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何时停药,预测指标可靠性如何?丨前沿速递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感染影响2.96亿人,主要在亚太地区,每年估计有82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HB患者可从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治疗中获益。而近年来提出了有限疗程NA治疗策略,因其可以增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但同时存在病毒学复发(virological relapse,VR)和生化复发(biochemical relapse,BR)的风险。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巩固治疗后,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是停药的可接受目标。然而,对于绝大多为HBeAg阴性的CHB患者,停止NA治疗尚未达成共识。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指南建议,HBeAg阴性CHB患者在接受≥2年治疗后,如果在间隔6个月的3次检测中血清HBV DNA仍然检测不到,则可停止NA治疗。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指南建议,在治疗达到病毒学抑制≥3年的特定非肝硬化HBeAg阴性CHB患者可停止NA治疗。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仅建议在达到HBsAg清除后停止NA治疗。多项荟萃分析显示,HBeAg阴性的CHB患者停药后12 ~36个月内病毒学复发的风险为30%~35%。而荟萃分析尚未直接解决何时停止治疗的问题,尤其是治疗持续时间是否是可靠的停止标准。治疗结束时低水平的定量HBsAg(EOTqHBsAg)似乎是HBsAg清除的重要预后因素。


对此,近期发表于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IF:11.6)的一项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和荟萃回归评估了此前提出的qHBsAg <100 IU/mL和qHBsAg <1000 IU/mL阈值是否是停止NA治疗的合适目标,根据HBsAg清除、VR和BR这3个终点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和会议摘要中关于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的CHB NA停药的研究。对提取的研究进行了偏倚风险、HBsAg清除、VR和BR的合并风险分析。显著的异质性(I2)通过亚组分析和随机效应荟萃回归解决,所考虑的重要协变量包括结束治疗时HBsAg阈值、种族、治疗持续时间和随访时间。


研究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3732例受试者);16项为低偏倚风险,8项为中等偏倚风险。

➤EOTqHBsAg<100 IU/mL的人群停药的HBsAg清除率、VR和BR风险分别为41.8%、33.4%和17.3%,EOTqHBsAg≥100 IU/mL时分别为4.6%、72.1%和34.6%。

➤EOTqHBsAg<1000 IU/mL时分别为22.0%、52.7%和15.9%,EOTqHBsAg≥1000 IU/mL时分别为3.4%、63.8%和26.4%。

➤HBsAg清除的多变量分析显示,种族、随访时间和EOTqHBsAg <100 IU/mL和≥100 IU/mL可解释85%的异质性差异;EOTqHBsAg <100 IU/mL的亚洲人HBsAg清除率为28.2%,而EOTqHBsAg <1000 IU/mL的非亚洲人HBsAg清除率为38.4%。多变量分析显示,EOTqHBsAg <100 IU/mL和≥100 IU/mL以及其他协变量仅解释了VR和BR的43%和63%的异质性差异,这表明其他因素对复发的影响也很重要。


图片

图1 HBsAg清除风险的森林图


结论

尽管结束治疗时HBsAg阈值、种族和随访时间能有力预测停药后的HBsAg清除,但对于VR和BR的预测尚有不足,因此应谨慎考虑停止NA治疗。


参考文献

1.Lim SG, Teo AE, Chan ES,et al. Stopping Nucleos(t)ide Analogu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Using HBsAg Thresholds: A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Dec;22(12):2403-2412.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