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福州向“新”蓄势向“质”跃升,市人大代表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工作安排中
福州把“在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持续发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
扩大高水平开放上持续发力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放在了重要位置

今年市人大代表们对此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两会声音”


提速发展数字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25年提速发展数字经济,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办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五届数博会。设立数字福州产投基金,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2个,数字人民币交易额超43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8000亿元。




图片

市人大代表蒋维:随着生物医药科研创新的不断深入及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生物医药数据作为生物医药数据作为关乎国家持续发展、国人生存健康的重要战略资源,其价值日益凸显。
1、希望推进福州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整合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各类资源,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共同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
2、对参与数据集建设的单位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推动数据的清洗、标注、整合等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为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鼓励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参与建设,制定奖补政策,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规范、透明、高效的数据资产交易环境,促进数据资产的流通和增值,推动生物医药大数据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图片

市人大代表钱晓光:建议福州搭建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通过整合专家资源、医疗设备分布、医院床位使用情况、患者就诊资料等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医疗信息平台。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出首创性举措30项以上。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打造椰子、海工装备、东南亚风味食品等3个特色主题产业园区。




图片

市人大代表施捷:中印尼“两国双园”是2023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项目,是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区域合作典范。在深化中印尼经贸合作,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州作为中方合作城市,福建省、福州市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建设,包括产业支持、财税保障、通关便利等方面。中方园区已完成了核心区域的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物流园区、产业基地等,具备了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

希望主管部门能对“两国双园”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在税收、土地、科技、人才方面完善运行机制,畅通中印尼人才交流通道,助推园区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