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书评丨岁月的犁铧,翻不走乡土的温度

图片

□陈威娜 (重庆大学)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肌理,让我们得以窥探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深植的文化根脉与社会纹理。当今时代,传统的乡土社会不再,但无论是代际间微妙而深刻的观念更迭,还是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皆能从《乡土中国》中知解一二。

乡土本色:从土地羁绊到精神故乡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是费孝通先生开篇点明的核心特质。土地,绝非仅是农作物扎根生长的介质,它更是一种无形的信仰,深植于每一个生于乡土之人的灵魂深处。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农民们遵循着春种秋收的时令,用勤劳的双手在土地上书写着生存的故事。他们熟悉每一寸土地的脾性,知道何处适合种稻,哪里宜于植棉。这种人与土地的紧密关系,造就了熟人社会的格局。邻里乡亲彼此熟悉,日常交往无需契约文书,仅凭口头承诺与信任便能维系。在这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规矩不是法律条文,而是世代相传的乡俗民约,它内化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行为的天然指南。

时至今日,中国乡村换了天地。农业现代化浪潮滚滚而来,大型农机具驰骋在田野间,土地产出大幅提升。年轻一代怀揣着现代梦想外出闯荡,但老一辈依然坚守着这片土地。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庄稼,更是那份深入骨髓的乡土情怀。土地,已从生命的生存之需,悄然蜕变为乡愁的寄托之所。即便乡村的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可扎根土地的人们依旧延续着乡土本色。

图片

差序格局:代际更迭下的人际新篇

顺着乡土本色而来的,是传统的中国社会别具一格的差序格局。它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漪,以自我为中心,亲疏远近关系像一圈圈波纹向外扩散。在这种格局下,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责任与义务依据关系远近灵活调整。弹性的人际关系模式,既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人情冷暖,又反映出资源分配、互助体系在血缘、地缘基础上的构建逻辑。它深刻影响着社会交往、资源流动,甚至政治治理模式,使得传统中国社会在看似无序中保持着一种基于人情的有序运作。

今天,随着互联网普及,乡村原有的信息壁垒被打破,人际交往也发生微妙变化。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创业伙伴不再局限于邻里乡亲,合作模式跨越地域、突破血缘。在家庭决策中,年轻人凭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开始掌握话语权,传统的长辈权威受到冲击。但这并非全盘否定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血缘亲情依旧作为内核,包裹上平等沟通、多元合作的新外衣。乡村人际关系在代际碰撞与融合中,艰难却坚定地探索着新的平衡,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礼治秩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乡土社会的熟人环境里,礼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力量。“礼”并非简单的礼貌,而是一套复杂、系统的行为规范。它涵盖从婚丧嫁娶到日常起居的方方面面,是先辈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沉淀,代代相传。违背“礼”,带来的不是法律惩处,而是来自社群的舆论压力、异样眼光,让违规者在熟人社会中 “抬不起头”。礼治秩序凭借其强大的文化惯性,在乡土社会稳如磐石,保障着社会的平稳运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

迈入现代社会,一方面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繁文缛节式的传统礼仪走向简化;另一方面,适应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的传统礼仪被重新审视与发掘,民俗节庆摇身一变,成为吸引游客的招牌。传统礼仪搭载现代传播媒介的快车,跨越地域界限,向世人展示乡村的深厚底蕴。礼治秩序不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在扬弃之间,与现代文明携手,重塑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变迁中的乡土,温度仍存。虽然《乡土中国》中描绘的传统乡土社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时代的冲击,但我们仍可清晰地看见变革与创新的火花。

岁月的犁铧翻不走乡土的温度。传统乡土社会虽已沧桑巨变,但深埋其中的文化根脉永存。社会的前行,需要在传承与变革间寻得平衡。重温乡土的温度,珍视传统、拥抱变革,乡土中国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厚土,不可遗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