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加速“上镜” AI眼镜在CES百花齐放

AI划重点 · 全文约2386字,阅读需7分钟

1.2025年CES上,中国有超过80家AR/VR及相关企业参展,展示AI、AR眼镜新品及最新技术。

2.业内人士表示,VR/AR技术再次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展现更轻便、高清晰度、智能交互等新趋势。

3.与AI结合程度加深,可穿戴智能终端如智能眼镜在NLP交互及显示画面呈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除此之外,包括小度、华为、魅族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陆续发布AI眼镜,形成“百镜大战”。

5.然而,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我国AI眼镜发展现状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和产品成熟度有待提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一年一度的科技贸易展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作为科技领域的风向标,2025年CES有超过4500家参展商,从参展商品类来看,智能穿戴品类可以说是CES 2025揭幕展的主流。而在智能穿戴品类中,智能眼镜和智能戒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中国有超过80家AR/VR及相关企业参展CES。其中,数十款AI、AR眼镜新品或最新技术集体亮相,成为2025年CES的亮点之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CES 2025展会上,VR/AR技术再次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并且展现了更轻便、高清晰度、智能交互等新趋势,尤其是与AI的结合程度。作为每年科技风向标的CES,2025年VR/AR领域所呈现的新趋势,不仅是对过去技术积累的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图片

大模型与眼镜的双向奔赴

2024年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引领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AI的崛起,使得人机交互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PC、手机等设备的人机交互方式,而是期待着更加智能、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体验。

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出现,正是这一需求的最好回应。“AI+AR”的发展趋势将助力眼镜产品实现更好的NLP(自然语言处理)交互及显示画面呈现。高速的文本处理、准确的智能问答对话、精准的语义理解、高效的指令识别都将在实时翻译、导航出行、视频摄影、生活助手等类型的应用中大放异彩。AR硬件厂商将并行“自研+合作”的模式,与大模型厂商合作款硬件也将陆续上线,引导用户体验、接受、依赖更为高效便捷的新型生产力工具。

这一趋势在CES也可见一斑,雷鸟创新在2025年CES上发布了雷鸟V3 AI拍摄眼镜,搭载猎鹰影像系统、通义千问独家定制大模型、第一代骁龙®AR1旗舰级芯片、定制扬声器等诸多创新技术。

据悉,雷鸟V3与阿里通义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了业内首个专门面向智能眼镜的AI大模型。与传统大模型不同,设计了整体多模态交互架构,定制化开发“云+端”模型,帮助产品实现高响应、低延迟、高质量的多模态 AI 交互体验。双方还将围绕眼镜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开展功能定制和开发,并持续在雷鸟 AI 眼镜产品上迭代更新。

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表示,AR眼镜是AI的最佳载体。与阿里的合作是一个双向选择。从雷鸟创新的角度来看,选择阿里是因为阿里愿意在AI+AR眼镜上做真正面向用户的深度投入,而不是把通用大模型放在眼镜上就行了。

与雷鸟创新一样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还有Rokid Glasses,该款AR眼镜接入了阿里旗下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并内置了AI助手,支持接打电话、AI问答搜索、AI识别物体、AI拍照答题、AI多语种翻译、AI导航、AI转译、AI健康提醒等功能。

除此之外,XREAL、闪极科技等AR眼镜厂商也宣布旗下发布的眼镜将搭载大模型,其中XREAL Air 2 Ultra结合AI大模型和6DoF空间定位能力,通过手势操控,观众可实时生成并操作虚拟物体。而闪极AI拍拍镜支持云天励飞、文心一言、讯飞星火、字节豆包、通义千问、腾讯混元、Kimi、智谱、商汤、MiniMax等支持数十家大模型接入,也支持接入私有AI模型。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AI眼镜适配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引领行业创新趋势。ChatGPT-4o及豆包视觉模型发布,多模态AI加速落地,语音、视频及图片等交互方式有望刷新市场对于AI能力的认知。我们认为AI/AR眼镜产品具备透视能力,同时,设备搭载摄像头、麦克风及扬声器等多种传感器,可实现素材实时获取,并语音或显示完成交互,有望成为多模态AI终端的更优选。

谁是下一个Meta?

 李宏伟直言,2025年注定是AI眼镜的世纪大战之年, 而所有这一切的导火索其实都来自第二代AI眼镜Ray-Ban Meta,它一经上市就席卷了整个市场。

实际上,AI眼镜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最初将智能眼镜引入大众视野的,是谷歌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Google Glass。这款革命性的智能眼镜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多种传感器,并支持通过语音指令和触摸板进行交互操作。但该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平平,最终在2015年暂停了消费者版本的销售。

2021年9月,Meta与雷朋也开始了对AI眼镜的尝试,双方联名推出了初代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但市场反应惨淡,截止到2023年2月,仅售出了约30万副。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的第二代联名产品Ray-Ban Meta。这一次,该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Ray-Ban Meta的出货量分别达36万副和10万副;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该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副,预计2024 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50万副。

这才有了2024年的AI眼镜热。

李宏伟表示,作为一家从软件起家的公司,Meta在第二代 Ray-Ban Meta的设计中,有着和苹果一样的细节追求,Meta 就是2024 年 3000 元以内智能眼镜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国内的AR眼镜厂商开始站在Meta的肩膀上考虑问题,试图从重量、续航、佩戴舒适上超越Ray-Ban Meta。

以雷鸟创新为例,李宏伟就表示“站在Meta的肩膀上,设计一款超越Meta的眼镜”。从雷鸟V3这款眼镜来看,得益于高密度3C电池、轻量钛金属转轴和电路优化设计,它整机重量仅有39g,搭载了16mm大广角和F2.3大光圈,音频方面采用雷鸟创新与AAC联合合作开发的全新9×20mm定制扬声器。

对比Ray-Ban Meta搭载了 一颗 12MP 超广角镜头,最高支持 60 秒的 1080P/60fps 规格的视频录制。Ray-Ban Meta 拥有了全新定制设计的扬声器,低音提升 2 倍,最大音量提高 50%。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除传统的AR眼镜厂商外,包括小度、华为、魅族等都陆续发布了 AI 眼镜,俨然成了“百镜大战 ”。

不过,在产业观察家梁振鹏看来,目前我国AI眼镜发展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关键技术如AI算法、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还需要不断研发和优化。此外,还需要改进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用户体验等问题,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