岁开始做第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提前至40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最近,微博的一个热搜“25岁女子体检正常半个月后确诊胃癌”阅读量破亿,引发许多网友对消化道肿瘤的关注。除胃癌以外,日益高发的结直肠癌,也盯上了中青年群体。
微博截图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结直肠癌、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消化道癌的生存率与进展期截然不同,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消化内镜是早期发现消化道癌迹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然而,我国内镜检查的普及率非常低,问及原因,多数人会从内心表示拒绝,担心胃肠镜检查麻烦或痛苦。
肠镜为何令人抗拒?
“去年以来一直觉得胃不舒服,拉肚子3个月,医生开了胃肠镜检查的单子。自己在家搜索了如何做检查的全过程,发现要么全麻,担心影响记忆;要么传统胃肠镜,那个难受劲儿肯定受不了;再加上要吃泻药,过程更是折磨人,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拖到现在还没有去做检查。”市民姚先生坦言。
传统泻药令人“破防”
“他的看法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想法。相比胃镜,肠镜更令人畏惧,因为检查前要吃泻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告诉记者,全麻状态下检查已让舒适度显著提升,很多人依然不愿做胃肠镜,尤其是“泻药”,是大部分人抗拒肠镜的主要原因。
“真是我喝过最难喝的东西,量太多了,味道难以名状,肚子又涨又恶心,我好几次吐了,又担心量不够,还得拼命灌。”陈女士两年前做肠镜摘除了息肉,应该要复查了,但那次的经历让她迟迟不敢再去。她希望能有小剂量、口感好的泻药早日问世。
“大家的健康意识提升了,愿意来做胃肠镜检查的人群比过去显著增多,但相比逐年增高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检查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周平红表示。
在临床上追问患者不做胃肠镜的原因,主要有对内镜的认识不足,包括各种恐惧、尴尬情绪等;体检大多没有将其列为普查项目,只能去大医院做,过程繁琐;担心全麻对智力、记忆力产生影响;做肠镜需要服用泻药清空肠道,泻药咸涩难咽,患者可能会因此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这种不适感成为人们拒绝肠镜的一个原因。
泻药难吃怎么办?
周平红所在的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去年搬入新大楼并于7月正式启用,每日的内镜检查量约为800例,每月检查治疗量近2万例,其中超过80%是无痛内镜检查,像胶囊胃镜这样的辅助检查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选择,但并不是主流选择。
“胶囊可能会漏掉一些病变,即便发现病变也无法取样活检。而无痛内镜检查更为灵活,随时进退,随时观察,同时对异常的病变能够反复观察对比,看到肠道息肉甚至可以直接摘除。”周平红说。内镜虽然是侵入性检查,但实际上非常成熟,且并发症发生率很低。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候诊区
很多人都会问,“使用麻药会影响大脑吗?”“用了麻药不是会让我反应迟钝?”其实,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且过程较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起效快,停药后苏醒迅速,不会影响大脑。但是,为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无痛内镜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麻醉评估,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选择无痛。
做肠镜前要喝泻药,是为了让肠道变干净,医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肠道情况。对于被大家诟病的泻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蔡明琰教授直言,泻药最好能同时满足效果好、起效快、水量少、口感佳、安全性强,不能对胃肠道黏膜有损伤,不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但目前任何药都达不到这种“理想效果”。
“泻药的种类较多,有不同成分和剂型作为选择,更新换代也快。”蔡医生说,肠道准备工作不充分,会影响检查,甚至需要重新准备,因此,团队经过筛选比较,正在研发新成分的泻药,目前已到了三期临床;同时对传统的泻药改变剂型,增加水果类味的调味剂使之更爽口。“吃过这几种新型泻药的人都说口感还不错,水量也不大,肠道准备的效果也比较好。”她说。
她提醒要做肠道准备的人,做检查前一天饮食要“少渣”,可以吃少许粥面馄饨,但不要吃蔬菜、水果这种多纤维素的食物,也不要吃含籽的食物。“我曾遇到过一个女患者,提醒她饮食少渣,结果她吃了三天色拉,肠道准备状况不佳,只能重来。”蔡医生说。
如何改善口服泻药口感?蔡医生说了一个小秘诀,可以在泻药里加入少量无色的电解质饮料,市面上售的那些都可以。
一次检查管几年?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对于做胃肠镜的流程,周平红告诉记者,首先挂一个内镜中心的门诊号,预约检查和麻醉评估,通常5个工作日之内就能完成。一些特殊情况下,当日也可以完成预约和检查。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的肠子长短和弯折度都不太一样,有的人“直肠子”,检查相对容易,有的人肠子“弯弯绕绕”,检查起来也更费时,但总体来说,只要无异常,检查只有几分钟。如果有异常,会在过程中取样活检,时间相对就长。一般来说,无痛胃肠镜需要有人陪同,报告马上就可以出。如果有病理报告,则需要等一周时间可取。
“都是做内镜检查,不同的医生看到的内容可能不同,这取决于医生水平、设备质量、患者肠道准备效果、个体状况等多因素。”周平红表示,“我要求医生在操作时牢记两句话——眼睛睁睁大,水要多冲冲。”
“在做内镜检查时医生可能会打气、冲水,打气目的是让肠道‘鼓’起来,褶皱处撑开;冲水能把消化道黏液冲走,也是为了改善医生视野。”周平红解释,有些人做完肠镜后觉得肚子疼,可能跟肚子充气后没有及时排气有关,大多数在充分排气后好转。
还有患者会问,做完胃肠镜可以管几年?需不需要年年做?我会不会得癌?2020年《内科学年鉴》中的一项研究指出:一次阴性高质量结直肠镜检查结果,与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降低有相关性,并且持续时间可达到17.4年。
“与其说消化道肿瘤太猖獗,不如说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周平红说,以肠癌为例,95%的肠癌主要是肠息肉演变而来,而肠息肉发展至肠癌一般需要10-15年。建议普通人45岁就考虑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如果第一次检查没有问题,检查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到5年。如果检查发现了问题,需根据病理结果和医嘱定期复查。
蔡明琰医生正在为患者治疗
高危人群则可将首次检查时间提前至40岁,比如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长期便秘、腹泻、不明原因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的人,有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等等。“内镜检查不仅能发现早期病变,而且能判断病变的边界、性质、浸润深度,帮助医生决定是否进行内镜下治疗。”蔡明琰说。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