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葛仙山记(上)
葛仙山石刻
葛仙山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境内沱江东岸,原名长越岭、文峰骏,拥有一岭八峰,由千佛岩、铁盔山等山峰构成,整座山峰面积4500多平方米。四周峭壁悬崖,有如刀劈斧削,具有华山之险,登上山峰,景色宁静,具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
葛仙山一名,现今可考,最早出现在唐朝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葛仙者,即东晋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道教理论家、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相传葛洪在此修身炼丹。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葛仙山声名鹊起,山上曾有葛仙寺、崇果寺等十余座寺庙,僧尼众多,香火鼎盛。山下的白渚坪,耕读出了明礼部尚书李长春。宋代李文渊、元代李经臣、袁昔伯,明代李长春、李本修、何起鸣、李维模,清代范璐、王果等历史文化名人多在此欢宴散怀、兴怀谈玄,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始凿于中晚唐、延续到明清的摩崖造像,坐东向西,分布在沱江东岸山顶石崖上,尘封着一段厚重历史。这座“西蜀名山”历经近2000年历史、人文的清润点化,形成了钟灵毓秀、独特饱满的特质,卓尔不凡!
跨过一处狭窄的垭口,眼前峰峦犹如一道屏障,草木葳蕤,飞崖参叠。高大的乔木和成片的松木,像一张巨大绿毯,攀附在崖壁上,随风摇曳。阳光投照屏峰,光影斑驳,绿色呈现明暗差别,相得益彰。忽而升腾的云雾,使之笼上几分神秘,平添了诸多诗意。阵阵微风吹动扎根崖壁的松树,千枝婆娑,万枝摇曳,景色壮美。不时发出阵阵的涛声,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令人心驰神往。我想这大概就是王果所说的十景之一“东谷松涛”。
我起身把厚重的羽绒服脱下,江风袭来,湿透的衣服粘在身上,有了一丝凉意。怕感冒,所以不敢再停歇,继续慢慢往上爬去,来到北岭岩壁下。只见石壁上赫然出现“葛仙山”三字摩崖石刻,长4.4米,高1.3米,字径三尺许,深三寸,清晰可见,有秦篆汉隶之风。遗憾的是没有落款,看不出是什么时候,谁人所题,只知《富顺县志》有“颇似宋人书法或云唐刻”的表述。王果也语焉不详地认为是唐人留下的,耐人寻味。
葛仙早年曾在茅山抱朴峰修炼,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术,为研究中国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史料。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意思是放在手肘衣袖里面,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的救急简易手册)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知识,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疗天花的记载,也包括青蒿汁的提取方法。屠呦呦受到启发,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葛洪除了道教理论、炼丹术以及医药学外,还整理出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神仙传》。该书收录中国古代传说中92位仙人的事迹,如今一些成语和神话人物即源于此。比如,成语“沧海桑田”即出自《神仙传·麻姑》。
人石大仙
往更高处去,路变得险峻陡立,上下达七八十度的落差,只容得下一人攀爬。头顶着嶙峋怪石,脚托着一足石窝,我们丝毫不敢走神,因为伸手出去就是悬崖峭壁。如猛兽咆哮的风声,让人感到全身胆寒。盘桓而上,悬崖边一处垒石交错堆叠,屹立如芝,高有两丈,上有开凿的梯步,一侧为造像龛。相传,葛洪在此借石一步登天,飞身而去留下脚印,故当地人习惯称此石为“飞仙台”。方正的巨石上面深深的长方形石窝正是传说中的“葛仙脚印”,后人曾在其上盖有茅亭,现在只能看到几个浅浅的桩基。因石头“嵌空玲珑,奇丽天巧”,明代制军梅友松诗云:“怪来纽石遗仙掌”(《富顺县志》),故有王果“纽石玲珑”之说。站在飞仙台上,可见到不远处悬崖绝壁下,拔地而起一红褐色巨石,成人像,脚踏沱江,头顶蓝天,盘膝而坐,高胜千尺,倚天靠壁,巍然挺拔,雄奇壮观。“这叫人石大仙,又叫将军打坐,是天造地设,没有人工雕凿痕迹”,老陈侃侃而谈,“因为无法破译其形成的原因,所以民间对此流传着众多的神奇故事,十里八乡的民众更是将其当作神仙,经常来此焚香祷告,顶礼膜拜,祈求受到神仙的庇佑。”
