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发现双重环壕结构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聚落。不仅出土了造型精美的陶质镂孔人面像,还发现了室内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浅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该聚落现存面积超3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
1月8日,“考古陕西”公布了《陕西六大参评项目丨渭南蒋家遗址》考古新发现,文章作者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项目负责人杨利平。
内外环壕之间和内壕以里,遗迹密集分布
△蒋家遗址发掘区鸟瞰
△庙底沟聚落双重环壕
△外壕G2生土门道
据介绍,蒋家遗址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北距渭河约5公里,南距秦岭约15公里,坐落在沋河出秦岭北麓东侧的山前台地上。2024年因渭南市蒋家水厂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古代遗存进行全面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分为南北两个发掘区,发掘的文化堆积以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遗存为主,清理该时期环壕、房址、灰坑、陶窑等遗迹800余处,出土大量陶、石、骨、角器等遗物。
经系统发掘,蒋家遗址庙底沟文化聚落为双重环壕结构。外壕呈东北—西南弧形走向,在发掘区域中部偏南处发现有一处预留的生土门道,门道为中部下凹的台阶状,局部还保留有踩踏面,应为出入聚落的通道。内壕基本与外壕平行,两者间距约50米,北部已被破坏。
壕内堆积可分层,包含有较多遗物。内外壕之间及内壕以里,分布着密集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各类遗迹。
已清理灰坑652座,出土陶质镂孔人面像
△带阶梯灰坑H474
△
△陶塑人面像
已清理灰坑652座,平面形状常见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部分椭圆形灰坑如H474坑壁较直,内侧建造有盘旋状生土台阶,供出入之用,坑底平整、一侧出台,可能为土床一类设施,推测这类灰坑应为居住的房屋或储藏的窖藏等功能使用。
灰坑内堆积普遍可分层,出土大量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砂两大类,陶色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少量黄褐陶。陶器纹饰多见绳纹、线纹、弦纹、附加堆纹和戳印纹等。彩陶数量较多,以红彩为主、少量白彩,图案常见简化鱼纹、回旋纹、西阴纹、圆点纹等。可辨器型包括重唇口尖底瓶、葫芦口瓶、深腹罐、盆、钵、鼎、釜、灶、瓮、器盖和杯等。
在编号H13的灰坑内出土1件陶质镂孔人面像,造型精美,展现出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陶片之外,还出土大量石、骨质工具,包括石斧、石刀、石球、骨锥等。
发现房址4座,其中一座超200平方米
△大型房址F3
△双火膛陶窑Y1
房址共发现4座。其中F3规模巨大,为浅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由门道、灶坑、居室等部分组成。南侧中部有一条斜坡式门道,门道进入室内处有一大型圆形火塘,居住面以黄褐色泥铺垫、其上再铺白灰硬面,未发现柱网结构,室内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陶窑共发现7座,均为倾斜状复合结构。由窑室、火道、火塘、操作间等部分组成。窑室平面呈圆形,为中部凸起的台面,表面处理光滑;环形火道,火道上用窑箅分割成若干个长条形出火孔,经高温久烧为红褐色烧结面;火道倾斜向下连接火膛,火塘外为预设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操作间。其中Y1为非常少见的对称式双火膛结构。
外壕以外发掘区域,庙底沟文化时期遗存分布密度明显降低,发现少量半坡四期文化遗迹,表明了该遗址自仰韶中期沿用至仰韶晚期,并在仰韶晚期沿沋河东岸向南迁移的过程。此外还清理秦汉灰坑25座,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墓葬50座。
初步判断该遗址在仰韶中期具有区域中心性质
△釜形鼎
△重唇口尖底瓶
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以庙底沟文化遗存为主的环壕聚落,文化堆积以庙底沟文化早、中期为主,其中可见大量史家类型特征的遗物。这为研究半坡文化史家类型向庙底沟文化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
同时,考古人员对遗址周边约6平方公里范围开展了系统调查,旨在探索聚落规模、布局与演变。经调查,蒋家遗址破坏较为严重,聚落现存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其中庙底沟文化时期的核心区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
文章总结认为,蒋家遗址内涵丰富,首次在关中东部发现仰韶中期偏早阶段遗存,为探讨半坡文化史家类型向庙底沟文化发展演变,特别是为庙底沟文化的起源问题探索提供了新材料。遗址的双重环壕结构、大型房址等遗迹,为探讨蒋家遗址聚落布局与演变、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出土了人面像陶器等高等级文物,结合遗址规模较大,初步判断该遗址在仰韶中期具有区域中心性质,为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图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