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经验三十年依然会把自己的饭店干倒闭,餐饮行业真的这么艰难吗?

昨天去昌平看了一个朋友参与的正在更新的老厂房改造项目,主要投资人是本地做酒店餐饮的土著,世居于此,对本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做这个项目也是因为看见昌平缺好商业,就拉上了我那已经在北京打响名号的朋友一起,要给昌平做一个爆款项目(据说当地政府对这个项目也非常期待,纳入了昌平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

图片

这个项目我一看就有种熟悉的感觉,特别像我在贵阳看见的青云市集,巧的是那个项目也是当地的餐饮一哥操刀所做,也是一个老厂房改造而来的文创园区,已经是到贵阳旅游必打卡之地。那个园区简单说来,就像是一个贵阳版的文和友为核心嵌套外围一圈文创商业街区,主打的是有场景感的地方美食市集,大家围坐在各式地锅前面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特别有烟火气。

昌平这位大哥是看过我之前发的那个超极合生汇知道我的,作为在地同行非常认可我的观点。这次来,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看今后的商业形势,会好起来还是会更差?”我说:“我现在无法预测具体何时算是触底反弹,但我相信从政策导向而言早就逆转,今后各方对于保护经济的健康稳定一定会特别用心。房地产决定着中国大多数人资产的稳定性,房子的价格稳定了,大家的财富才有安全感,才有更多的信心来投资消费。而对于当下的政策导向,消费不起在货币端、投资端再怎么发力也是徒劳的,所以抛开作为资产转移策略的出海不说,国内最值得我们普通人关注的还是消费市场,我个人更倾向于关注满足年轻人消费偏好的带有体验色彩的新餐饮加新零售‘青年商店’方向。

大哥跟我分享了他作为老餐饮人的一个看见,他认为之所以去年餐饮行业会这么惨,会有这么多家倒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疫情后对报复性消费的普遍误判,导致很多新手盲目杀进餐饮市场;其二则是有关方面对于市场同质化供应缺乏有效的调控,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供应。他还举了一个具体案例,前不久有位在大饭店从业三十年的老人来找他求职,他就问了一下具体情况,原来这位老哥在23年初觉得自己创业的机会来了,就毅然辞职创业开了家饭店,结果发现原来在大饭店学到的东西根本不管用,市场很快就给了他惨痛的教训,苦苦支撑了一年左右实在赔不起了就只好关门,现在被迫重新来找工作。大哥说他这三十年一直都是打工心态,从来没有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认知思考过市场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所以一旦自己当老板,就会是这种下场,餐饮在外人看起来简单,只有自己当过老板亲身下场被市场磨砺过,才有机会活下来。

我问他是怎么理解自己要做的项目的,他说他只会做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的项目,首先他是清楚本地人想要的是什么,他可以提供给他们既满足真实需求又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的东西,再加上知根知底的人脉圈提供十足的安全感,再加上来自外在的外力加持带来的新鲜感和持续创新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专属于在地又充满惊喜的作品出来,对此他非常有信心。他还说他就不想把自己现在干的事也叫做“城市更新”,他说你不觉得现在大家说的城市更新有点烂大街了吗,如果还是抄来抄去的,这些更新出来的项目怎么能保证可以活的过三年,后面还要接着再更新,那有啥意义!

晚上从他那里出来,上高速回家不过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收音机里听着北京台在总结今年跨年晚会独创民谣赛道的收获以及三毛、齐豫潘越云一起合作的那些经典歌谣的背后故事,忽然间眼前一片开朗,原来答案一直就在我们的心里,就是那些经久不衰的歌声,就是那些不会随风飘散的温暖人间故事。你有没有走心,你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你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真的用心,你的受众都会感受到的,假的真不了,真的才会代代相传。我们要的城市更新,重点哪里是在“更”或者“新”上,而是在“心”上啊!

所以,别埋怨当下的环境给你造成了多少困扰,先扪心自问自己这一生究竟有没有用心做过什么事吧,自己真的对得起从业这么多年的经历,自己真的是个称职的业者吗,想好了再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大浪淘沙,被淘汰的只能是沙子,真金才会露出来,才会让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继续,才有时代的进步。不怨天尤人,我们努力向前,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好好去做最值得我们去投入余生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