飞仙台半腰,古人凿有十尺见方的平台,仅能容下10来人。旁边就是深渊,我大着胆子靠前几步,望见下方草深树茂,谷底风回水响,不知其底。此时,我没有恐惧,似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感。退而靠近崖壁,放眼望去,数十个大小不一龛窟遍布整个山顶,反映佛教教义的造像不计其数,大多坐东向西,面向沱江江面。平台边竖着“葛仙山摩崖造像和石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此处叫千佛崖,据初步勘查佛道龛窟有22处,这些造像题材丰富,主要包括千佛式观无量寿经变、地狱十王经变、五百罗汉、千手千眼观音、七佛、观音地藏并列等,开凿从中晚唐延续到明、清,时间跨度上千年。
《富顺县志》载,北崖两百尺高处还有遗迹奇观,半壁镌“龙蟠虎踞”四大字,字径丈许,字迹数十里外清晰可见,据说是明四川布政使李维所题。我们却寻找未见,考古工作者也没有勘查记录,想来大概是被杂草青苔封蔽了吧!千佛崖上下,过去所建有诸多亭宇,已毁,遗址宛然,众人感叹不已。转过一道山梁,突然发现半道危崖上有一小块平地,当地人用粗大的条石砌起一座宏大的寨门,沿险要处也筑有城墙。老陈说:“这是北门,叫中华门,建于大明弘治十七年六月”。历经百年栉风沐雨却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历史上四川多有兵患匪扰,因葛仙山四壁易守难攻,当地民众士绅选址山上建立寨堡,四周筑有城墙,蜿蜒于悬崖绝壁边沿,绕文峰骏一周,长约5000米。山上最初设3道门,即王果在嘉庆九年(1804)提到的,分别为东方太平门、北方中华门、西方崇果门。咸丰后,民变增多,士绅杨、郭二家又修筑四道门,两个在二层岩,两个在山顶。二层岩两门叫啥,现已无考,一个位于西边,另一个在东边牌坊处,遗憾的是,现场残垣断壁皆无,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了,没人提起很难知晓。庆幸的是,山顶那两个,多了道历史的沧桑,一个在东南方,城墙已毁,名字不详,城门犹存;另一个在南,叫保和门,高压电线塔下边,城门还在,城墙大部分已拆除。城垣全由他处的石料磊成,许多还是由大条石垒成,工程之大、之艰,让人震撼,足见当地历史上的富庶。
古城门
进入中华门,又行数十步,终于来到崖顶,一棵黄桷树斗荫盘空,榕根盘匝,覆盖了整个山崖。崖顶有一房、一亭。瓦房两间,呈L形布局,条石搭建破败不堪。六角凉亭,由6根粗壮的水泥柱撑着,漏穿壁空毫无美感。老陈说:“这些都是近几十年老百姓在崇果寺遗址上自行搭建的,山上原来的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都拆走用于修建牛佛中学的校舍啦!”王果当年看到的景象,显然与我们迥异。
老陈介绍,《大葛仙山记》载“有平田旷土,乔木新篁,奇花异卉。古刹踞其岭,曰崇果寺”,在王果眼中是“寺殿凡四,两庑环之,殿壁镌‘西蜀名山’四字。内有明大学士张位撰、尚书李长春叙,及长春撰《葛洪记》石刻,尚书李本《修殿庑碑》,宫保何起鸣题‘第一名山’,佥事何士林、大参李维祯、李崇楷诸名人俱有题咏”。至于提到的“放而西行,崱屴谽谺,有石崛然,有亭翼然,曰‘丹亭’也。去亭百数武,有池湫然,有井黝然,曰‘丹井’也”。这些“葛仙遗迹”都杳无踪影!唯一能看到的,是周边一片丛生蒿草和低矮枯藤。见我满腹疑问,老陈说道:“崇果寺鼎盛时期的样子,现在只能在志书和诗文中看到了,其中达天上人‘法性山高,顿落群峰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一联,足状其概,可见山寺规模之大。”走近六角亭,老陈补充道:“这个亭很多人认为是丹亭,其实王果说得很清楚,当年他在此处建的是读易亭。”他指着随身携带的王果《大葛仙山记》中“乃伐石市瓴,竖亭于崖之上,名之曰‘读易亭’,盖取‘大易·山水蒙’之义也……亭既成,与同人酌酒其中……”一段给大家看,随即手轻抚亭柱深情地朗诵道:“王果曾集联‘天下之动贞夫一,圣人之情见乎辞’,‘夜来双月满、江上数峰青’,‘携童冠而游、飞觞作赋,括江山之秀、弄月吟风’镌刻在亭柱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文/图:黄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